冯小刚与王朔恩怨始末:为名为利,各取所需

说起冯小刚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开创了国内电影贺岁档,在一段时间引领了大众电影的口味。

而说起王朔可能现在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如果没有王朔就没有冯小刚的今天,用叶京的话说:冯小刚能火,完全是靠王朔托起来的。

在1997年,王朔最落魄的时候,冯小刚托人给王朔送去五万块钱,却被王朔扔了出来,这其中有什么恩怨呢?两人应该是伯牙与子期的关系,为何会闹到如此地步呢?接下来Q姐带大家梳理一下冯小刚与王朔的恩怨情仇。

王朔自小在北京训总大院长大,是不折不扣的“大院子弟”,后来组建了以王朔为中心的朋友圈,这个圈子里有马未都,赵宝刚,叶京,姜文,张元等一众后来名扬天下的人物。

王朔说到底靠的才华,那么他到底多有才华呢?1988年,在中国电影创作困难重重的年代,王朔的《顽主》《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橡皮人》被同时改编成电影,这一年被称为“王朔电影年”。

而同时期莫言,贾平凹,路遥,刘震云等诸多创作大家,也在积极创作着,能从众多大家中脱颖而出,可见王朔的才华并非寻常人可比。

王朔的成名作是1985年在《当代》期刊中发表的小说《浮出海面》,讲述的是社会青年与跳舞姑娘的爱情故事,而该故事根据王朔与妻子沈旭佳改编而来。

该作品发布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就这样王朔成了圈子中的名人。

而这一年冯小刚退伍转业到北京城建开发公司,并且与相识一年的张娣结婚了,此时的冯小刚虽然对前途感到迷茫,但丝毫不影响他出人头地的心。

冯小刚早年父母离异,自小跟着母亲吃了很多苦,因此很小的时候 ,冯小刚就立志要出人头地,不仅是为了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更是为了自己不再吃苦。

当然这个时候的冯小刚与王朔根本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他也不知道王朔是谁,毕竟一个美工,怎么也不会与作家联系到一起。

然而缘分就是这么神奇,在命运的安排下,冯小刚与王朔很快就相识了。

不甘平庸的冯小刚,没过多久,认识了他的第一个贵人郑晓龙,当时郑晓龙在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工作,那是冯小刚做梦都想去的地方。

在认识了郑晓龙,冯小刚将自己“小钢炮”的优势发挥到了极点,对郑晓龙展开花式拍马屁,让郑晓龙觉得不帮忙都不好意思,最终冯小刚如愿进入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

另一边,王朔发表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让其声名大噪,尤其是是次年发表的《顽主》将王朔推向巅峰,也是这一年,王朔与女友沈旭佳结婚了。

此时,冯小刚在郑晓龙的提携下,成功混进了影视圈,做起了美工师,一次在休息的时候,郑晓龙抱着一本书看,边看边笑,冯小刚大为好奇,于是走上前问看的是什么书?郑晓龙把书递给冯小刚说:王朔的,我认识的一哥们。

善于抓住机会的冯小刚,将王朔的名字深深记在心里,回去他就把王朔的书买回来看了一遍,看完后对其惊为天人,后来冯小刚在自传中这样描述王朔说:抬头看见了北极星。

随后冯小刚请郑晓龙帮忙引荐王朔,郑晓龙也不负所望,由冯小刚做东,请王朔和郑晓龙在燕京饭店吃饭,在饭桌上,冯小刚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对王朔大肆吹捧一番,将王朔夸上了天。

后来冯小刚这样形容自己对王朔的吹捧:说出来的话,肉麻到在场的人无不以为我居心叵测。

实际上当时王朔并没有认可冯小刚,他说:我没有什么值得你如此不遗余力的夸奖,你是想图点什么吧?

冯小刚却说:我真的什么都不图,就是单纯的喜欢,一吐为快。

实际上当时的王朔并不喜欢冯小刚,用他的话说:欺上媚下,油嘴滑舌不是什么好东西。

可是为什么王朔没有拒绝冯小刚,反而接纳了他呢?王朔说:如果一个人天天拍你马屁,你不能跟他急吧!

