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标签败也标签,转型危机下演员如何撕下标签?

给演员贴上某种标签,是影视圈非常普通的一种现象。比如,若评选“只能演有钱人的男演员”,“土豪脸”王耀庆一定能入选。演员被“标签化”,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桎梏。这意味着,演员对某类角色的诠释征服了观众,也难逃“戏路窄”——只能演某一种固定的角色的困境。下文我们盘点了被“标签化”的演员与角色。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被标签=戏路窄? 有人自得其乐,有人拼命挣扎
热播剧《怪你过分美丽》中,王耀庆一身笔挺西装、一头精致发型、一脸高冷表情,再次出演霸道总裁于江,这是他第“N+1”次出演“有钱人”,被网友调侃为“注定演不了穷人”的演员、“老总专业户”。他还是《下一站幸福》中成熟稳重的广告公司老板叶鹿鸣;是《创业时代》中互联网大鳄李奔腾。在《职场是个技术活》《我是杜拉拉》《守婚如玉》《小爸妈》等剧中,王耀庆作为“有钱人”,早已深入人心。
图片
无独有偶,钟汉良、靳东也是霸道总裁的“重度患者”,从《来不及说我爱你》《最美的时光》到《何以笙箫默》再到《一路繁花相送》《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钟汉良轻松游走于霸道总裁、都市型男、职场精英间。靳东在《欢乐颂》《我的前半生》《精英律师》《恋爱先生》中“换套不换药”地塑造了高冷大BOSS、精英老干部,让观众陷入审美疲劳。
在女演员中,也有执着于玛丽苏女主角的“偶像剧女王”。比如,陈乔恩、唐嫣。从台偶当道的《薰衣草》《王子变青蛙》到内娱偶像剧崛起的《锦绣缘华丽冒险》《人间至味是清欢》《放弃我,抓紧我》,偶像剧让陈乔恩声名鹊起,也限制了她的戏路。唐嫣虽然出演过不同类型剧,但她最有记忆点的角色,还有“玛丽苏”与“傻白甜”。之前的《克拉恋人》《活色生香》,去年的《时间到知道》《归去来》。
图片
还有“青春剧专业户”、“小甜剧专业户”,前者如吴倩、后者如赵露思。从《何以笙箫默》《夜空中最亮的星》到《我只喜欢你》《冰糖炖雪梨》,吴倩接连出演了四个“大光明+高马尾”的“初恋脸”形象,不仅人物造型相似,连人设也不分伯仲,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传闻中的陈芊芊》让女主角赵露思小火,从《萌妻食神》《哦!我的皇帝陛下》到《青囊传》《三千鸦杀》,她一直活跃在古装甜宠范畴。难怪有人提出质疑:“赵露思只会演古装甜宠。”戏路单一的她简直让网友操碎了心,好在作为95后,她仍有无限可能性。
若盘点反派演员专业户,绝不能少了计春华、杜明玉、徐锦江等老戏骨,他们因精湛的演技被称为“国宝级坏蛋”。而当下,也活跃着很多口碑很好的大反派。比如刘奕君,他在《猎狐》《扶摇》《醉玲珑》《伪装者》《琅琊榜》中均以反派出现,抛开固定的框架,他的反派不是纯粹地“坏”,极富层次感。
论反派当然少不了耳熟能详的 “腹黑女”。李纯塑造了诸多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恶女”形象,《花千骨》的霓漫天,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素锦,《如懿传》的卫嬿婉,《庆余年》的司理理。这些角色让她成“坏女人”专业户。同样地,《独孤天下》的独孤曼陀、《扶摇》的裴媛、《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曼娘,这些年来,李依晓也踏入反派深渊,成为“腹黑反派”专业户。
除了上述各派系“专业户”,在戏路单一的演员里,还有人以搞笑风格为主,比如演什么都像曾小贤的陈赫,演什么都像演自己的宋小宝。帝王将相专业户张铁林;泼辣女专业户娄艺潇、王琳;硬汉风主要代表,张涵予;大侠专业户何中华;伟人专业户,唐国庆、古月;草根专业户,王宝强;深耕抗日题材的杨志刚等等……他们都将某一类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诠释得令人难忘。
角色可以重叠,但表演不能复制黏贴
若说史上戏路最窄的演员,当属一生只演一个角色的戈尔巴乔夫,作为永远在“演自己”的演员,戈尔巴乔夫还贡献了不少高分作品。
图片
戏路窄,只能出演某一类单一形象的角色。这类演员,堪称“本色演员”,他们动用自己的相貌、形体、气质以及自我的性格来创造“剧中人”,呈现出的人物形象让观众觉得是演员本身。与之相反的,则是“性格演员”,他们本人与角色并没有过多相似,可塑性更强。
对于“本色演员”来说,影响戏路的一大因素是长相。颜值是进入演艺圈的通行证,不同的颜值所产生的“代入感”不尽相同。比如,钟汉良演的霸道总裁,倘若换成王宝强,那就会上演另外的故事。再比如,有的女演员是清纯挂,只能出演小清新、小美女类型,倘若出演艳压群芳的大美女角色,就显得没有说服力,对于她们而言,也就自动切断了一条戏路。
