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 | 对话达达CEO蒯佳祺:疫情期间如何闪现纳斯达克?

图片
腾讯《深网》作者 孙宏超
出品|深网·腾讯小满工作室
北京时间2020年6月5日晚,中国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达达集团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发行价为16美元,成为美国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后首个上市的中国企业。以发行价计算,达达总市值达到34.9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8亿元)。
当天,达达以18.3美元开盘,较发行价高14%。收盘报15.99美元,较发行价跌0.06%。
目前身处全球疫情仍未过去的特殊时期,达达不得不将上市仪式放在了上海,路演则选择了线上模式。敲钟仪式前的演讲中,达达集团CEO蒯佳祺表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次不是在纽约敲钟而是在上海中心敲钟。”但蒯佳祺又进一步表示,“这样会更有意义。作为一个在上海起步发展的公司,我们感到非常骄傲。”
敲钟仪式过后,蒯佳祺对《深网》回忆了部分路演的过程,“疫情刚发生那会儿,我第一时间就想到,我们怎么去路演?我们立即就跟投行沟通,但所有人告诉我说,历史上没有过。”不过在蒯佳祺看来,线上路演尽管是不得已的选择,但“由于节省了很多路上的时间,后来大家发现效率挺高。”
无法亲临现场的麻烦很快到来。就在上市当晚,由于数据维护出错,达达集团发行价被误设置为23美元,造成开盘显示大跌。受该事件影响,达达集团开盘后股价指数一路震荡回落,最终收盘与发行价基本持平(15.99美元)。
这些还是小麻烦,目前外界对达达的主要质疑点集中在盈利状况及竞争对手众多。但蒯佳祺对《深网》表示,“达达的未来在即时零售和本地零售电商化,这是个足够庞大的市场,而达达绝对排在一只手就能数到的位置。”
图片
闪现纳斯达克
公开资料显示,达达成立于2014年6月,旗下有两大核心业务平台:本地即时配送平台达达快送和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招股书中援引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两大平台在社会化即时配送、商超即时零售的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
给自己定位成“即时零售第一股”达达的IPO进程迅速,尽管受疫情和外界环境双重影响。但达达仍像自己旗下小哥一样,将自己按照预定时间送到了纳斯达克交易市场。
5月12日,达达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所递交F-1招股书,高盛、美银证券和杰富瑞担任联席主承销商;6月1日,达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更新后的招股书,IPO发行价格区间设定为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15-17美元,预计发行1650万ADS,每ADS代表4股普通股。
这样的上市速度并不容易,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丑闻发生后,美国对中概股监管正在收紧。美国参议院在近期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该法案要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蒯佳祺上市后如释重负,“我们经历了《法案》、疫情,还是史上首个百分之百全线上的路演,有很多创造历史的事。”
从财务数据看,达达集团近三年营收持续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09%。目前达达仍亏损状态,但亏损率有所收窄,2019年经调整的净亏损率较2018年优化近一半至45.8%,2020年第一季度在此基础上继续优化至17.6%,盈利能力不断改善。
核心运营数据上,截至2020年一季度,达达快送业务覆盖超过2400个县区市,京东到家覆盖全国超过700个县区市。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达达快送平台的活跃骑士超过63.4万名,配送单量超过8.22亿单。京东到家平台活跃门店数量达到8.9万,活跃消费者的数量达到2760万。
目前达达业务仍与京东强相关。2016年4月,达达与京东到家进行了合并。京东以京东到家资产、京东的业务资源以及2亿美元的现金换取了新公司47%的股权,并成为单一最大股东。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合并后的达达进行过三轮融资,融资来源均为自京东及其关联方。2016年10月,达达与沃尔玛签订合作协议,并获得来自沃尔玛的5000万美元战略投资,沃尔玛中国实体门店接入京东到家,由达达完成配送。当时,沃尔玛已是京东的股东。2017年5月,达达获得来自京东数科未披露金额的战略融资。2018年8月,达达再次获得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沃尔玛和京东。