实际上后来马未都说出了真相,当时王朔,马未都,叶京虽然都是混一个圈子的,马未都是编辑负责人,是王朔需要巴结的人物,叶京是发小算是平辈,只有冯小刚甘愿做小弟,每次饭局冯小刚都坐末席,负责端茶倒水,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王朔的虚荣心。

在王朔的帮助下,冯小刚很快迎来了出名的机会,1991年,王朔邀请冯小刚做《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

据郑晓龙说:王朔对我说,如果不让冯小刚参与,我就退出。有意思的是在审核的时候,剧本找不到了,这时候冯小刚自告奋勇说,他背下了所有的剧本内容,就这样冯小刚重新将剧本写了出来,深受王朔的信任,不过在冯小刚完成新剧本后,老剧本又找到了,这就很有意思了。

不管怎么说,冯小刚凭借该剧打响了知名度,随后在王朔的提议下,冯小刚又以副导演的身份参与了《北京人在纽约》,自此冯小刚算是摸到了导演的大门。

1994年,王朔与冯小刚联合创办了“好梦公司”,此时王朔将全部精力投在了徐静蕾的身上,将公司交给冯小刚全权打理,为了拉投资,冯小刚发挥小钢炮的优势,将那些投资人夸上了天,而且每次吃饭都很大度的买单结账,正是这一点,让华谊的王中磊兄弟刮目相看,最重要的是此时冯小刚与华谊建立了联系。

然而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个先到,1997年,掀起了批判王朔思想的热潮,而冯小刚与王朔的公司出品的电影,不是被停机,就是不过审。

连续几部作品遭遇挫折后,王朔远走美国,临行前除了拜托好友照顾徐静蕾外,他对冯小刚说:你有机会活,就不要一起死。

在王朔走后,冯小刚也陷入了迷茫,只是这样的时间并不长,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是为他留了一席之地。

1997年,北影厂厂长韩三平找到冯小刚,希望它能拍一部反映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喜剧,当时下岗是社会的热点话题。

此时的冯小刚再一次将目光放到了王朔的身上,当年王朔离开医药公司后,将自己的经历改编成了《你不是一俗人》,冯小刚在未经王朔允许的情况下,加入正能量的内容,将其改编成《甲方乙方》,当时冯小刚考虑反王朔的风潮未过,便擅自做主没有署上王朔的名字。

结果《甲方乙方》上映后,好评如潮,不仅拿下了票房冠军,也确定了贺岁片的概念。

半年后王朔回国,不知道是不是不好见面,冯小刚托陆国强给王朔送去五万块钱作为稿费,没想到被王朔扔了出来,那时候王朔并不是嫌钱少, 而是他不能接受冯小刚的这种行事方式。

据叶京说,当时在拍摄《甲方乙方》的时候,王朔与冯小刚已经闹掰了,王朔回来后也没有再见冯小刚,当时制片人陆国强说两人已经分道扬镳。

尤其后来冯小刚在准备拍摄《一声叹息》的时候,因为涉及王朔的版权,冯小刚一直联系不上王朔,最后在叶京的帮助下,王朔才与冯小刚见面。

其实此时王朔已经发现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冯小刚触犯了王朔讨厌资本的原则,而冯小刚在抱上华谊的资本后羽翼渐丰,尤其是《甲方乙方》的成功,让其成为知名导演,曾经跟在王朔后面的小弟,如今依然成为影坛大哥大,所以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分道扬镳也是注定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朔的棱角逐渐被磨平,后来王朔选择与自己和解,在冯小刚《非诚勿扰》《私人订制》上又出现了王朔的名字,如今冯小刚与葛优成了黄金搭档,而王朔的名字却逐渐淡忘在人们的记忆中。

结语:

王朔和冯小刚之间的恩怨,说到底就是为名为利,各取所需,冯小刚需要用王朔获得影视圈的资源,而王朔也通过冯小刚的低姿态享受了大哥般的待遇,如今功成名后,王朔与冯小刚达成和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