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发行上半年破万亿元,热卖背后的原因是……

图片
【现象】
基金募资规模创2015年来新高
上半年,随着4月份以来A股行情逐渐回暖,公募基金发行也十分火爆。截至6月27日,今年共有652只新基金成立,发行总份额达10168.55亿元,平均每只基金的发行份额为15.6亿元。对比2019年上半年的4770.0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了113%,而去年同期平均每只基金的募资规模也仅为10.32亿元。
记者查询发现,即使是对比基金业20多年的历史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募资规模也足够让人眼前一亮。数据显示,只有在2015年的牛市行情中,公募基金上下半年都实现了新成立基金规模破万亿,2015年上半年,新基金的募资规模合计达到1.06万亿元,下半年则高达1.23万亿元。虽然2016年下半年,新基金的募资规模也达到1.01万亿元,但此后三年,受到A股整体行情影响,公募基金的半年募资规模都没有再超过万亿元。
半年跨过万亿大关,以目前基金热销的情况来看,今年下半年新基金发行大概率还会延续火热态势,这将意味着2020年基金发行总规模有望刷新历史纪录。
图片
【业绩】
优异业绩带火权益类基金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公募基金整体业绩表现出色,尤其是主动偏股型基金的表现要好于去年同期。截至6月24日,今年以来收益率超70%的主动偏股基金有5只,超60%的有23只,超50%的有81只,收益率位于40%-50%的有139只。而去年同期收益率最高的基金为52%。其中,年内收益第一名到第七名均属于主动股票型基金,这些基金的投资方向完全一致,均指向上半年大火的医药医疗行业。业绩排在其后的基金,还有科技主题基金、中小盘主题或跟踪创业板指数的基金。
数据显示,主动型股票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达到20.64%,偏股型混合基金平均收益达18.98%。相比之下,大盘指数的表现却没有那么亮眼。截至6月29日,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年内涨幅分别为-2.91%和0.32%;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指数则一路高歌,年内涨幅分别达到31.95%和17.82%。单从业绩对比可看出,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收益颇丰,令部分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对于散户而言,“买股不如养基”的声音再起。
记者了解到,优秀的业绩表现,使得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比债券类基金更为火爆。上半年主动权益型基金发行206只,发行总份额为5450.55亿元,超过新基金发行总额的一半以上。
【亮点】
爆款基金频现成“幕后推手”
200亿基金、300亿基金、一日售罄、提前结束……这些往往在牛市中才会出现的基金发行用语,却在现如今一个不算牛市的市场中频现。记者注意到,成就今年新基金发行盛况的主力,便是“百亿基”“日光基”等一系列爆款产品。今年以来,有易方达均衡成长股票、南方成长先锋、易方达研究精选股票、汇添富中盘积极成长混合、工银高质量成长混合、汇添富优质成长混合、汇添富大盘核心资产混合等多只权益类基金募资规模超过百亿元。同时,上半年已有61只基金上演一日售罄的牛市戏码。
6月8日,南方成长先锋A、C份额合计认购规模达到321.15亿元,不仅演绎了一日售罄的发行热剧,也成为年内首发规模最高的基金,更是继嘉实策略增长、兴全合宜之后,史上首募规模排名第三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该基金的掌舵人是南方基金资深基金经理茅炜与王博,而这两位基金经理此前执掌的南方科技创新于2019年5月成立,成立以来的收益率高达97%。可见明星基金经理效应成为年内新基金募资规模大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火爆的还有科创主题基金。记者了解到,随着科创主题基金净值走高,多只打开申购的绩优科创基金申购踊跃,部分产品还触发了申购“熔断”,最后一个开放日申购金额全归无效。数据显示,39只已经成立的科创主题基金中,18只为3年封闭运作的基金,21只为开放式基金。但目前只有大成、建信旗下科创基金是开放申购的状态,其他绝大多数产品处于暂停申购、开放赎回的状态,科创基金申购的火爆场面可见一斑。
【原因】
基金受宠缘于赚钱效应凸显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基金上半年变成香饽饽呢?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宗强介绍,今年公募基金发行火爆,募资规模创新高,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第一,随着价值投资的理念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市民越来越愿意将自己的闲置资金交给专业的公募基金公司打理。“今年资产配置缺失,金融市场利率过低,居民可投资的标的减少了,例如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走低、余额宝等一系列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也在下降。老百姓在选择这些产品时,会觉得赚不到钱,所以相比而言,风险适中、收益相对较高的基金产品成为许多家庭的理财新关注点。”张宗强表示,第二个方面,近几年市场越来越看中基本面,导致以基本面投资为主的公募基金持续跑赢大盘,为基民创造了良好的收益。“可以说,投资基金能让老百姓‘见着钱’,在这种赚钱效应的推动下,公募基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让大家买基金的热情越来越高,基金火爆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张宗强说。
银河证券青岛香港西路营业部理财服务部总监陈建林对此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金融市场平均利率降低的连锁反应,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同步降低,失去了对客户的吸引力,资金需要寻找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渠道,于是投资者将目光对准了基金。此外,A股市场自2018年底以来逐步转暖,基金产生了良好的赚钱效应,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理财需求。
【后市】
行情未见顶
记者了解到,在A股市场上一直都流传着基金发行“魔咒”的说法,2009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放量大多成为A股行情的反向指标,“基金发行火爆之时,就是市场见顶之日。”那这会不会意味着股市行情要见顶了呢?
