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一尾鱼 护一条河 美一座城

图片
待放流的鱼苗。
图片
一位女士正在放流鱼苗。
图片
群众正在放流鱼苗。本报记者 栾雨嘉 摄
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出发,驱车2个多小时,记者来到位于共和县石乃亥乡的布哈河之畔。河畔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皑皑群山,山顶上的雪还未消融,远远望去,仿佛每一座山都戴上了一顶“皇冠”。眼下,清澈无比的布哈河水静静流淌,鸟击长空,鱼翔浅底,山水相映,和谐共生。看到此情此景,人们的心是开阔且豁达的,赞美、眷恋自然界所馈赠的一切。
当天,由省农业农村厅、海南州政府、共和县政府主办,海南州农牧局、海南州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省渔政管理总站、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共和县石乃亥乡政府、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承办,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海南州首届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在布哈河之畔拉开帷幕,100万尾青海湖裸鲤鱼苗也在这里回归故乡。
活动开始后,记者看到增殖放流处已为鱼群搭建好了“生命之梯”,等待放流的群众也排好了有序的长队,他们接过工作人员手中的小白盆,小心翼翼地将一尾尾活蹦乱跳的小鱼苗倒入滑梯,随后,鱼儿们便迅速翻转、起身,以奋力拼搏的姿态向布哈河深处游去。
青海湖裸鲤救助中心主任史建全说:“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已举办多年,今年是首次在青海湖最大的支流布哈河进行,此次活动也是整个青海湖渔业资源恢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10月,我们在这里修建了布哈河增殖实验站,在此处建立站点,有利于环湖地区裸鲤种群资源的恢复,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另外,增殖放流活动无疑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青海湖景区游玩,从而能够带动共和县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沈建云告诉记者。
“鱼儿,鱼儿,快回家吧”,人们一边放生,一边在嘴里念叨着。
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已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举办多年,因此海北州刚察县沙柳河放流增殖实验站的初级工程师付生云也来到现场指导。每年的6月至7月20日,青海湖裸鲤就会洄游到共和县的布哈河、黑马河,刚察县的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进行产卵。而付生云的主要工作就是捕捉亲鱼,进行人工采卵、人工授精后孵化成仔稚鱼,培育达到标准的放流规格之后再进行增殖放流。
付生云说:“青海湖是咸水湖,青海湖裸鲤能吃的浮游动植物稀少,因此它的生长速度慢,10年才能够长0.5公斤。如果自然产卵,青海湖裸鲤只有0.2%左右的成活率。经过人工培育后放流至洄游河道成活率要比自然在洄游河道繁殖成活率高,人工养殖培育后成活率能达到75%以上。而通过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抑藻、以鱼控草的循环发展模式,青海湖的水生态变得更好了,‘高原蓝宝石’这张金名片更加闪亮,人们的幸福感更加强烈了。”
据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林介绍,目前我省已累计放流青海湖裸鲤1.56亿尾,人工增殖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由历史最低的2592吨恢复到9.3万吨,增殖放流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者:栾雨嘉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