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丨重庆大妈用银戒指试毒后还是中招了,原来电视剧都是骗人的

较真要点:
查证者:孙亚飞 | 清华大学化学博士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图片
近日,在重庆发生了一出悲剧,一位喻姓大妈采了一些蘑菇准备食用,但是担心蘑菇有毒,就用自己的银戒指试毒,戒指没有变化,所以喻大妈便认为蘑菇无毒。然而,当蘑菇被做熟食用之后,一家四口还是被毒倒了。
在影视桥段中,经常会出现银针试毒的场面,如果食物被下了毒,银针会变黑,这样就能试出毒性。既然古人都可以,为什么喻大妈试不出蘑菇的毒性呢?
这里就涉及比较多的化学问题了。
一、银针试毒的方法在古代确实会使用,但是准确度非常差
银针遇到有毒的食物会变黑,其实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当食物中存在硫化物的时候,金属银会和硫化物中的硫结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银。
古人制毒的能力比较弱,最常用的毒药就是砒霜,所以银针试毒的对象通常都是砒霜。砒霜的生产原料是雄黄,这是一种砷的硫化物,在灼烧氧化之后,其中的硫会变成二氧化硫逸出,而砷会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在这个过程中,硫化物并不会彻底发生反应,古人的技术水平又不能够继续提纯,所以砒霜之中总会残余一些硫化物。银针和砒霜接触时会发黑,就是因为和砒霜中的这些硫化物杂质发生反应了。
这个反应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很多食物本身就含有硫元素(比如鸡蛋),在与银针接触时,也有可能让银针发黑,但是这些食物并没有毒性。再比如银的纯度可能并不高,可能含有一些其他的金属,如果这种金属不会和硫形成黑色物质,而且又比银更活泼,那么就会形成原电池效应(原电池效应是当两种不同的金属连接在一起时,其中更活泼的金属会首先腐蚀,其他金属便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银与硫的反应也不会发生。即便所有条件都满足,银针试毒的反应速度也不是影视剧中那样,只要插进去就立即发生,而是往往需要反应好几个小时才能见分晓,如果等不了这么久,试毒的结论可能也是错误的。
到了今天,银针其实已经不能用来验证砒霜是否存在了。由于现代提纯技术的提升,砒霜中几乎不会再含有雄黄之类的硫化物,银针就算和砒霜一直接触,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二、蘑菇中的毒素和银之间不会发生什么反应,银针试毒的土方法不靠谱
蘑菇是我们对食用真菌的一种称呼,但是很多蘑菇都有毒,这些毒素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多肽,还有一类则是生物碱。多肽和生物碱的核心元素都是氮,它们具有很强的活性,往往会参与一些生理反应。比如我们熟悉的吗啡,它就是一种生物碱,可以和神经系统作用起到镇痛的效果,但是如果过量则会造成死亡。
生物体内尤其是植物和真菌富含多肽和生物碱,并且由于这些毒素中并不含有与银发生反应的元素,所以无法用银针或者银戒指这类物品去验毒。
所幸的是,大部分多肽与生物碱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影响。经过多年的选择之后,人类已经明白哪些食物是安全的,也明白像乌头、颠茄、白毒伞这类生物对人而言是剧毒的,依靠经验,还是可以远离它们的危害。
图片
然而,不少人为了尝鲜,对食用野生蘑菇很有兴趣,但是自身经验又很难识别那些有毒的蘑菇,这也造成因吃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未能开发出一种针对所有毒蘑菇都快速有效的验毒方法,诸如银针试毒的土办法也是无效的。很多人的经验认为毒蘑菇鲜艳,这也是不准确的。蘑菇是否有毒和外观并无关联,普通灰白色的蘑菇也可能是毒蘑菇,通过图片和外观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并不科学。所以,从自身以及家人的安全考虑,还是不要冒险去尝野蘑菇的好。
想了解更多内容?微信搜索“腾讯较真辟谣”小程序,点击“问答”进行提问,较真妹等你哦~参考文献详见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