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七星关区:乌蒙山下 奏响致富最强音

图片
香葱种植基地里,村民正在采葱
图片
将采完的香葱打包运上车
图片
图片
鞋业生产基地内工人正在作业
图片
柏杨林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扶贫车间内,村民正在编制手工艺品
图片
徐宁与村民聊天
图片
徐宁看望葛传刚,检查他的卫生情况
■核心提示
三省交界,乌蒙腹地,漫漫群山遮住的不仅是视线,也挡住了毕节七星关区跨越千年的致富路。
巨变,发生在近5年。
2015年,与全国同步,毕节七星关区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在这条脱贫攻坚“赶考”路上,七星关区近万名干部立下军令状,从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到打赢“四场硬仗”,从“五个一批”到“六个精准”,从“五个五”到“四个一”,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让搬出来的贫困户稳得住,让留下的村民能致富。
2020年,再看七星关区,乌蒙山上已开满刺梨花,山脚下农业大棚鳞次栉比。再远一些,移民安置点欢声笑语,企业产区热火朝天……无处不是红火的风光。
新家:安置点的幸福生活
从毕节城区乘坐公交车,半个小时就能到达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搬迁安置点。柏杨林的街道宽敞,能并列跑上6辆小轿车,临街店面统一是贵州少数民族青瓦建筑风格,路口一间门面房最引人注意,大红字写着:“柏杨林街道幸福社区”。
政策好不好,过得幸福不幸福,要看百姓哭还是笑。
两年前,张应选是最早易地搬迁到柏杨林安置点的贫困户,他腿脚不好,以前住在大山里腿痛时只能强忍着,现在家门口就是柏杨林卫生院,凌晨也能找到医生救急。
“过几天我要上班了。”张应选说,腿脚不好工作难找,楼栋包保干部一直把他的事挂在心上。前不久,包保干部委托安置点就业创业中心给他物色了一份只用动手的工作,过几天就要参加上岗培训了。
为了让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七星关区不断下大力气健全安置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基层党建体系,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顺利完成了这次群众大迁徙,实现了“村民”向“市民”的转变。
在柏杨林安置点配套修建的营盘山体公园,是老人和孩子们最喜欢玩耍的地方。树荫下放着小音箱,几位老人轮流拿起话筒唱山歌,原本不是一个乡镇的村民,又融到了一起。
距离山体公园不远,安置点配套的幼儿园和学校传来欢声笑语和朗朗读书声。放学时间,老年人相互道别离开,接上小孩在沿途市场买菜回家做饭,等待下班的子女。“今年儿子媳妇没出去打工了,晚上还可以辅导孩子。”从海子街镇十三亩村搬来的吕品文说,家里有了收入,孙子也盼回了父母。
1.13平方公里的柏杨林安置点,夜晚也很热闹。148栋小洋楼灯火斑斓,照亮的不仅是街道,也是柏杨林安置点29381名易地搬迁贫困人口的幸福梦。
精准:向工厂要就业
上午7点半,是柏杨林安置点街道上最热闹的时间,每个单元楼下停靠的电瓶车几乎会同时发动,开往不远处的七星关金海湖新区的各家工厂。
蒋家豪一家去年从田坎乡青杠村搬进柏杨林安置点,在就业创业中心安排下,夫妻俩进入金海湖新区陆海龙腾鞋厂做工,不用再远赴他乡。
工作时间,陆海龙腾鞋厂两万平方米的厂房里热火朝天,比速度、比质量、比效益,工人埋头苦干,眼下只有产品。“我动作快,公司第二个月就升我做组长。做到管理层,一个月的工资能拿到3800元。”蒋家豪说,为了争业绩,厂里每个小组都在悄悄竞争,“幸福就是这样奋斗出来的。”
陆海龙腾鞋厂是金海湖新区聘用贫困户最多的工厂之一,总共为周边贫困户提供了210个就业岗位。鞋厂负责人说,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为9小时,普通员工的平均工资达到了3200元左右,干得最好的员工可以拿到4500元。工厂正准备投建3期厂房,之后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给贫困户。
贫困户能在家门口务工,得益于七星关区聚焦“精准”,将柏杨林安置点落户在金海湖新区内。同时,考虑易地搬迁人数多,就业需求量大,近几年,七星关区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41家,提供就业岗位达到了4150个。
“柏杨林有劳动力12755人,已完成就业10981人,在省外5063人,还剩1774人未完成就业。”对柏杨林劳动力整体情况,街道副主任单正胜脱口而出。他说,安置点148栋居民楼,楼楼有包保干部,户户有台帐,精准识别每一户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才能顺利推进,为群众找到合适的工作。
