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草猫,猫猫不同~但我们都能拍到!

写在前面:

祁连山调研小分队正深入无人区!

估计这个星期都收不到他们的消息了,哭唧唧~

本次调研目的除了荒漠猫(当地称草猫),小分队也调查研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猞猁以及豺。

来看看大牛小日记,前几天他们是怎么过的吧!

黄色的沙棘&黄色的猫

“肋果灌丛。”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主要有三种沙棘:中国沙棘、西藏沙棘和肋果沙棘。其中后两种仅分布在青藏高原。

肋果沙棘,也叫黑刺。

黑刺丛

从1981年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的徐永旭先生等人多次调查过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沙棘。

徐先生在1991年的论文中写道,在祁连山区:

(1)肋果沙棘的垂直分布范围为海拔2800-3780米;

(2)肋果沙棘“几乎全部分布在河漫滩和洪积扇缘上”;

(3)肋果沙棘“能形成大面积的比较密的且有相当株高的植物群落”。

结论为,肋果沙棘“对改善高原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一些鸟兽的栖息和生存,以及防止河床和沟谷冲刷,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言以蔽之,“不可多得的非常宝贵的树种”。

黑刺丛 李小龙

托勒河,发源于央隆乡东部,向西北流淌,出甘青边界后,穿过托勒山、走廊南山,进入河西走廊,换了个名字“北大河”,哺乳嘉峪关市所在的绿洲。

河流中间是砥石河床,河岸滩地为黑刺灌丛或者沼泽草甸,紧接着平缓上升的洪积扇上的高寒草原,然后是山和山沟。

沿沟继续往上,依次为高寒草甸、裸岩和冰川,海拔高差一千多两千米。

在猞猁的舞台玩耍一哈

这便是猞猁的舞台了。

牧民们在“沟”里见过猞猁,在“滩”上也见过。

沟和滩是牧民眼中两种基本地形:河滩和洪积扇上,谓之滩;山谷里,谓之沟。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和青海林科院在两边的山沟里放了将近50台红外相机,有四五台拍到了猞猁。

这次在询问豺狗子的过程中,牧民说滩上的黑刺林“猞猁经常见了,冬天羊羔抓着”。

因此在5月的最后一天,休整日,我们调整了调查重点:猞猁,而不是豺。

于是六月的第一和第二天,我们便在祁连县里重复门源县的故事:沙棘与猫

在门源县,是中国沙棘和荒漠猫;在祁连县,则是肋果沙棘和猞猁。

在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安装了25台红外相机。

猎物这么多,猞猁去哪了?

除了牧民的话,猎物调查同样给了我们信心。

在门源县,我们看到大量雉鸡隐蔽在沙棘林里,并在周围的青稞和油菜地里取食;在祁连县,替代雉鸡的是高原兔。

我们在6月1号早上做了一次晨巡,2号晚上做了一次夜巡。两次都看到了巨多的兔子,负责记录的蓓蓓在手机屏幕上都忙活不过来了。

兔兔 巧巧

兔子白天躲藏在黑刺林里,晚上会散布到周遭的草地上吃草。黑刺林有狍子,但数量似乎不多。

旱獭和狍子也是猞猁的潜在猎物。黑刺林周围的草地里还有旱獭,灌丛里几乎没有,可能是潮湿和难以打洞的缘故。

黑刺林是冬季草场的一部分。每年五六月份,牧民逐渐将牛羊往高海拔赶,直到十、十一月份赶回河谷里。当绵羊在黑刺灌丛里穿行,羊毛经常被挂到刺上,一丛丛的甚是醒目。

真实薅羊毛~

在沟和滩之间,猞猁会采取类似牧民转场的季节性海拔迁移吗?

或者它们会划分地盘,有的猞猁住沟里,有的住滩上?

季节性轮牧会是猞猁在这个区域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吗?

