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第一个专门性的博物馆,最多的藏品竟然是火炬

塞尔维亚,欧洲第一个对中国普通护照无条件免签的国家。在其首都贝尔格莱德有一处纪念馆,同时也作为博物馆存在。其收藏品不仅完整展示了这个国家曾经的生活,更有一种类型的展品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就是“铁托纪念馆”。

对于年长一些的人来说,位于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斯拉夫”曾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存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南斯拉夫一分为六,原首都贝尔格莱德成为今天塞尔维亚的首都,南斯拉夫从此成为历史名词。

贝尔格莱德

前南领导人铁托全名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1892年5月7日出生于克罗地亚库姆罗韦茨(Kumrovec)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年少时学徒铁匠,18岁便参与工人运动,戎马一生,参加过奥匈帝国的军队(一战),当过俄国的战俘(与俄军作战中负伤被俘),住过南斯拉夫的监狱,混迹于巴尔干半岛的山林……二战后成为南斯拉夫领导人,1980年5月4日在斯洛文尼亚去世。

铁托(本图拍摄于克罗地亚布里俄尼岛)

关于铁托的争议一直颇多,我在此不想赘述。二战后的南斯拉夫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去国外旅行。当时的南斯拉夫的国民满意度相当高,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地位。所以很多巴尔干半岛地区的老年人,依然怀念铁托那个年代,都称他是斯拉夫的民族英雄。

80后的我虽然对铁托印象不深,但对于那个年代的风云故事总抱有几分好奇,既然来到贝尔格莱德,就一定要去他的纪念馆看看。铁托纪念馆的全称是“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群(Muzej Istorije Jugoslavije/Museum of Yugoslavia)”,位于贝尔格莱德老城南约5公里,从共和国广场乘坐41路电车可直达,到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站下车马路对面就是。

博物馆是贝尔格莱德送给铁托70岁的生日礼物,1962年5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因此又被称为“5月25日纪念馆”,由二战后南斯拉夫最伟大的艺术家米哈伊洛·米卡·扬科维奇(Mihailo Mika Jankovic)设计建造,他还曾设计了包括贝尔格莱德体育场、联邦执行委员会等一系列公共建筑。这座博物馆是贝尔格莱德第一座专门建造的博物馆,也是塞尔维亚现代主义建筑的典型范例,当时主要用于收藏展览铁托收到的礼物、勋章和私人物品。如果按国家版图算,它也是塞尔维亚第一座专门建造的博物馆。上世纪末博物馆收归国有,开辟成为旅游景点,许多当地人也都来此祭奠铁托。

博物馆包含三个部分:5月25日博物馆(Muzej 25. maj/May 25th Museum),主要记录了前南联盟的历史,也凸显了前南对二战后新世界格局形成的伟大贡献;老博物馆(Stari muzej/Old Museum);主要收藏铁托出访各国时获赠的礼物;铁托纪念馆/花房(Kuća cveća/House of Flowers)是铁托及妻子长眠之地,还设有铁托生平的永久展览。虽然博物馆距离市区较远,但由于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仍是旅游者们必打卡的贝尔格莱德Top10景点之一。

英国王室来访南斯拉夫

作为贝尔格莱德少有的“整体设计”的范例,整座建筑占地3480平方米,展览区占地16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博物馆(包括仓库)、拥有136个座位的电影院和功能房间等,前南多位艺术家对外立面进行设计装饰,正面大门上的马赛克贴画由设计师博斯科·卡拉诺维奇(Bosko Karanovic)设计建造,体现了“工农兵”的元素。别说,挺有“大团结”的风貌。

博物馆门票400第纳尔,翻了一下售票处厚厚的签到本,有不少中国游客在此留下了参观心得,看得出来大部分都是父辈人来此参观。也许对于他们来说,铁托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吧。

先参观的是门面建筑二楼的5月25日博物馆,这里经常会变更一些展览,目前展览的主题是“铁托在非洲——描绘团结”。通过1947-1980年间的历史老照片,反映了前南斯拉夫的外交模式。铁托生前团结非洲国家,既反殖民主义,又推动国际会议的渗透作用。1956年铁托同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布里俄尼岛(今克罗地亚)举行会谈,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强调和平共处、非殖民化和互不干涉内政。二战后美苏争霸进入冷战格局,南斯拉夫力求各国外交独立自主,这一理念宛如一股清流,使国民在物质与精神上都非常富足。要知道物质富足能够通过短时间经济积累达到,精神层面的富足可不那么容易。在这里前南富足与强大的一段史实被完整展现了出来。

在布里俄尼岛签署“不结盟运动”

展览用大量照片展示了当时国事访问和官方旅行的过程,还有一些非洲国家赠送给铁托的礼物。所有访问都需要提前数月精心计划,希望给对方留下最好的印象。国家之间文化互通,互相交流教育、科技、军事、农业发展和自然资源,参观工厂、建筑工地、学校、阅兵式、介绍专业协会、博物馆、考古遗址、纪念碑、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等。

博物馆群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别墅大院,曾是铁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如今也是他的陵墓和老博物馆所在地。前往花房途经一片绿地,中央矗立着一尊铁托铜像,是他本人生前最喜爱的一尊,由乌克兰艺术家雕刻。雕像虽然低头若有所思,却步履坚定,不失威严风姿,气场十足。铁托其实只有170cm高,为了表现领导者的伟大,铜像比他本人略高些。