今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区委区政府多举措推动复工复产,针对原就业岗稳定,打算继续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通过对接其原务工企业,统一组织包专车、高铁运送,定点定向输送群众返岗。对于暂不想外出的贫困群众,区委区政府要求多举措帮助困难群众在当地就业。
在就业创业中心两侧,十余家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的门面办起了“就业扶贫车间”。在手工艺车间,一家公司请老师指导留守妇女做钩针编织工艺品。陆永琴从学徒当上了师傅,除了做出来的工艺品计件算酬劳外,还能领一份工资。青场镇海寨村搬迁到柏杨林的吴道银带着两个孙子不能外出务工,在车间学到技术领到材料回家做,一个月还能赚到800多元补贴家用。
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贫困搬迁户孔维怀和两个合伙人投资办马达加工厂,就业创业中心大力支持,将20平米的“就业扶贫车间”免费租给他。“我们要争口气。”孔维怀说话掷地有声,散发着“不拔穷根不罢休”的志气。
“还剩下1774人未就业,他们大部分是带娃娃、照看病人的居民。”柏杨林街道副主任单正胜说,把家变成车间,“就业扶贫车间”的创新思路,让1774人的就业问题迎刃而解。
农业:“532”布局助农户增收
6月,层台镇向阳村坝区种植的502亩香葱已经到了收成的季节。采葱,让村民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依托坝区,找准产业发展“生财路”。2019年下半年,层台镇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引进“短平快”提质增效、增产增收的香葱种植,502亩香葱基地一年种收4次,一季种、管、护、收,香葱基地平均每天能提供80个劳动力岗位。
李明英是层台镇向阳村搬到柏杨林的易地搬迁户,前几天回老家看望儿子正赶上香葱采摘,她也跟着村民下地挣工资,按照7角钱一公斤的采摘价,李明英一天的收入最少是80元。村民王飞的手脚更快,从早上7点做一个对时,能拿到100多元的工资。到了年底,香葱卖得好,贫困户还能分红。
坚持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现在七星关区的9个500亩以上坝区都因地制宜办起特色农业,37个100至500亩坝区通过合理布局,也建成了“小而特、小而精”的“试验田”,一改以前“样样有,样样都不成规模”、“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的局面。
除了发展坝区经济,七星关区立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也在山地上做大文章,突出比较优势,选准选优特色产业,力求在规模化上取得突破,带动群众就地脱贫。
2018年以来,在省委提出的“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推动下,七星关区委、区政府聚焦农业“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深入推进“532”产业布局,着力抓好50万亩刺梨、30万亩茶叶、20万亩蔬菜3个主导优势产业的发展,切实强化产业扶贫。
刺梨是七星关区碧海街道西冲社区的主导产业,西冲村1700多亩刺梨树包围了这个小山村,花开季节如诗如画,村民对刺梨有说不出的情感。72岁的村民甘远朋至今还在种刺梨,不用除草剂,细心修剪每一根枝条,他的4亩刺梨地一年的收益最少1万多元。他说:“光靠国家,那不行嘛。”
西冲村村民甘文友是种植能手,他的5亩刺梨地一年能挣3万多元。先富带后富、先进带后进,甘文友指导近两年才开始种刺梨的村民科学种植,在全村起到了表率作用。整个西冲村现在除了政策兜底的村民,剩余的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冲刺:坚决打赢歼灭战
7082户,18594人。这是毕节七星关区之前未脱贫的人数,在本月底将全部清零。
两个多月前,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号角吹响,七星关区也进入了最后90天的冲刺时刻。6月初,层台镇向阳村的香葱成熟,镇党委书记张玉荣一早看见天空晃太阳,连忙拨打好几个电话给向阳村干部,她在电话里要求,“赶紧打电话把贫困户叫起来,到香葱基地参加采摘。”
7点过,贫困户陆陆续续到地里干活,村干部现场清点人数,发现有贫困户没到干脆直接冲上门,叫他们到地里干活。“做就有收益,懒就要穷一辈子。”向阳村村主任廖尚军说。
“过筛子”找问题,“对靶心”补短板。按照“全覆盖、督死角、查问题、抓整改”的要求,七星关区采取定点督战和巡回督战的方式,对全区有脱贫任务的乡镇开展挂牌督战。各乡镇村干部对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易地扶贫搬迁、“五通”、“五改”等标准找问题,搞整改。