这些问题尚不得而知,因为首先是要确认猞猁是不是经常在黑刺林活动。

我们在门源找到大量荒漠猫的粪便;而在祁连县,基本上一无所获,没有粪便,没有脚印。

但2号下午,当我和小严、蓓蓓还在甘青边界安装最后一台相机时,一晴激动地发来一段猞猁的视频。她和小龙安装相机的当天晚上就拍到了。

“看我说啥来着!实力!“一晴同学无比骄傲。

李小龙摄

2号傍晚七点,终于下起了雨。已经连续四天晴天了,每天太阳明晃晃,雪山明晃晃,不免有不真实之感。

不过雨没下多久。八点半,我们五个人挤进猎豹车里兜圈,搜寻猞猁。

凌晨十二点半,结束夜巡。一共看到148只兔子、3只藏狐、2只赤狐、2只跳鼠、2只狍子、2只旱獭獭和1只艾鼬。

大猫这两天正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东头和鹳总、吉吉一起,并观察了多只荒漠猫。他惊讶地说:“……148只兔子,居然没有猞猁?

荒漠猫:就这?!大猫

巧巧

猫猫不同,拭目以待。

猫猫不同,但我们都能拍到!

二指哈拉垭口——甘青边界的托勒山垭口。哈拉是旱獭的意思,二指哈拉的意象,仿佛旱獭界的丘吉尔。所以实际上估计是“二只哈拉山”。

大猫拍到的白色旱獭表示:?

这一带不少地名是书数字与名字的组合——五只山河,十个青羊铁矿——反映了晚来拓荒者的随意和懒散。

与之相对,早期匈奴或蒙古人留下的地名显得更古雅:祁连、托勒、疏勒。

6月3号,两辆车分道扬镳,我想看看放牧和禁牧的草地会有啥区别。

但除了几只旱獭和兔子,两个小组在禁牧草地上都没见到啥动物。

下一个目标是目击豺的地点。

前几天两位马兄弟说见到了几次豺:土路,有护栏,旁边还有乔木。我想去看看豺生境的实地状况。

马兄弟拍摄的豺

过了卡子,我把猎豹车的里程计归零。在里程计达20、25和30公里处,停车看看了公路周边的情形。

在25公里处看到一群岩羊,65只。山脉到这里异常干旱,沟里只有些矮灌木。马兄弟们目击豺,应该就是这一带了。

除了来往车辆,没有人,没有牲畜,唯一可见的大型猎物是岩羊。

岩羊 一晴

6月4日,我们需要检查6月头两天布设的红外相机。这天下午的天气非常给力。没有风,河谷里非常宁静。

我们在当地来来回回,兜一个大圈子,有多少必要性?

实地查看目击豺的地点,是个扎实的理由。伙计们需要洗澡,也算一个,毕竟从祁连县出来后,有一周没有洗澡了,后面到天峻县,更是十天不能洗澡。

不好明说的理由是,祁连山北坡到这一带,是我的uncharted territory,我想去看看。

此外,还有一个理由是:给红外相机两天时间,等候猞猁出现在相机面前。

而猞猁真的出现了。

啊!短尾巴!!

从下午四点到九点,两个小组在五个小时里检查了18台红外相机,5台拍到了猞猁。

这证实了我们之前了解到的信息和推测:跟门源对于荒漠猫的意义类似,祁连县的肋果沙棘灌丛,是这个区域猞猁种群的关键栖息地

猞猁会在灌丛里伏击满地奔走的高原兔,“经典组合!”李晟师兄评论道。

而冬季牧民的小羊羔出生,放到灌丛吃草时,同样会遭到猞猁的捕杀。

姿势略emmm

大猫提出了新要求:猞猁分布广泛,调查不能局限于发现什么地方数量多。非常及时的提醒。

不管是在门源县还是祁连县,荒漠猫和猞猁都面临与人类的共存问题。

这项调查方面期望增进对物种生命史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期望了解它们与人的互动,为保护提供新知。

舞台已经选定,大幕刚刚拉开。

镜头畸形猞猁:哈?谁叫我?

成为猫盟月捐人,支持中国野生猫科动物

----关于祁连山大牛小日记,你还可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