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皓:至少有6万亿资金在影子银行“空转” 对实体经济具破坏性

图片《财经宏论》由腾讯新闻与优质媒体联合出品,深度解读宏观经济热点焦点问题。
时代财经 余思毅
6月8日,银保监会网站对外发布,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1日主持召开党委会议和委务会议强调,着力推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持之以恒整治影子银行,依法高效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
这是银保监会一周内第二次提及影子银行整治。
2020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收官之年。201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后三年重点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此后,央行出台资管新规、银保监会治理十大乱象、出清p2p。
这三年,影子银行无序发展获有效治理,具体的整治情况如何?为何此时提出加强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监测分析?就相关问题,6月9日,时代财经专访了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宏皓。
宏皓分析,由于此前的强监管,影子银行逐步转入地下,但一直在延续。每当一种新的概念或者新模式出来之后,影子银行会打着新旗号出现。他观察到,国内90%的区块链公司是打着区块链的旗号,行金融欺诈之事,既没有去做区块链,也没有去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
据银保监会统计,经大力整治,三年来已累计压降影子银行16万亿元。而据长期从事金融业的宏皓观察,目前估计至少还有6万亿资金在影子银行“空转”。
疫情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凸显,实体经济亟待恢复。宏皓认为,影子银行的资金不但无法进入实体经济,还由于酝酿巨大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具有破坏性,所以国家加强监测和监管。
图片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宏皓
影子银行规模大、具有隐蔽性
时代财经:郭树清强调“着力推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持之以恒整治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再受到重点关注,是否与后疫情企业融资难,影子银行有所抬头有关?
宏皓:影子银行表面上是融资,实际上并不是为中小企业去解决融资难题。
简单来说,影子银行有两种:一种是在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开展银行的业务,通过不正规渠道集资给企业放贷款,比如某些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第二种是一些正规的商业银行个人业务人员通过非银行机构,做超出银行信贷业务范围的事情,也就是银行的影子信贷。
影子银行最有代表性是P2P,从刚成立的一家小公司,几年时间融资规模可达几百亿上千亿,但它的资金并没投给企业,而是落入自家口袋挥霍,对实体经济发展没有任何用处。
中小企业不可能把影子银行作为一个融资手段。影子银行的融资成本是很高的,利率高达到30%左右,最低点也是20%以上,但是制造业根本没有这么高的利润,利息也偿还不了。
时代财经:怎么理解2017年以及当下监管对影子银行的整顿?
宏皓:在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最开始是从民间借贷开始。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经商的人大多是向亲戚朋友付利息借钱,这是民间金融的开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私募慢慢开始发展。
2013年,互联网金融开始爆发,2013年-2016年是影子银行最兴盛的时期,到2017年底,国家慢慢意识问题比较严重,监管部门开始监管。
在P2P较火的那些年,我们被金融机构邀请进行业务培训,建议他们把资金引入到实体经济。结果没有一个P2P公司这样做,因为它们一是没有投资的能力,二是不会真正把钱拿出来。它们的商业模式就是庞氏骗局,酝酿极大的金融风险,所以国家要整顿治理。
近两年,影子银行逐步转入地下,但一直还在延续。每当一种新的概念或者新模式出来之后,影子银行都会打着新旗号出现。就像区块链,技术门槛高,普通老百姓看不懂。我估计,国内90%的区块链公司是打着区块链的旗号,行金融欺诈之事。既没有去做区块链,也没有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
时代财经:银保监会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经大力整治,三年来已累计压降影子银行16万亿元。”影子银行转入地下,规模有多大呢?
宏皓:影子银行打着互联网金融、P2P理财、原始股、理财公司等旗号,花样百出,给监管带来很大难度。无论是银监会,还是研究机构,都没有办法把影子银行真实的规模统计出来。因为很多影子银行是处在地下状态,估计有10万亿左右的规模,现在加强监管,至少也有6万亿左右的规模。
时代财经:正是因为规模大而且有隐蔽性,所以银保监将持之以恒整治影子银行?
