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重复请、广告太频繁、农活总干不完,被《向往4》劝退

《向往的生活》这档主打慢生活的综艺节目,将小桥流水、乡间田野,悠闲自得的简单生活以及神仙般的舒适环境全搬到镜头里,治愈着忙碌生活的都市人。
新颖、独特、稀有让《向往的生活》成功击败众多竞技类综艺,并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慢综艺。但随着节目不断更换地址与环境,更换常驻嘉宾,导致第四季的评分创新低口碑也大不如前。
图片
以往,治愈、舒适、宁静是节目的标签,但如今的聒噪、无聊、乏味成了高频率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就不得不说第四季的选址问题。
每一季的选址都不同,选址不同就代表文化背景不同、当地习俗不同、当地的农作物及风土人情哪哪都不同。选址是整季节目的基调,这个基调是否成功,就奠定了这季的节目是否成功。
第一季的选址在北京的密云,那里依山傍水是较为偏远宁静的小村庄,蘑菇屋也是小小的再普通不过的农家小院子。院子不大,外观也不是很豪华,但正是因为这些不够华丽的外表,恰巧成就了这档节目。
图片
节目初衷就是远离喧嚣,而第一季的蘑菇屋就是一户农家,在这个录制不仅让都市人倍感轻松舒适还相当亲切,仿佛回到老宅子似的,寻找到童年快乐回忆。
图片
这里就是实打实的农村生活,没有刻意包装,真实不做作,所以第一季的蘑菇屋与《向往的生活》主旨相吻合,互相成就了彼此。
选址是败笔
但是当节目走红后,后面三季的选址都刻意为之,蘑菇屋更是被人为打造成了导演们想象中的样子,却不是观众心中最朴素的样子。
有了凉亭,有了大院子,更有了装修好的蘑菇屋,外观豪华却少了一丝淳朴与真实。
图片
尤其是第四季,录制地选在云南,录制时间是4、5月,而这两个月是当地最热的月份,最高温度可达40度。
在这里,节目组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凉亭,装修了豪华的蘑菇屋,在镜头里呈现出来的样子确实美,但也少了亲切感。
图片
选址没选对,温度过高,最后导致的局面就是常驻嘉宾们躺在房间里睡大觉,嘉宾到来没人去接。
图片
嘉宾们热到坐着都大汗不止,更别说玩游戏了。
图片
温度高,最受累的还是黄磊,整日顶着烈日生火做饭,除烟熏火燎之外还要饱受高温的摧残。外面三四十度,厨房里还要生火,用黄磊的话说就是厨房跟炼钢的高炉一样。
图片
厨房的温度到底有多高?
在厨房的盆是烫的,放在柜子里的勺子是烫的,更别说离火最近的黄磊。
图片
图片
因温度太高,嘉宾们都纷纷退出厨房,就连小O都一秒也不想呆在里面。
图片
黄磊一边狂擦汗,一边还要忍着做饭,高温下的他快要中暑。就这样的艰苦条件,导演组也不给使用煤气灶,更没有空调,而是让黄磊硬扛着。
图片
这也难怪黄磊在孙莉面前撒娇说以后不录了,以前是因为烟熏火燎太不健康,如今又加了一项高温。
图片
高温下的黄磊,看着让人心疼,导演组的无情让节目少了些人情味。
模式不变,审美疲劳
选址是一大败笔,节目形式不变更让观众审美疲劳。
做饭的永远都是黄磊,其他嘉宾在每一季都能解锁新的技能,比如第四季中嘉宾们割树胶、种西瓜、割香蕉、摘椰子。
这些快乐都是黄磊体验不到的,因为每一季的他都是换了一个厨房继续做饭而已。
图片
图片
总是从早上忙碌到晚上,总是有做不完的饭,四年了,黄磊都没有走出过厨房好好体验乡村生活,节目形式老套没有吸引力。
更无趣的是,这四年何炅都没有学过做饭,仿佛做饭就是黄磊一个人的事情。
黄磊厨艺高超,在经过这四年的宣传中已经没有看点,那导演组为何不动动脑筋让何炅也学学做饭,解放黄磊的双手让他去体验一把干农活的乐趣?