“公募基金发行火爆更多反映出投资者和外部资金对未来A股走势的认可,更多的是情绪反应,并不意味着趋势见顶。”张宗强表示,目前基金发行火爆,半年破了万亿大关,应该属于一个正常范围。通常牛市行情都是资金推动的,基金发行规模提升有利于行情持续展开,但现在恐怕还远未到顶。“大家争相抢购基金,也说明心理还是相对谨慎,等到他们不再买基金,开始去直接买股票的时候,可能才是市场要逆转的标志。”张宗强表示,外部不利事件等因素可能影响部分板块的发展脉络,近期阶段性的震荡调整会有,但从长期来看,A股很多投资板块的价值确定性较大,不会大幅改变长期投资趋势。
“把基金的发行火爆与市场见顶相关联,在逻辑上并不能行得通。”陈建林认为,中国基金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运行逐步成熟和规范,尤其是近10年来,诞生了一批明星基金经理,使得基金市场更具吸引力。综观近期的基金销售市场,虽然偶尔会出现爆款基金产品,但不是普遍现象。
图片
长期持有 指数基金不负卿
业内人士认为投资指数基金适合上班族和基金“小白” 建议关注消费和科技类指基
指数牛市悄然开启,指数基金的春天还会远吗?上证综合指数重新修订,ST板块股票从成分股中剔除,新股上市后一年才会计入指数,这一系列新举措让沪指更加优化,意味着指数牛市有望开启。在当前时点,投资者要跟上市场节奏,指数基金无疑是长期投资的理想选择。指数基金的优势在哪里?投资指数基金有何秘籍?又该关注哪些主题投资领域?
缘起
上证改版指数牛市可期
6月19日,A股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上交所发布公告,自7月22日起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上证指数作为A股的风向标,一直被股民们视作指引性的指标,对股民投资情绪和市场资金流向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剔除ST与*ST股、将科创板和红筹股纳入上证指数,还是新股上市满一年后才可纳入上证指数,这些举措意在让沪指更加完善、更加优化。
业内人士认为,从本质上讲,指数牛市的到来,体现在市场对上证综指本次修订上,是一个比较好的期望,但如果仅靠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方面的利好形成合力。“不可否认,指数牛市是值得期待的,近段时间以来,从证券法到注册制,再到本次上证综指的修订,再加上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向好,已然慢慢具备了形成合力的基础。”银河证券青岛香港西路营业部理财服务部总监陈建林认为,对于大家所期望的指数牛市,他认为未来希望较大。
优势
持仓透明跟踪指数而上涨
为什么说指数迎牛市,指数基金便会迎来春天呢?这和指数基金的特性有关系。记者了解到,指数基金是采用跟踪目标指数收益率的投资策略,分散投资于目标指数的成分股,获得以该指数为代表的市场平均收益率的基金。指数基金按一级分类划分的话,其本质还是股票型基金,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就是选取沪深300只股票当中的部分个股构建投资组合。
“指数基金的优势是主要采取被动复制策略,复制指数的走势,对于投资经理的选股能力要求不高。指数基金往往与对应的指数曲线高度正相关,也就是相应的指数涨,则相应的指数基金涨。”中泰证券香港中路营业部投顾李艳表示,指数基金和主动策略基金不同,主动策略基金更加考验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以及配置能力。而指数基金是复制指数中包含的股票,同时复制各个股票的占比。而且相对于主动型基金的超额收益,指数基金获取的是某一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
擅长分析指数成分公司和指数基金的张强,是岛城资深投资者。入市十多年,他逐步建立起指数化的长期投资组合配置体系。“比起主动型的基金,指数基金是被动型的管理,所以运作费率低、换手率低、持仓透明、运作透明,不可能有‘老鼠仓’。”张强认为,紧密地跟踪指数,其实也和基金经理的水平无关,只要指数上涨,指数基金也能上涨。
揭秘
远离市场诱惑长期耐心持有