宏皓:银保监会加强对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他们的职责,把更多的金融机构纳入到监管的体系下,通过监管让巨额的资金运作规范起来,才能进入到实体经济,进入小微企业,为经济发展服务。
这些资金游离在监管之外,不管是6万亿还是10万亿,都是在“空转”的。这些钱哪怕只要有一部分进入到实体经济,对经济发展也是有利的。若是这些资金长期处在“空转”、“炒钱”的状况下,对经济是有破坏性的,也增添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比如去年年底就公审了河北卓达集团的案子,当地县城稍微有点积蓄的老百姓都参与了,出事后,老百姓基本上是血本无归。
卓达集团案子跟非法集资的项目绑在一起的,老百姓真分不清项目是真是假,地产公司把员工派到小区去,坐着小板凳、摆着桌子到处去集资。卓达集团是号称市值几百万亿的房地产集团、实控人杨卓舒是河北首富,老百姓觉得这是大房地产公司,会把钱拿出来去做投资,但实际上投资比例只有10%,但老百姓也相信了。
出事后,老板杨氏父子两人都被抓起来,到目前为止尚未公布募资总额,目前统计出来已有100多亿。政府把这些人抓起来判刑,但老百姓的钱大多追不回来,只能自认倒霉。
监管手段不断升级
时代财经:今年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银保监会提到6项措施,要突出规范交叉金融产品,要做到公募产品与私募产品边界清晰、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风险隔离、委托业务与自营业务分账经营、储蓄产品与投资产品泾渭分明。这主要是针对影子银行的举措吗?
宏皓:是的,影子银行也在不断升级。监管部门看明白之后才去干预,监管手段也是不断升级。
有些银子银行实际上用的资源资金还是体制内的,比如说银行的渠道,那么防范交叉风险,就是指影子银行找的客户和资金。实际上有一部分或者一大部分是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引流的。部分正规银行的内部人员参与影子银行的业务,把客户拉过来。要不然,影子银行不可能短时间获得这么多的资金和客户。一出事,往往一连串关联机构和人员会牵扯出来。
这些银行从业人员为个人谋利益参与进去,一旦出问题老百姓就认为是正规银行的产品,这时候就说不清楚,产生交叉风险,所以要有针对性防范。
时代财经: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是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有助于解决原有理财部门内嵌于银行体系造成的问题。银保监会表示,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运行总体平稳。理财子公司的设立,是否极大地压缩了影子银行的生存空间?
宏皓:理财子公司的设置之初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另一个方面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必须独立出来,才有利于资产管理的方向发展。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商业银行成立了理财子公司,监管起来也更加清晰。
资产管理公司的产品设计出来是要报银保监审批,要考量产品是银行承担风险还是投资者承担风险等问题。项目必须是真实、要通过工商系统能查到,风险提示要清楚。
但实际上,现在还存在部分银行、信托公司的募集资金项目到底怎么投不明晰,产品设计不规范。如果有内部人员跟社会上影子银行勾结的话,情况就更加复杂。所以设立理财子公司能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投资项目。
时代财经:根据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规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注册资本应当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且必须为一次性实缴的货币资本。这对于一些资本净额不大、资本充足率不高的中小银行而言可能存在较大的压力,设立理财子公司之后是否会对中小银行自身经营风险带来影响呢?
宏皓:中小银行可能很难拿出10亿以上资金的作为注册资本,现在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是大银行,中小银行的资金实力不够。
此外,中小银行的人才队伍薄弱,无法进行资产管理业务。资管涉及更多的是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两方面的业务,我国在这方面的高级人才比较缺乏,这些业务比信贷人员素质要求要高得多。在国外投资银行从业人员的收入是传统银行业务人员的收入至少10倍以上。
从产品设计之初,每个产品是针对具体项目进行投资,这就涉及项目的优劣,需要些专业人员去判断风险点在哪,风险怎么控制。投资银行是需要很专业的人员去做的,并不是说像影子银行收钱回来“空转”。
时代财经:近年来,包商银行案中,也有涉及影子银行的爆雷。暴露出地方监管部门以鼓励金融创新为名,盲目放纵地方影子银行在灰色地带的发展。你认为,包商银行事件,对监管部门和地方银行带来什么影响?
宏皓:监管部门把包商银行案拿出来作为典型,是因为它比较有代表性。包商银行的问题比较复杂,它属于一个地方的银行,从一开始就有民营资本参与,有影子银行因素,又牵扯监管部门的官员,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
监管部门的表态是在逼地方中小银行更加规范,只有规范地去发展才有出路。地方官员、地方银行负责人,为了自己的私利用你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肯定是要出大事的。
地方官员要因地制宜的找到当地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培育真正的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这才是他们的出路。对于这些官员来说,这条路是很艰难的,但是为自己牟取私利密做违规违法的事,很简单,是一念之间的事情。所以监管部门要提高官员违规违法的成本,让他们不敢“越雷池”。
地方银行的唯一出路是深耕所在地区,找到这个地区的适合发展的产业,协助企业培育地区经济增长点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