从业务层面看,京东相关业务仍是达达净收入主力。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京东为达达分别贡献了56.7%、49.1%、50.5%的净收入,而沃尔玛则带来了4.6%、13.0%和14.9%的净收入。
京东与沃尔玛作为达达集团IPO的基石投资者,也在IPO中分别认购416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
从物流到零售
根据资料显示,蒯佳祺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在麦肯锡从事物流相关的业务顾问;后来,蒯佳祺在麻省理工继续攻读物流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在硅谷做供应链产品经理。
2009年,蒯佳祺回国创业,是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易传媒和房产信息服务平台安居客的早期核心成员,这两家公司日后分别被阿里巴巴和58同城收购。
随后主攻物流的蒯佳祺又将目光瞄向了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的“最后三公里”。2014年,在上海浦东的一个快捷酒店里,蒯佳祺和初始团队完成了达达的初始版本。和当年的饿了么有些类似,创办初期的达达,单量小、人手少,蒯佳祺和几位创始成员兼任地推和配送,一边向商户推销,一边送货上门。
随着O2O行业发展迅速,达达迎来了发展高峰和资本的追捧。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达达成立的第一年,就获得了红杉中国数百万美元的天使轮和A轮融资;2015年,达达密集收获了三轮融资,分别是红杉中国、景林投资的千万美元B轮融资,红杉中国、景林投资、DST、昆仑万维的1亿美元C轮融资,以及红杉中国、DST的3亿美元D轮融资。
2015年,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当年,京东成立京东到家,并推出与达达类似的众包物流服务。
面对市场强势竞争,达达也选择了强强联手的模式。2016年4月,达达和京东到家宣布合并。同年10月,沃尔玛宣布战略投资达达-京东到家5000万美元,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推动沃尔玛门店在京东到家平台上的独家入驻。2017年,京东到家关闭了家政保洁等上门服务的入口,确定了主营业务方向——超市生鲜等零售领域。
这次合并让蒯佳祺可以不再将注意力放在简单的物流配送,而是将目光瞄向了物流与电商结合的“即时零售”。在当时的对话中,蒯佳祺已经对《深网》表示,“习惯了在线购物的消费者们不再愿意专门花时间和精力到店里去集中采购,由此便出现了零售业和消费者之间从家到店的空白区,也就是人们说的‘最后三公里’。最后三公里的概念并非只是门店和消费者之间的物理距离,而是包含了从消费者在线下单到商品送达这一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和细节。”
上市前,达达和京东、沃尔玛等之间的关系也引发了外界质疑。对此,蒯佳祺对《深网》表示,尽管现在来自京东、沃尔玛之间的零售占比较高,“达达收入来源整体还是相当多元化的,物流方面既服务电商最后一公里,又对接服务微商;既有来自零售商的销售佣金,又有品牌合作伙伴付给的品牌营销推广费用。”
主战场即时零售
目前外界对达达的主要质疑点集中在盈利状况及竞争对手众多。据财报数据显示,达达成本主要是对骑手的支出和奖励、对众包服务机构的支出、支付渠道的交易费用等构成,随着业务的扩大,运营和支持费用近3年也逐年翻番。
蒯佳祺在上市后表示,目前仍然在投入期的是京东到家业务。京东到家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商家的佣金、推广费和消费者支付的费用,支出则由骑手的运费、给消费者的补贴组成。
达达给自己的标签是“即时零售第一股”,这也是达达应对未来的重要杀手锏。上市当日,蒯佳祺在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表示,中国电商已经发展到即时零售阶段。80%的零售依然发生在线下。即时零售,以及零售的本地电商化将是最大的历史机遇。
据蒯佳祺介绍,达达所要完成的本地即时零售,是将电商变成外卖平台,无限接近所见即所得。蒯佳祺将中国电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最初库存在几千公里外,要好几天才能送达的远距电商;之后库存来到城市100公里内的仓库,当日或次日就能送达的近距电商;现在则是微距电商。蒯佳祺强调称,“也就是即时零售,库存距离消费者只有几公里,履约在1小时内就能完成。”
在蒯佳祺看来,目前线下租金、人力等成本高企的情况,有更多的线下零售商家愿意进入京东到家平台,使得京东到家收入正在提升。“这次疫情加速了在线经济的发展,用户端、供给侧都意识到互联网经济的价值。”蒯佳祺称,“线下零售挑战很大,但我们以非常高速的增长,给大家带来了收入和销售。”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达达快送覆盖2400余个县区市,京东到家覆盖700余个县区市。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达达快送配送单量超过8.22亿单,平台活跃骑士超过63.4万名,2019年日订单量峰值超过920万;京东到家平台活跃门店数量为8.9万,活跃用户数为27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