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请稍安勿躁……

原创 刘晓博
这个周末,相当一批深圳人为“资本活力跃居全国第一”而兴奋不已。 7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单位,发布了2019年度的《中国城市资本活力指数报告》。在中国(内地)经济总量位居前20的城市里,深圳的资本活力综合排名位居第一,杭州和上海位居第二、第三(见下图)。
图片
在深圳即将迎来特区40岁生日(8月26日)的时候,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祥瑞”。
而且这个“桂冠”恰恰是上海的研究机构颁发的。要知道,深圳人“瑜亮情结”的指向,已经从广州转移到了上海。而金融业,恰恰是核心。 但说实话,仔细研究了上海交大的这份报告之后,我产生了两个想法: 第一,这份报告的权威性、可靠性值得推敲。
第二,深圳在40岁生日到来之际,除了要看到自己金融产业取得的成绩,更要清醒地看到国家战略的变化和深圳金融业的隐忧,并有足够的危机感。先说说这份报告的重大缺陷。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这份报告所说的“城市资本活力”指数由三个分项指数、五个指标组成。 其中,“规模指数”权重50%,由“上市公司数量”和“上市公司市值组成”;“效率指数”权重25%,由“人均上市公司数量”和“人均上市公司市值”构成;“结构指数”权重25%,只有一个指标——上市公司产业新兴度。
一个城市的资本活跃度,竟然可以用上市公司的5个指标来衡量,令人吃惊。如果这是一个网友做的,没有什么奇怪,因为个人的力量、见识毕竟有限。而一个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悠久的学院,用这样5个指标就可以衡量一个城市的资本活跃度,就显得太草率了。 首先,大城市的“资本活力”不仅仅是为本地经济服务,还要为都市圈、城市群乃至全国服务。比如上海、深圳等城市的资本活跃度,只靠本地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来考量,是非常有局限性的。 其次,资本活力不能仅仅看股市里上市公司的表现。因为资本市场的概念非常宽泛,债券、基金、信托、保险、银行、风险投资等,都是资本活力的一部分。 第三,在5个指标里,人均指标的权重竟然占了25%,也令人大跌眼镜。
原因很简单,中国几乎每个城市公布的常住人口都不准确,尤其是超大城市,普遍存在着人口低估的现象。以深圳和广州为例,官方公布的常住人口在1300万到1500万左右,但这两个城市同时承认管理的实际人口都超过2000万。 北京和上海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北京此前公布的2018年人口是减少的,一个经济普查,仅仅在批发零售行业就给北京“找回来了”几十万人口。 但相比之下,京沪杭等城市人口低估的比例,或许会低于广深。所以,在研究中国经济的时候一般要慎用人均指标,甚至不用。因为分母都是不准确的。如果还不理解,我可以再举个例子:从1999年末到2019年末,哈尔滨官方公布的常住人口增长了11%,但这20年小学生人数减少了47%,你该信哪个? 搞明白了这些,再看上面排行榜的表格,你会发现:深圳之所以能排第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个人均指标都位居第一。如果按照深圳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来衡量,深圳就未必能排第一了。 另外,值得深圳警惕的是:表格里的“产业新兴度”排名深圳只位居第六。 我看了这两天深圳媒体的公开报道,一般都在庆贺“深圳资本活跃度跃居第一”,而没有去追究为何深圳“产业新兴度排名第六”。要知道,在这个分项里拿第一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会有5个城市在产业新兴度上超过深圳?第一名是谁?为什么深圳在这个指标上“干不过”苏杭,甚至武汉?这些问题值得深圳人刨根问底。我这样说不是想否定深圳取得的成就。过去这些年,深圳经济发展迅猛,并在本地上市公司数量、市值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根据证券时报的统计,截至“中天精装”今年6月10日登陆中小板,深圳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8家,超过上海跃居全国第二。今年上半年,深圳已有11家上市公司登陆了A股,而上海只有5家。 到6月10日,北京有A股上市公司355家、深圳308家、上海307家、杭州149家、苏州127家、广州112家、南京90家(下图)。
图片
而早在2018年3月,深圳A股公司境内市值就超过了上海。如果算上境外上市公司市值,由于深圳拥有市值接近5万亿的腾讯,对上海的优势就更加明显。
