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最冷门的“十年最佳”了

前两天,昆汀评过去十年(2010-2019)电影十佳。

被问到第一名时。

他非常确定——

毫无疑问,因为它就是最好的,它碾压了其他竞争对手。

不仅如此,对它的盛赞还包括:

“贴近这个时代,又超越这个时代!”(《圣路易斯邮报》)

“里程碑式的电影!称为21世纪的《公民凯恩》也不为过!”(《Access Hollywood》)

“当代的《教父》!”(《Screen Junkies》)

诞生整整10周年了。

每过一年,都觉得它更超前——

《社交网络》

The Social Network

故事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马克·扎克伯克创建Facebook的传记片。

电影的结构,以扎克伯格的三场质询划分——

分别面对哈佛、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

着装微妙变化——

第一次穿拖鞋出场。

第二次T恤。

第三次还是极客宅男风,但卫衣里已经打起了领带。

“第四次”。

面对的是美国国会质询,原因是Facebook被爆出把8700万用户数据不当泄露给政治咨询公司剑桥分析。

扎克伯格西装领带,眼神中写着认真和无辜。

至少旁观者愿意解读成这样。

许多人心疼说,看这咄咄逼人的议员,把小扎逼成什么样了。

至于真实的扎克伯格,谁会知道呢?

我们可知的是他创造的“最”——

电影讲述了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2020年4月底,Facebook缴纳罚金50亿美元, 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达成和解,这是该机构史上收到的最高额度的罚金。

《社交网络》改编自本·麦兹里奇的畅销书《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

许多人从中看到了一个自私、冷漠、众叛亲离的“渣男”。

这又是真实的扎克伯格了吗?

Sir不相信。

或者说,Sir不相信导演大卫·芬奇的野心,仅仅是为了给扎克伯格作传。

比起忠实于原型。

电影借罗生门中的扎克伯格,书写的是一个时代寓言。

说起这部电影。

首先想到是它暴风骤雨版的台词。

臃肿吗?

举个例子说。

第一场戏,普通的酒吧闲聊。

短短两分钟,话题包含中国的天才数量,SAT分数,赛艇运动员,哈佛的精英俱乐部与美国总统,好友去年的石油投机生意,夹杂着反问与交锋……

全都经过精雕细琢。

虽然绝大多数观众第一遍很难跟得上马克的节奏。

导演和编剧刻意强调,利用剪辑和台词,提速,提速,再提速。

信息密度,是《社交网络》电影的观感,也是《社交网络》代表的网络时代的特征。

为了让演员适应这个节奏,足足拍了99遍。

同时,因为编剧艾伦·索金的要求,这场戏又几乎没有任何即兴发挥的地方。

这是为什么?

达到一种语言上的精确。

如果抛开成见,仔细看台词,你会发现。

短短几分钟,杰西扮演的马克已经几乎展现了这个人物身上的所有特点。

自负,炫耀自己SAT满分。

自卑,对俱乐部的吹捧和羡慕,对好友投机生意成功的嫉妒。

敏感,抓住女友的语病大做文章。

任性,对女友的生活妄加揣测。

以及在情商方面欠缺,比如对女友学历的嘲讽。

一个渣男,书呆子的形象基本成型。

简洁,凌厉。

电影上映的2010年,Facebook市值高达250亿美元。

十年时间,Facebook的市值已经突破6500亿美元。

无疑,日后的人们看扎克伯格会是洛克菲勒、教父般的风云人物。

而且他更年轻,创造的商业帝国更庞大。

一个以更大加速度攫取财富的传奇。

可能温文尔雅,坐在办公室里敲敲代码完成吗?

至少电影不会选择如此枯燥的故事版本。

我们愿意相信,在金钱的风暴中,一定包裹着某种初始欲望的内核。

《社交网络》选择了——

性。

电影开头。

对于马克来说,追逐名利代表的俱乐部。

马克直言不讳。

而酒吧的名字“Thirsty Scholar Pub”。

除了求知之外,Thirsty的意思,饥渴的单身汉。

《社交网络》毫不避讳地把几乎所有进步的改变,都建立在一层性冲动之上。

女友和马克分手,实则带走了电影主要的女性色彩。

因此,马克陷入了一种性焦虑之中。

他写博客骂前女友,发明facemash侮辱女性。

注意看两个前后衔接的镜头。

这是扎克伯格用来比较两个女孩的算法公式。

下一幕,切换到凤凰俱乐部,便是两个女人贴身热舞,供台下的绅士选择。

这便是网络初始的魅力——

它将某种阶级壁垒中的特权。

扁平地分发到大众手中,让每个人都(仿佛)接触得到。

建立哈佛关系网的温克莱沃斯兄弟,也是方便大家以哈佛学生的头衔,在网上约炮。

社交网络,为生理欲望的发泄提供了一个新渠道。

所谓的名利,成功,最终不过是对追逐欲望的遮遮掩掩。

电影最后有一场戏说明了人性的凋零。

在肖恩·帕克粗暴地把爱德华多驱逐出去后。

马克很难过。

此时,新来的实习生,吸引了马克的注意。

肖恩说,这女孩和他有关系。

注意此时马克的表情。

更有趣的是,肖恩看到了马克桌子上的盒子,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很多人认为那是名片盒。

但Sir觉得不是。

MCM是德国的奢侈品牌。

肖恩一定是发现了这是马克准备追女孩送的礼物。

然而马克接下来的微表情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所谓成功的意义是什么?

