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图像传感器锐芯微拟登科创板 业绩过去一年扭亏为盈

图片
将索尼列为头号行业竞争者,锐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芯微”)谋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6月29日,上交所披露了锐芯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这家前五大客户高度集中的芯片设计公司拟融资13.47亿元,用于研发、产业化,以及储备资金。
锐芯微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事高端图像传感器研发设计的公司之一,前身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019年底变更为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罗文哲曾在美国朗讯公司担任资深研究员,后在中芯国际担任设计中心技术总监。2008年2月至今,罗文哲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招股书显示,锐芯微拟发行不超过约4817.79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中信建投证券担任保荐人和主承销商。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高端图像传感器芯片和机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子项目涉及3D集成图传感器,安防监控、车载及物联网集采芯片,工业机器视觉传感器芯片、医用成像探测器芯片等。公司还将留存部分用于发展和科技储备资金。
市场竞争,日韩抢先手
经过多年深耕,锐芯微称,其拥有自主研发的MCCD和ECCD技术,融合了传统CCD和CMOS的优点,提高了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质量。事实上,CMOS图像传感器作为摄像头的核心部件,在安防、车载、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需求带动下,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在这一市场,从全球来看,索尼从2010年开始投资,并通过收购和设备翻新建立了差异化的优势。2011年,苹果iPhone 4S开始采用索尼图像传感器,推动了索尼的整体发展,并建立了领先优势。与此同时,在半导体领域开拓进取的三星电子也看上了这块市场,开始发力研发,摩托罗拉分拆出的安森美在汽车领域存在优势,而安防市场则是多家公司的大混战。
反观国内,1995年成立的豪威科技挤入全球前三大供应商名单,其在2019年被韦尔股份收购。豪威科技也被锐芯微列为了第二个竞争对手。除此之外,2003年成立的老牌本土厂商格科微和以低照全彩的安防应用和背照式全局曝光进入市场的思特威也与锐芯微存在竞争关系。除此之外,行业普遍认为,安防领域的思比科与智能穿戴和低像素市场的比亚迪微电子也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即CIS)市场的玩家。
早期CMOS图像传感器的高端技术掌握在欧美和日韩厂商手中,国内仅有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有限的研究,无法实现批量生产。21世纪初,中国有一批从事该市场的芯片设计公司出现。锐芯微称,在芯片“自主、安全、可控”的战略指引下,CMOS图像传感器核心技术国产化进程将日益加速。
过去三年,两年亏损
招股书披露,锐芯微主要业务分为两块,面向高分辨率图像采集设备制造商提供高端图像芯片定制,以及面向高灵敏度成像设备制造商提供多款摄像机芯。不过,该公司并未在招股书申报稿中披露高端定制图像芯片过去三年产销量和价格变动。
过去三年,锐芯微营收分别为5219.77万元、1.46亿元和2.53亿元。2017年和2018年分别净亏损1516.24万元和2.79亿元,2019年扭亏为盈,净利润为5211.74万元。基于此,锐芯微最终选择了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的上市标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底,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3.11亿元,原因系业务前期处于技术积累和业务拓展阶段,研发投入高、收入规模较小,且股份支付支出较大,历年累积亏损较大。2018年、2019年,锐芯微实施股权激励确认股份支付管理费用分别为3.16亿元和 3982.39万元。
股权分散,股东为大客户
这构成了锐芯微披露风险的一部分,而在业绩背后的另一个风险是,锐芯微客户集中度较高。招股书披露,按照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客户合并计算的口径,过去三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占同期营收的71.55%、93.33%和84.57%。与此同时,供应商也集中度较高,过去三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占同期总额的81.89%、61.69%和68.78%。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罗文哲直接持有公司17.21%的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并通过两个员工持股平台昆山捷诚威和昆山博锐晶间接控制公司股权,合计持有33.68%的股权。罗文哲的弟弟、公司财务总监罗文楚通过昆山捷诚威间接持有公司1.41%的股权,且与罗文哲构成一致行动人。
除此之外,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还包括,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北方工业科技、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红塔创新投资,私募投资基金嘉兴紫魁三期和西藏津盛泰达,以及个人投资者张营。其中,北方工业科技持股11.19%,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与此同时,股东中,北方工业科技、红塔创新投资和深圳创新投资为国有股份,持股占锐芯微股本总额的25.51%。
由于股东众多,锐芯微披露,本次发行完成并在科创板上市后,实际控制人实际支配公司股权的比例将被进一步降低,如果潜在投资者通过收购控制公司股权或其他原因导致控股股东控股地位不稳定,则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梁辰 编辑 徐超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