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中国大宗商品指数发布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两个指数:2020年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中国大宗商品指数。
数据表明,2020年5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2.4%,虽较上月回升2.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低位;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5.9%,较上月回升1.5个百分点。
2020年5月全球制造业PMI回升2.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低位,全球制造业维持弱势格局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0年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2.4%,虽较上月回升2.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低位,较去年同期下降8.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运行在50%以下。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各区域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但指数均保持在45%以下的较低水平。
图片
综合指数变化,5月全球制造业延续下降趋势,降速较上月有所放缓。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继续显现,全球制造业维持弱势格局。为了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均采取分阶段解封措施扩大复工复产范围。但大多数国家的疫情蔓延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经济整体恢复较为缓慢。未来经济恢复力度取决于疫情的实际控制情况和各国扶持政策的发挥效果。
面对疫情的冲击,世界各国继续加大货币和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以保障经济恢复和企业经营。但这些政策效果要伴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才能更好发挥。在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全球制造业PMI将维持低位反复波动走势。基于当前持续较弱的全球经济走势,IMF再次下调其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期,认为全球经济需要花费比预期更长的时间,才能从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完全复苏。
疫情的影响也在逐步改变全球供应链布局,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对经济的冲击,供应链区域化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东盟、非洲都在酝酿签署自贸区协定,来促进区域内成员间的贸易和投资。在区域内合作有所加强的同时,要注重区域间的协调,避免区域间的矛盾阻碍全球供应链的发展。
分区域来看,呈现如下特点:
欧洲制造业降势趋缓,PMI低位回升
2020年5月份,欧洲制造业PMI结束连续两个月下降走势,较上月回升6.5个百分点至40.1%,但仍明显低于3月份和去年同期水平,意味着欧洲制造业仍处于下跌趋势中,但PMI有所回升也显示欧洲制造业快速下滑趋势有所遏制。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制造业PMI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但指数均在低位。
解封措施的实施,让欧洲各国制造业稍有恢复,但恢复较为缓慢。在疫情并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二季度欧洲经济很难出现明显回升。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欧洲各国在努力控制疫情的同时,也在酝酿更大规模的复工复产,并逐步出台更多的刺激政策来缓解持续下滑的经济形势。市场预期欧盟将在6月份继续增加购债规模。为了疫情后经济的复苏,欧盟也酝酿采取措施吸纳更多的制造业回归,降低供应链外部依赖。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拟定创业就业计划,应对可能出现的失业潮。
美洲制造业延续下滑趋势,PMI低位回升
2020年5月份,美洲制造业PMI在上月明显下降的基础上,回升2.6个百分点至42.3%,较去年同期下降9.4个百分点。各主要国家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回升。综合指数变化,美洲制造业较上月有所恢复,但恢复力度同样较弱,指数保持在较低水平,美洲经济继续保持萎缩。
美国经济的恢复程度仍是世界关注的重点。ISM报告显示,5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从4月的41.5%回升至43.1%,显示美国经济下滑趋势有所遏制,但整体保持弱势。分项指数显示,美国制造业的生产、需求和就业活动均保持弱势,相关指数虽较上月回升,但均在40%以下。
市场预期美国经济上半年陷入严重衰退,下半年或将有所回升。疫情的控制节奏将是左右美国经济恢复时间和力度的关键因素。对于防疫和恢复经济的优先程度,美国内部仍存在分歧。疫情的反复以及企业的债务违约都会成为冲击美国经济的潜在威胁。为了应对疫情冲击,美联储表示,将启动“大众企业贷款计划”,以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并继续使用所有可用工具为经济提供支持。美国采取的“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在短期内稳定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但长期会增加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偿债风险。
非洲制造业稍有恢复,指数仍在50%以下
2020年5月份,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回升3.3个百分点至44.2%,结束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走势,较去年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经济体量占比较大的尼日利亚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其余国家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数据变化显示,在疫情持续影响下,非洲制造业虽较上月有所恢复,但继续保持弱势运行。新冠肺炎疫情对非洲本来较好的发展势头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本来依靠矿产资源和外部投资发展的非洲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制造业PMI较去年同期明显回落,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下。非洲各国尽早签订非洲自由贸易区的意愿有所加强,希望通过自贸区的建立,消除应急物资以及生活必需品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限制。