甚至有统计说,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等于“上海+广州+茅台”。 证券时报的统计还显示:在A股新兴产业(电子、计算机、通信、医药生物)总市值里,深圳企业的占比更是高居第一,占全国的18.7%;北京占全国的15%、上海占8%、杭州占6.3%、广州占2.8%。 也就是说,深圳本地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的确非常高,有问鼎之势。但也应该看到:中国风险投资的中心仍然在北京,全国有近半的独角兽企业也在北京,深圳在这两方面仍然有巨大差距。至于资本市场整体活跃度,深圳跟京沪差距也比较明显。北京目前汇聚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了18.2万亿,上海达到了14.4万亿,深圳则只有9.3万亿。 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要素市场,基本上都集中在上海,比如上交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等等。
统计显示,中国直接融资的85%是在上海进行的。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深圳资本活跃度跟上海的巨大差距。
最近两年,深圳金融地位事实上出现了轻微的下跌,对此深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标志有两个:第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科创板,率先试行了注册制。按照2000年前后的分工,上海专注于主板市场,主板之外择机发展“国际板”。国际板夭折、中小板创业板推出后,深交所逐步获得了优势。期间监管部门多次重新界定沪深交易所边界,为上交所拓展空间。科创板的推出,为上交所反超深交所实质性拓宽了跑道,也打破了之前两个交易所的边界。第二,上海临港“自贸新片区”和海南自贸港,将试行一系列“最新锐”的开放政策,其中很多内容涉及金融,相比之下深圳前海的政策优势弱化了。
此外,香港国安法落地之后,国家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态势明显,中概股回归会强化香港的地位。而此前港交所全面改革,拓宽了上市跑道,允许不同股权架构的企业上市、允许亏损的生命科技企业上市。也就是说,国家通过做大做强上海、香港金融中心以争夺全球金融话语权的战略态势明显。这种金融新格局对深圳是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无论从汇聚资金量,还是汇聚金融机构的数量、质量看,深圳都是位居北上港之后,中国的第四大金融中心。 深圳的优势在于:汇聚了一批有活力的创新企业,而这些企业真实的金融需求支撑了深圳金融中心的地位。 深圳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小政府大社会”带来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全社会对规则的尊重。还有,就是37万栋、650万套“城中村+违法建筑”提供的相对低廉的营商成本。 但问题是,随着深圳房价的不断上涨和人口涌入,深圳的营商成本已经不那么低廉。对此,深圳应该要有足够的危机感,而不能对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顾影自怜。深圳目前的三大瓶颈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住房、教育和医疗三大难题。
未来,只有大幅增加住宅用地供应量,增加人才房、安居房的供应量(让白领有机会通过购房“参股深圳”),大量兴建幼儿园、小学、中学,创办更多大学,修建更多三甲医院,才能弥补短板、留住人才,最终保住特区40年获得的优势。从去年以来,因为房价上涨、学位不足(去年是高中学位问题,最近是幼儿园学位问题)引发的民众焦虑,值得高度重视并全力解决。
我的建议是,上策是谋求深圳的扩容,而且一定要大手笔扩容;中层是扩权不扩容,建立一个深圳主导的经济合作区,类似廊坊北三县和通州副中心的模式;下策是:如果深圳短期内无法扩容,就要大胆调整生态红线,释放更多城市建设发展用地。
深圳生态红线保护了大概一半的面积,如果能释放出10%,就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 最近,由于房价的上涨,深圳民间的气氛颇有点浮躁。买不起房子的人焦虑,买得起或者“踮起脚尖买的起的人”奔忙在各楼盘之间忙着“打新”。这恐怕不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