这片包含了大片树林的大院非常安静,鸟语花香,其间有一幢面积约900余平米的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曾是铁托的工作和生活区域,现在是老博物馆;另一侧曾是花房,晚年的铁托在工作之余喜欢在这里养花,生前就希望自己逝世后能安葬于此。1980年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遵照铁托生前遗愿将其葬于花房内,正门两旁挂着深红色幔帐,房顶完全采用有机玻璃,白天阳光可以直接照射进来。玻璃顶下白色灰纹大理石地板上停有棺椁,上面用金色的塞尔维亚文刻着“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1980”。

铁托旁边是他的遗孀约万卡·布洛兹(Jovanka Broz)的石棺,据说她的晚年非常凄凉,在没有暖气的房子里独居数年,直到2013年10月去世,但唯一的安慰是,遵从她的遗愿,将她葬于丈夫棺椁旁。

图中女性就是约万卡

铁托去世时的葬礼极为隆重,128个国家的209个代表团都出席了葬礼,西方人士评价说铁托就连去世都发挥了桥梁作用,把全世界都团结起来了。

花房另一侧是铁托生前物品的展览,主要展示了他的“个人魅力”。通过对南斯拉夫联邦延续至今的解读,以文字、展品、设施等方式展示对前南和铁托的记忆。先看到的是以年代为节点,讲述的前南大事记。

在铁托生前物品的展示中,专门有一片区域展览他生前得到的各种火炬接力棒(Youth Batons)。这是铁托收到的最多的礼物之一,由于“火炬接力”的特点和象征意义,这一传统在南斯拉夫王国时期就已存在,后来成为各民族致敬领导人的一种方式。从1945年起每年铁托生日时都会举办火炬接力赛。

从1957年起,“火炬接力”成为青年接力活动,铁托生日设为“青年日”。这张路线图展示的就是第一次接力的路线,从铁托的出生地Kumrovec开始,整个传递路线长达3500公里,经过所有南联邦共和国的主要大小城镇,一路都受到热烈欢迎。从地图上看,经过的城市包括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黑山波德戈里察、科索沃、塞尔维亚诺维萨德,至贝尔格莱德,最后在南斯拉夫人民军体育场庆祝,包括大规模的表演和传递接力棒到铁托手中。

铁托收到的火炬由南斯拉夫艺术家专门设计,叫“联邦接力火炬”。此后的若干年里,人们会把对铁托的寄语写在纸上卷好放进接力棒里,以表达敬爱之情。军队、少先队员、各种民间组织、工人、学校、城镇和村庄居民都制作有特色的火炬,制作者来自各行各业,火炬也就呈现出展示自己行业的特色,这里展示的千百个火炬绝无相似。在铁托逝世后的6年中,火炬依然在传递。

铁托曾穿过的衣服,他三次被授予国家英雄奖章,同时还获得南斯拉夫的13个最高勋章和106个外国勋章。

这里是铁托曾经的办公室,面积不大,陈设也很简单:实木办公桌,实木书柜。

蓝色火车模型是铁托专列的模型及内部剖析图。他曾经乘坐这列火车来往于欧洲各个国家,也曾在车厢里召开了很多次重要会议。铁托去世后,他的遗体曾用这列火车运送至各个加盟国供民众告别,道路两旁的群众泣不成声。现在想来,他们有理由悲伤。铁托把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团结在一起,去世后不久一个曾经辉煌的国家就分崩离析,几乎已经要消逝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博物馆的第三部分就是“老博物馆”,又称为“南斯拉夫博物馆实验室”。这部分展厅曾是原来的储藏室,从1996年起改造成为博物馆和实验室对外开放,主要展览南斯拉夫从成立到解体的全部历史,同时还有很多当时的物品和视频图像资料,全面展示前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并与艺术家、专家合作,对南斯拉夫文化遗产进行交流。

南斯拉夫联邦版图变化过程

长长的展厅中陈列着铁托出访外国时获赠的礼物,年轻人很可能会觉得这里乏善可陈,没有任何意思。但毕竟这里代表了那个特殊年代,有再也回不去的故事。这些展品宛如一部回放的老电影,展示了南斯拉夫走向富强的过程,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南斯拉夫早年完全是靠铁托的个人魅力在维系,他去世后国家也分崩离析。战争给民众身心造成巨大创伤,分裂的国家也再难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

我记得在克罗地亚曾经遇见过一名当地导游,他跟我说过一句话比喻他们的境遇:一个拳头攥紧了很结实,可是伸开了呢?每一根手指都能掰断。

前南时期的生活用品和服饰。

前南时期的海报

代表前南联盟的展品,六面旗帜分别代表六个加盟国,中间是前南斯拉夫的徽章。

南联盟成立后,前苏联曾一直想全面控制南斯拉夫,但铁托提出了“建立南斯拉夫人的南斯拉夫”,以此来阻碍苏联的控制。1955年1月2日,中国与南斯拉夫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赠送给铁托一座象牙塔,完全由一整根象牙雕刻,这份礼物既展示了中国工匠巧夺天工的记忆,又见证了两国的友谊。

塞尔维亚的民族乐器“古斯勒琴(gusle)”,有点像中国的“马头琴”,1956年由尼克希奇(Niksic,今黑山第二大城市)赠送给铁托。

1965年安哥拉赠送给铁托的马鞍。

参观了博物馆感慨良深,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就是派驻于塞尔维亚留学,学成归国后他们都身兼要职。他们也是中国与塞尔维亚友谊最好的见证者。如今中国与塞尔维亚在多方面合作发展,更是一起谱写了一段新的佳话。

====================

【作者:沙漠玫瑰】

环球旅游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近50个国家,200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