“指数基金近10年有91%的收益,年复利是7%。沪深300指数同期上涨了60%,计算分红后上涨了96%,年化收益率也是7%。”张强说,指数基金是永续的,只要有一家上市公司在,指数就在。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安全、长期持有收益高的指数基金,是做长期理财配置的很好工具。“做指数基金和价值投资需要长期坚持,了解了市场规律,有信心,有耐心,能坚守,远离市场诱惑,克服急功近利等弱点,才能做好。”张强认为,市场低迷不离不弃,等市场走高了才会有回报。
记者了解到,投资指数基金十分适合上班族和基金“小白”。因为对于指数基金而言,需要掌握的知识相比个股投资较少,操作上也灵活方便,对于市场走势判断,甚至只需了解牛市熊市的区分便足够了,而通常拥有1-2年的投资经验便能很容易地掌握一些基础市场知识。
“上班族可优先考虑指数链接基金,比如常见的有跟踪上证50指数、中证500指数、沪深300指数等的链接基金,这类基金可以一次性申购,也可以每月或每周定投,定期分批申购。”陈建林表示,只要买入并长期持有,便可耐心等待大行情的到来。
方向
关注消费和科技类指数基金
“科技类的指数基金目前应该是比较值得期待的,再就是消费类的指数基金也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中泰证券香港中路营业部投顾李艳认为,医药类的指数基金,考虑到医药已经有部分个股估值偏高,可能会引起整个医药板块较大的震荡,所以当前医药类的指数基金选择最好还是偏谨慎,适当降低配置比例。
除了普通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张强认为,投资者还可以关注一些优秀行业基金、境外市场基金和优秀策略基金。这些指数基金,即使没有整体的牛市,长期也能穿越牛熊持续上行。如好行业的消费、医药、信息技术,包括细分行业的食品饮料、半导体芯片基金等等。“但最近这些行业涨得比较高了,境外基金的纳斯达克指数基金、中概互联指数基金也比较高了,可以等待这些指数回调下来的机会。”张强认为,低估的香港恒生国企指数基金可以配置一些,H股普遍比A股低,指数又以低估的金融地产行业为主。
策略方面,张强认为可以关注低估的沪深300价值指数基金和基本面50指数基金,里面金融地产行业比较多,是以价值因子和基本面因子编制而成的。同时,兼顾价值与成长、长期穿越牛熊的央视财经50指数基金是值得长期关注的,它是由10个行业的龙头公司组成的,近10年来年化收益率是13.6%,算是价值投资的典范。
提醒
养基要与自身能力相匹配
尽管指数基金拥有如此多的优势,但是挑选基金最主要的是与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李艳认为,如果投资者对于行情的分析研究能力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可以买一些指数类的被动策略基金,也就是指数类的ETF。而如果投资者对于股市有一定的知识掌握程度,对行业以及大周期的变动能有一定的分析能力,那么可以考虑一些概念主题类的基金,比如科技主题、医药主题、消费主题基金等。
陈建林认为,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可以关注货币基金,获取类似于各类宝宝类产品的稳定收益,或关注债券型投资基金,这类基金波动相对较小。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股票型或者混合型基金。
指数基金方面,业内人士建议可跟踪中证500指数当中的南方500ETF链接(161119)、博时中证500指数增强(005062)等,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博时沪深300指数A(050002)等。行业主题基金,可关注汇添富创新医药(006113),易方达信息产业混合(001513)。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方面,交银阿尔法基金(519172),泰达宏利首选企业基金(162208)值得关注。
图片
撰稿 青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文 制图 司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