其次,演员的自身气质与魅力值,也会影响戏路。气质包括个人性情或脾气、个体反应倾向、风格与气度等。每个演员都有不同的气质,不一样的人会赋予角色不一样的魅力。以王耀庆为例,他几乎没有扮演过草根阶级形象,被网友称赞为“自带贵气”,“看起来有钱”也成为他与生俱来的气质。金巧巧曾在采访中说:“你让我演公主可以,我的气质很接近,但你让我演农村人,我就费劲了。”我们不讨论这句话是否政治正确。就字面意思而言,她其实想表达的,就是演员的气质对自身戏路的影响。
图片
第三,演员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表演风格。比如,陈赫有着极强的喜剧天赋,出场自带BGM,总能将搞笑氛围变得更浓郁。而他的作品,无论是《爱情公寓》,还是《医馆笑传》《三个奶爸》《动物管理局》都彰显了是他一以贯之的喜剧风格,难免给观众留下戏路单一,只能演某一类固定角色的印象。
第四,处女作过于深入人心,网友容易把对剧人物的情感代入或者投射到演员身上,这也是反派让人难忘的原因。20年前,王琳在《情深深雨蒙蒙》中成功塑造了“雪姨”一角,现在观众对她记忆最深的角色,仍然是“雪姨”。李纯凭借《花千骨》霓漫天扩大了知名度,随后与她接洽的剧组团队,也找她演 “腹黑反派”形象。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演技才是演员戏路的第一生产力。不拘泥与同一种风格,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将不同角色演出不一样的风格,更能彰显演员自己过硬的业务能力。当然,有些演员为了扬长避短,将一条戏路走到极致也是没有错的。根据自己的“本色”挑选符合自身气质的角色,总比什么都想演,演什么都像自己强。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同一类型的角色,也应该演出不同的感觉,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角色可以重叠,但表演不能复制黏贴。
除了颜值、气质、表演风格、演技等因素外,戏路单一还与演员自身的资源有关,演员本身是被动的,他们永远处在“被选择”的状态。这也意味着,他们出演的角色类型取决于他们拿到的剧本,而他们能拿到怎样的剧本又与自身的资源、影响力有关。还有些演员本身是特型演员,比如古月、刘劲等,对于他们而言,“一生演好一个角色”,便是最大的光荣与梦想。
去“标签化”,是可塑性的开始
无论是霸道总裁、偶像剧女王,还是坏女人专业户、硬汉风代表……这些专有名字,都是对演员的标签化,这对于演员来说,有利也有弊。好处在于,标签能让观众更方便快捷地记住一个演员,标签代表了观众对演员演技的认可。坏处是,一旦被贴上某个标签,就会对之后的其他尝试造成桎梏,不利于转型。
每个演员都会受到自身的先天条件的约束,比如,颜值、身高、身材,同时也不乏后天形成的局限性。比如,有人是“易胖”体质,无论怎么减肥,总有人说你胖,有的演员纤细瘦弱,不得不为心仪角色“增肥”,有的演员外向奔放、有的演员内敛沉稳……这些都是演员塑造人物赖以生存难的根本,也可能成为他们塑造角色的局限。
在探讨如何打破局限性之前,我们先要说的是,并非人人都需要打破局限。首先,对于王宝强这样拥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精湛演技的成熟演员。他在选择剧本的时候通常都是扬长避短,规避与自身形象、特质差别较大的角色,选择和自己高度契合的角色,创作了一次又一次职业生涯的巅峰。其次,对于新人来说,出演与自身性格、特质高度契合的角色,无疑是最佳选择,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特质来弥补表演经验不足所造成的遗憾,让角色和演员的魅力融为一体。
那些被“标签化”桎梏,想要转型的成熟演员。可以在挑选剧本时,认真分析角色的特质与特点,抓住角色内外在的最关键特征,做好充分的案头工作,努力使自己的特质贴近角色。就拿黄晓明来说,前些年他塑造了多个“油腻”霸道总裁,口碑暴跌。今年在《鬓边不是海棠红》中,他收起了最爱的邪魅一笑、耍帅等招牌性动作,凭借“程凤台”成功“去油”。
图片
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演员奥逊维尔斯说“一个演员永远只能从扮演他自身的东西开始。”在演好自己之后,有的演员需要进一步拓宽戏路,演好“别人”,有的演员则大可不必。比如,前面提到的王宝强,他的“草根专业户”早已深入人心,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另辟蹊径,丢掉已经积累的良好口碑与独树一帜形象。
针对赵露思、吴倩这样的年轻演员,一旦被标签化,便应该有意识地改变自己,不做温水里的青蛙,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与精神素养,开拓并尝试新的角色类型,破除后天因素造成的局限性。
对于像陈赫这样自身喜剧风格太过于惹眼的演员,便应该提升自己,根据角色需要,随着的剧本不同而进行适时的调整,因为一个人的气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时间的沉淀不断地“微调”。而改变,正是演员完成可塑性进阶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