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80万公里、7500场演出…这辆大篷车,勾起多少宁夏人的回忆

35年、80万公里、全国27个省(区)、7500场、1200万人次,这些数字是宁夏话剧团“文化大篷车”在送戏下乡这条道路上走出来的。

常年在田间地头为观众们表演,宁夏话剧团作为一个省级院团,被村民们称为“我们自己的剧团”,团里的成员都喜欢这个称呼,因为这是大家用几十年的坚守换来的,每个人身体力行竖起了这面旗帜。

▲宁夏话剧团最早的大篷车

35年不过时的大篷车

陈波是宁夏话剧团舞美制作中心主任,1982年到团里工作,后来也参与到下乡演出的队伍中,经常开车带队的他多年来练就一手好车技,乡间的小路、小门都能挤着开过去。“在我手上,正常行驶,已经开报废了3辆车。”陈波说,这么多年,他记得这个流动舞台一点一滴的变化。

早年的大篷车是一辆旧“解放”改的,演员和家当往里一塞就走了。村民赶集的时候,在人多的地方找块空地,简单收拾一下就开演,颇有点“街头卖艺”的感觉。有热闹场面,大家都围着看。有的人端着饭碗边吃边看,还有的人站得远看不到,就爬到树上坐着。

渐渐地,话剧演出了名堂,也有了政府的支持,剧团的条件也好一些了。“以前那个台子小,还不方便,装台得1个小时,村民都等得着急。现在这个台子有10米,半个小时就装完了。”陈波说,尽管现在农村条件好了,也有自己的舞台,但还是“大篷车”这种流动舞台形式,始终没有过时,不仅设备越来越齐全,服务也越来越周到。

▲当年演出时的场景

永远传承的大篷车精神

这个月,宁夏话剧团的“大篷车”开进同心,在下马关一带演出。为了省下一晚的住宿费,演出当天大家才出发,天没亮赶早开车过去,3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就开始装台准备演出。

这次负责带队的是宁夏话剧团演员苏黎,在农村演了几十年话剧,塑造了不少角色,也算是村民们的老熟人。“演了这么多,我喜欢《铁杆庄稼》《梅家小院》那几部戏。”苏黎说,他是1994年从部队来到宁夏话剧团的,随团演出多年,亲眼看到南部山区农村的艰苦条件。《铁杆庄稼》讲的就是在这个穷山沟里,扶贫干部段冬林组织村民外出打工致富的故事。这部话剧于2006年演出400余场,演遍了全区的乡镇,后来还获得了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一等奖)、特殊贡献奖,和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我之所以喜欢这部话剧,不是因为得了多少奖,而是发现村民在看了话剧后,思想观念改变了,愿意走出去挣钱了。”

“坚守对社会的责任,服务老百姓,是‘大篷车’的传统。放在现代也是有意义的,它引导人怎样去奋斗。”苏黎说,人们始终需要文艺作品,希望“大篷车”不止是一代人的故事。

▲今日大篷车在演出路上

说起宁夏话剧团大篷车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宁夏话剧团前团长王志洪。今年已经80多岁高龄的他一直奋战在一线,不仅带领宁夏话剧团走出一条别样的生存之路,更通过话剧,将宁夏农村呈现给人们。让我们听他说说,这“大篷车”在宁夏乡村演着怎样的故事。

▲群众冒雪观看演出

一股狠劲开起大篷车

1964年,从北京开往宁夏的列车上,26张年轻的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60班学生。王志洪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来支援宁夏建设的年轻艺术人才,为银川的文艺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王志洪对艺术的热爱,小时候就开始了。早年的北京天桥是一片市井乐土,评书、杂耍、拉洋片……不少民间艺人在这“撂地”演出。王志洪念的小学、初中都在天桥附近,放了学就在这溜达玩,看这些艺人表演。“这些个人卖艺,用现在话讲,那真叫一个敬业。他不来点真把式,大伙谁看呀。”王志洪说。来自社会底层的江湖艺人,靠一身绝活讨生活,为了让观众买账,就得使狠劲,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天天这样耳濡目染,王志洪也从这些艺人身上学来一股闯荡劲。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话剧、戏曲等艺术门类都遭遇观众锐减的危机,而王志洪在这个关头接任了宁夏话剧团团长一职。“城里人都看电视,没人看话剧,那咱就上农村演去。有的人不看好这条路,我就说‘有枣没枣先打上三杆子’,演着试试呗。”王志洪说,“大篷车”就是这样开起来的。

那个年代的农村穷,没人买票,演出也没什么收入,这时候王志洪也开始使狠劲。王志洪说,冬天去村子里演话剧,不管多冷都会把太阳地让给观众。而演员们都站在阴处,还穿着夏天的短袖,一边忍受刺骨的寒冷,一边卖力演出。这场面谁看了都感动,最后村子里硬是挤出了演出费。

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戏演得像才有人看,要说农村是啥样的,农民应该怎么演,没人比王志洪更了解。“我在几个村子都有‘据点’,据点就是我的家,我在哪都有哥们弟兄,没事我就住过去。”王志洪开玩笑说,尽管自己没有在农村置家,但村民给他留着间屋子,这就是“老王的房子”。

每天住在哪里,没事就找人聊天,观察农村各型各色人的日子是咋过的。酝酿好一个故事,赶紧给村民讲讲,村民听了感觉是这么回事,就窝在自己的房里写剧本,写好再读给村民听,让大家来给他挑刺。

30多年来,这个习惯一直没变过,他写了那么多剧本,故事几乎都来源于村民的生活。“像《农机站长》《陈九金脱贫记》,那都是有原型的。我带演员去农村体验生活,就跟他说‘我就写的这个人,你照着他那样演就行了’。”王志洪说。即便是今天,村里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可人们还是爱看宁夏话剧团的演出。“老百姓说了,别的节目再好,那都离他们太远,就我们演的这出剧,是他们自己的事。”

▲当年演出的火爆场景

宁夏农村变化就在话剧里

“大篷车”走过的30多年里,演的都是农民的故事,把这些故事展开,就是一幅改革开放后,宁夏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图卷。

1984年,宁夏话剧团创作的第一部农村题材话剧《这样的庄稼汉》,反映了当时农村包产到户的经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一部分村民先富裕起来,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成为农村发展新的主题,于是这一阶段宁夏话剧团又推出了《连心村的故事》。

▲演出场景

上世纪80年代末,宁夏话剧团以某村村委会主任为原型,创作了《女村长》,塑造了一个经得起骂,各家跑着苦口婆心做工作的“铜头铁腿”女村长的形象,让不少村民感动。还有2003年创作的《农机站长》,“那时候村民有点钱了,过去的驴车都换成农用三轮,但人们没安全意识,也不入户也不考证就上路,还超员载客。”王志洪说,当时剧团排了一场话剧,意在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后来《农机站长》创作出来,在全区巡演,当年农用三轮车交通事故明显下降。

▲话剧团在固原官厅乡演出场景

此后还有反映农民外出打工的《铁杆庄稼》,反映农民工遭受歧视的《工会主席》,反映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乡村医生》,以及讲述农村脱贫致富故事的《闽宁镇移民之歌》《陈九金脱贫记》等。

“明年,我们的新剧《你好,小康》的剧本马上就要定稿了,原本是计划赶在国庆节时上演,剧本改了好几遍,拖了很长时间,年底应该差不多。”王志洪说,好戏不怕晚,咱们农民的故事,那是讲也讲不完的。

文章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