“贫困户电话要精准,贫困人员要精准,外出务工的地点要精准……”向阳村村主任廖尚军说,这些贫困户基本信息也要反复查实,不落实打马虎眼要被问责。廖尚军手机里的工作群是时刻提醒他的“警钟”。“又有村被通报批评了,督察力度真的很大。”
两个多月来,七星关区各乡镇迎来了轮番“大考”。从中央到省市区,一轮一轮的督导组、检查组下到基层检查。各乡镇坚持问题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短板在一线补齐,持续对未脱贫户、档外监测户、边缘户、疑似问题户进行逐户分析研判,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6月5日,层台镇送走了本周最后一批检查团,镇党委书记张玉荣有信心地说:“我们镇脱贫没问题”。
■扶贫人物
徐宁:让村民的“心”热起来
“桌子上的灰又不打扫了哈。”一进葛传刚家,徐宁有些严肃,葛传刚却笑眯上了眼,连声解释,“幺妹,没得没得,养猪忙忘了”,话音未落,徐宁已经拿起抹布给他打扫了起来。
其实,50多岁的朱昌镇八亩村小螺丝组村民葛传刚,与35岁在毕节七星关区政协上班的徐宁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直到2018年,七星关区发起千人驻村行动,徐宁才作为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被下派到八亩村,让“心死”的葛传刚又有了活下去的力量。
2018年,徐宁驻村包保小螺丝组7户贫困户,2019年6月,驻村同事生病请假,他接过了同事包保的另外5户贫困户,其中就有葛传刚。
在葛传刚的家门前,有一块大平坝子,能停三辆车。“1年前,这里的荒草有人高,和葛传刚当时的内心一样,是荒芜的。”徐宁这样说。
10多年前,葛传刚的妻子因家庭原因离开,之后的日子葛传刚与母亲相依为命。2019年上半年,母亲去世,葛传刚便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
“我去他家入户了好几次,家里昏暗、脏乱,他不愿说话,面无表情。”徐宁说,最后一次,葛传刚终于忍不住,如释重负地大哭了一场。
“我就是你的亲人。”徐宁当时用这句话反复安慰葛传刚,并用行动将她与葛传刚的心连在了一起。
找人测量葛传刚门前布满杂草和大石块的坝子,工人估算硬化地面要一两万元,徐宁拿不出这么多钱,就自己在工地买了材料、租了挖掘机,请来几位热心的村民帮忙,最后她花了5700元就将坝子平整了。
坝子变了,葛传刚也变了一个人,他退回了自己订棺材的钱,还接受了村里给他提供的每月500元的公益性岗位。
“徐宁出2000元,只要我出500元工资,又找朋友按成本价给我买了沙发、茶几、洗衣机。”葛传刚说,后来,家里又多了电视机、电饭锅,整个家里的东西几乎都是徐宁帮忙置办的。
有了“幺妹”、有了新家,葛传刚一天比一天精神,不但花钱养了几头猪,还参加培训准备养鸡,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过。
徐宁到八亩村驻村已经有两年,她手排档、内饰装扮得毛绒绒的威驰小轿车也跑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这辆车从不嫌弃村民,村民不用招手就会主动停下,“这么多东西啊,放车上来”、“赶场回去啊,我调头送你回村里”……
“农户赶场要负重走很久的路,卖的时间也长,后来我路过乡里就试着问问做豆腐生意的要不要收豆子,还真有想要的。”徐宁说,她带着收豆子的商贩到村里挨家挨户谈价钱,促成了10多笔生意。
在徐宁的朋友圈里,她已经成了“爱心驿站”和“带货网红”,村里一些贫困户得到了徐宁朋友的资助,还省掉了销售环节卖了十几头猪。徐宁感激朋友,朋友也被她所感动。
和其他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一样,因为脱贫任务重,徐宁半个月也难有机会回一趟毕节家里。她每天都戴着一顶鸭舌帽,一是为了遮阳,另一个原因是遮“丑”。“没时间去理发店,自己剪的头发剪拐了。”徐宁笑着说,不过,村里有个小姑娘一直都叫她小仙女。
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打赢歼灭战后,徐宁不知道会不会继续留在村里,八亩村的村民也舍不得她走。“小徐徐,你要走了我们会想你的”、“小徐宁,我们都把你当自家人”、“幺妹,你走了,我想见你了怎么办”……
在八亩村,徐宁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葛传刚,她给葛传刚办了宽带,帮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手把手教他使用。徐宁对他说:“你找不到人说心里话,就给我打视频电话,我就是你的亲人”。
李强/文 张晨/图 张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