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鹤回应被沽空:指控不准确,上半年收入增长超40%

中国飞鹤(06186.HK)再次遭遇做空。

7月8日上午,沽空机构Blue Orca发布沽空报告,做空中国飞鹤,称后者夸大了婴儿奶粉的收入,并虚报了数十亿美元的运营费用和数十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对于这份报告,中国飞鹤在午间发布公告回应称,董事会强烈否认该报告中的有关指控,并认为有关指控不准确及具有误导性。

中国飞鹤盘中跌超8%,截至发稿跌幅收窄至1.01%,报15.66港元/股,已基本收复失地。

今年以来,中国飞鹤的股价持续上涨,截至被做空前的7月7日收盘,报15.82港元/股,是其发行价的两倍不止。

飞鹤于1962年成立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目前总部位于北京。 2003年5月,飞鹤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乳品企业。随后在2005年4月,飞鹤乳业成功转板到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市场交易。2013年7月,飞鹤乳业退市并完成私有化。2019年11月,中国飞鹤成功登陆港交所。

4月15日,中国飞鹤发布了自2019年11月13日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全年营收137.22亿元,同比增长32%,以 “超高端星飞帆”和“臻稚有机”系列为代表产品的高端产品销售上涨至9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4%,占总营收的68.6%。得益于高端产品销量的提升,中国飞鹤在2019年的毛利率也从2018年的67.5%增加至70.0%。

从Blue Orca的报告来看,其主要怀疑中国飞鹤的盈利能力。Blue Orca称,中国飞鹤2019年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和净利润率甚至高于苹果、腾讯和阿里巴巴。据其推测,中国飞鹤于2017年至201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4%,但这样的高成长更类似Wirecard和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而并没有和苹果、腾讯公司有相同点。

Blue Orca还在报告中指出,中国飞鹤会在将公司产品交给物流供应商时就将该部分计入收入,虽然中国飞鹤一直称,物流供应商是独立的第三方运营商,但根据Blue Orca调查,飞鹤的主要物流公司是由一名飞鹤的员工在进行管理,且被纳入公司运营的一部分。

在当天的回应中,中国飞鹤否认了Blue Orca的相关指控,并在公告中透露,公司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的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超40%,增长主要得益于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销量大幅增加。同时公告披露,相关指控是Blue Orca Capital的意见,其利益未必与股东的利益相符一致,而其亦可能蓄意打击对公司及其管理层的信心,并损害公司的声誉。因此,股东应审慎对待相关指控。公司保留就该报告相关事宜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包括提起诉讼的权利)。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中国飞鹤第二次被沽空机构盯上。在中国飞鹤上市的第八天,沽空机构GMT Research发布了针对中国飞鹤的沽空报告,报告对飞鹤收入的快速增长、盈利能力等方面提出质疑。

当时GM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上市不久的中国飞鹤财务报告显示收入增长强劲,盈利能力居全球之首,手握大量现金,但在过去5年中从未支付过任何股息,认为这与其他财务欺诈案例有相似特征,怀疑中国飞鹤有财务欺诈的问题。

GM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飞鹤的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其高端产品星飞帆的销量增长,该产品在两年内销量增长了7倍,但是飞鹤在研发上的投入却很少,GMT Research认为该产品并无独到之处能让其在本土品牌中一枝独秀,建议投资者规避飞鹤,除非飞鹤能证明自己的市场地位。

随后在11月22晚,中国飞鹤发布澄清公告,针对GMT Research报告中怀疑的问题做出回应,其公告中披露了银行机构出具的现金状况证明、税务部门出具的公司纳税证明、尼尔森出具的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2016年至2019年9月的尼尔森报告等相关材料,否认了GMT Research报告中财务造假、捏造现金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