是更加难过地压抑自己,如履薄冰。

还是最终向欲望妥协,在哪个不知名的沟里翻船。

名利能将一个人改变得面目全非。

但又有一些东西,始终无法改变。

这是人性的诡变与顽固。

成功,必须要经过背叛吗?

这是许多人看完《社交网络》会问的。

但在Sir看来。

与其说是被判。

不如说是他躲避了一次次传统规则的收编。

否则,就不可能成就前所未有的Facebook,因为没有路径可以依赖,没有意见可以听从。

电影举了两个例子。

温克莱沃斯兄弟,出身名门,身材健硕,学业优异,精英俱乐部成员,还是运动健将,几乎就是马克曾经最羡慕的那类人物。

甚至他们也最先提出了建立哈佛关系网的想法。

但。

他们的想法始终还是old school。

他们只邀请哈佛学生,只有Harvard.edu的邮箱才能注册,这还是传统豪门圈子的那一套。

他们利用网络,却没有真正遵从网络的规则,去构筑一个新世界。

有意思的是,发现了扎克伯格被借鉴的温克莱沃斯兄弟,决定遵循哈佛绅士的道德,避免与马克撕破脸。

甚至为他说好话。

电影有一幕很有意思——

在英国,温克莱沃斯兄弟以微弱优势输掉了划艇比赛。

然而此时的Facebook却已经跨过大洋,风靡英国高校。

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晚一步,可能就是咫尺天涯。

此后,《社交网络》扎克伯格的一次次决裂,无不是和新与旧有关。

比如按照常规相反,网站有了访问量,就开始找广告商。

比如合作伙伴爱德华多还要去纽约实习……

互联网的未来就在硅谷,他合伙创建的公司就是Facebook,他竟然还要跑到别的公司实习。

这些在扎克伯格看来都陈腐得不可理喻。

这是是两人日后分道扬镳的裂缝。

我们当然记得电影最后一幕,扎克伯格等待前女友通过好友申请,一次次刷新界面……

也记得他对前女友的种种伤害。

强化了他一个混蛋的形象。

其实电影还隐藏了另一条爱情线。

即他和合伙人,也是唯一的朋友,爱德华多。

爱德华多发现了因为Facebook侵权寄给马克的律师函。

注意他们的台词。

爱德华多说的,是我们。

而马克的回答,是我。

在导演和编剧看来,这场戏可能是前期,最让马克感到不满的一场对话。

他对Facebook的掌控力受到了质疑。

而爱德华多的侵略性让他紧张。

而这种被激起的控制欲,逐渐滋生,成为两人最大分歧。

这种分歧,直到肖恩·帕克到来,彻底引爆。

演员贾斯汀·汀布莱克在采访中用了一个精准的词形容肖恩·帕克在本片中的地位——

情妇。

第一次见面。

他侃侃而谈,爱德华多的女友也被他的风趣打动。

注意看他的一个小动作,伸出手去搂住女友。

这说明对面的人触发了他的防御机制,他对自己的地位产生焦虑,不得不宣誓一下主权。

然而肖恩·帕克撬动的并非是爱德华多的女友。

而是他的兄弟扎克伯格。

他们在洛杉矶的房子碰面,扎克伯格没有来给爱德华接机,他本来就一肚子火,这时开门的还是肖恩·帕克。

一个:怎么是你?

一个:总算要摊牌了。

分明是正牌见小三的情形。

而前一幕,肖恩·帕克来开门时,导演给他安排的动作——一边接电话,一边做饭。

显然是家庭主妇的做派,暗示他已经登堂入室,取代爱德华,成为扎克伯格房子里的“女主人”。

因为他,有社交障碍的天才马克见识到了世界的丰富多彩,也注定了他与爱德华多的分道扬镳。

注意这崇拜的眼神,马克知道了他想成为的样子。

此后,他开始走出窠臼。

在酒吧里,一场大型的PUA之后,他认可了肖恩·帕克的价值。

就像一个居家好男人终于开始沾花惹草。

但之后有一场戏,Sir认为是马克全片唯一一次爆发,用台词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在爱德华多停掉了维持公司运转的信用卡之后。

马克爆发了——

这段台词揭露一个真相:

这个天才少年的内心一直是一个自卑的可怜虫。

而自诩为他的伙伴、挚友的爱德华多,竟然连更改Facebook的情感状态都不会。

潜台词是什么?

是爱德华多从未重视过Facebook这项事业。

所以,两人的分手,真是扎克伯格单方面的背叛?

就像电影第一次出现现实中的诉讼场景,马克就做出了反驳——

女友的证词中很多不真实。

这才是电影的态度——

资本,一个爱情故事。

商业传奇,有各种各样的解说。

可是一段感情中孰对孰错,只有当事人才说得清。

或许,也一样说不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