亚洲制造业相对较好,但指数仍保持在低位
2020年5月份,亚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至44.3%,指数水平略高于其他区域。从主要国家看,中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稳定在50%以上;日本和韩国制造业受疫情影响,有所反复,制造业PMI较上月有所回落,且保持在较低水平;其余大部分国家制造业PMI较上月有不同程度回升,但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下的较低水平。综合指数变化,除中国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经济保持恢复性回升势头外,其他国家受疫情影响,经济仍保持弱势,恢复力度不大。相比较而言,亚洲经济的增长预期要好于其他区域。特别是在中国保持恢复性增长的带动下,通过国际合作,有望带动亚洲经济加快恢复。疫情期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国际经贸恢复的重要推动力。
2020年5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05.9%,商品供应继续增加,商品销售增速加快,商品库存继续下降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0年5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5.9%,较上月回升1.5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和销售指数双双回升,库存指数继续下跌。从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本月指数止跌反弹,且供需双侧联动回升,特别是需求端回升力度强于供应端,令市场库存压力持续缓解,显示在“六保”政策的支持下,当前国内复工复产成果得到初步巩固,大宗商品需求端表现比较出色,行业预期持续向好,采购、生产等经营活动积极,5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表现符合我们前期预判的“供需双旺、稳中向好”特征。进入6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迎来梅雨季节,区域需求将进入传统淡季,市场格局或由“供需双旺”逐步向“供强需弱”转化,加之受海外疫情影响,系统性风险仍不容忽视,也将继续影响国内商品出口,大宗商品市场继续向好的推动力在削弱,市场存在下行压力。
图片
商品供应继续增加
2020年5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止跌反弹至107.0%,较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显示随着国内经济加速复苏,生产企业对后市预期良好,生产热情高涨,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应量有所增加,供应压力开始加大。从各主要商品来看,本月各类商品供应量较上月均有所增加,且除化工供应量增速略有减缓外,其余品种均呈现增速加快的格局。本月钢铁、铁矿石、原煤、成品油、有色金属和汽车供应量较上月分别增长8.6%、5.6%、4.2%、4.2%、9.4%和9.7%,增速较上月分别加快2.5、1.7、2.0、1.4、2.3和0.8个百分点;本月化工供应量较上月增长4.9%,增速减缓2.0个百分点。
商品销售增速加快
2020年5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止跌反弹,当月较上月回升2.7个百分点,至108.6%,显示下游行业复苏迹象明显,特别是基础建设投资加快和企业复工复产加速带动了商品需求回暖,市场订货积极性高涨,企业订单组织顺畅。从各主要商品的情况来看,本月各商品销售量较上月均有增加,除汽车销售增速略有减缓外,其余商品销售增速均呈现加快态势。本月钢铁、铁矿石、原煤、成品油、有色金属和化工销售量较上月分别增长10.3%、7.7%、5.1%、7.3%、11.3%和5.4%,增速分别较上月加快2.7、2.9、4.3、1.9、3.0和1.0个百分点,汽车销售量较上月增长5.9%,增速减缓1.4个百分点。
商品库存继续下降
2020年5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为97.7%,指数连续两个月呈现下跌趋势,并跌至2018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由于近期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需两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商品库存持续减少,市场库存压力继续缓解。各主要商品中,钢铁、铁矿石、原煤、成品油和有色金属库存减少,本月较上月分别减少3.9%、1.9%、2.8%、1.4%和3.0%;本月化工和汽车库存量较上月分别增长1.3%和2.9%,但增速较上月分别减缓3.9和1.8个百分点。
中国大宗商品指数调查说明
1.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大宗商品综合指数体系是一套立足于与商品市场相关单位,以抽样调查的方式,采集详实、动态的数据信息,对行业中不同品种、不同经营主体、不同区域分别设立相关指数,通过各个指标的变化,观察行业内乃至国民经济运行的发展状况和变化规律。
大宗商品供应指数。通过对国内市场生产、进口的主要大宗商品的实物数量和金额等在不同时期数据的比较,构建大宗商品供应指数,反映大宗商品资源供应的增减变化情况。
大宗商品销售指数。通过对国内流通环节销售的主要大宗商品的实物数量和金额等在不同时期数据的比较,构建大宗商品销售指数,反映大宗商品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减变化情况。
大宗商品库存指数。通过对国内流通环节主要大宗商品期末库存的实物数量和金额等在不同时期数据的比较,构建大宗商品库存指数,反映大宗商品国内市场供需平衡的变化情况。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通过对国内市场主要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在不同时期数据的比较,构建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反映大宗商品国内市场交易价格的变化情况。
2.调查范围
中国大宗商品指数调查的地区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调查方法以重点流通企业调查、互联网平台数据和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相结合,通过对海量样本数据的筛选、计算,来保证中国大宗商品指数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3.计算方法
中国大宗商品指数由1个综合指数和若干个单项指数构成。指数均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方法。综合指数由大宗商品消费指数、供应指数和库存指数加权构成。各单项指数均由不同的商品数量和金额加权构成。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环比指数。
4.季节调整
中国大宗商品指数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中国大宗商品指数和各分类指数均为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