图片
这样一来,何炅做饭也将会成为一大看点,更能提供不少笑点。
譬如他过年在家教网友做甜点,常登热搜不说还带动不少网友跟着学习,这样岂不是制造了新的内容?
图片
哥哥与妹妹偶尔也学一学做饭,就像《中餐厅》的模式一样有轮班制。若总让黄磊做饭,毫无新意与看点,久而久之就审美疲劳了。
不仅观众看累了,黄磊也做累了,当他晚上抽空去体验割树胶的乐趣时,脸上露出的笑容是守在厨房里做饭呈现不出的。
图片
轮流做饭,或让嘉宾们自己动手,打破原有的常规也是一大看点。
同样审美疲劳的是彭昱畅与张子枫,这兄妹俩太像了!一个总爱穿着黑色T恤戴着帽子不爱洗澡,一个总爱将刘海挡住眼睛戴着帽子不说话。
图片
图片
本都是帅气漂亮的孩子,却因为不爱收拾自己搞得不起眼,当观众总看到他们戴着帽子,观感怎么会好?
大同小异的蘑菇屋与四位不变的常驻嘉宾,永远做饭的黄磊、总爱cue嘉宾的何炅、不爱说话爱戴帽子的张子枫、不爱洗澡收拾自己的彭昱畅,这样的画面看上几年,怎能不审美疲劳?
图片
尝试改变,未免是坏事。
硬伤太多,观感差
从第一季到第四季,干农活是永恒不变的,用农作物换取食材也是不变的规则。
下地干活是都市人无法体会的,有这一项活动对观众来说新鲜又有趣,适当的劳作对节目来说是锦上添花。但随着选址的变化,农作物的种类跟着变化,干活的方式也悄悄改变。
第一季主要任务是掰玉米,第二季是插秧,第三季上山摘菜下河捞鱼,第四季种水果摘水果。
图片
做农活与“自给自足”的节目主基调对应,但是当农活过多,嘉宾体现出来的全是气喘吁吁与大汗淋漓,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累”,那这还是向往的生活吗?
第一季高温下掰玉米,因少有这样的节目形式,新鲜感大于一切,观众看着不会累。第二季的插秧,实在是既折磨嘉宾也折磨观众。
图片
一片秧田,在三天内插完,何炅累得腰疼,彭昱畅从白天干到晚上,嘉宾们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这并不是向往的生活!代入感太强,光看着都觉得累。
图片
第四季最为窒息的是大家要忍着三四十度的高温,在田地里摘百香果,种西瓜,割香蕉。
一捆香蕉需要两个人抬着,就算这样,中途也需要多次休息,才可到达目的地。
图片
又热又累毫无享受,逐渐的“向往的生活”变成了“总有干不完的农活”。
嘉宾们这么累,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舒适,不如大家坐下来聊聊天,就像快乐家族到来时大家坐在凉亭里即便简简单单的聊天都充满笑声。
图片
除农活太多广告也太多,14个赞助商每一次cue到都又硬又尬,为了广告而广告打乱内容节奏,观感差。
第三季有个硬伤是嘉宾请的太多,第四季则是广告太多,节目组在这方面做得太贪心,两边都不想放弃那收视与口碑也自然会受到影响。
图片
第四季,嘉宾减少了,但重复的嘉宾变多了。
张绍刚、毛不易、谭松韵、沙溢都是老常客,他们给蘑菇屋带来不少欢笑,但总是重复邀请也有审美疲劳的那一天。
既然不怕嘉宾重复,为何不多邀请像宋丹丹这样自带流量与笑点的艺人?既能增加节目的广度,也能增加节目的深度。
图片
四年了,《向往的生活》陪伴都市人体验了远离喧嚣的宁静生活,但这四年间节目也发生不少的变化,常驻嘉宾变动了,选址变动了,口碑也发生了改变。
节目中的一成不变与每年一变都在固定的模式下进行着,若这四年不变的模式再进行下去,观众只能被劝退。
谁会向往顶着烈日生火做饭,顶着烈日下地干活?尝试将一成不变适当改变,给观众营造更舒适的节目环境,而非是名义上的向往,这才能留住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