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的毛坦厂:安静备考低调送考

图片
毛坦厂镇因高考而驰名,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中午11:30放学后,学生走出复读中心
毛坦厂因高考而驰名,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媒体曾称该镇是一座单一产业城镇,出产大量大学生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图、文 | 吴芳(除署名外)
编辑 | 方迎忠 郑洁
全文约3215字,细读约需7分钟
7月5日一早,安徽六安毛坦厂镇下起了小雨,送考大巴从毛坦厂中学缓缓开出,数百名家长打着伞前来送考,为学子们加油鼓劲。与往年声势浩大的万人送考相比,今年显得格外低调。
毛坦厂因高考而驰名,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媒体曾称该镇是一座单一产业城镇,出产大量大学生,就像其他一些专门生产袜子或圣诞饰品的中国乡镇一样。
据悉,毛坦厂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超过1.7万人,涉及全国十多个省份。
图片
晨曦中的毛坦厂镇
图片
7月5日一早,安徽六安毛坦厂镇下起了小雨,送考大巴从毛坦厂中学缓缓开出,家长打着伞前来送考 图/韩振
图片
街头摆着红色的袜子和香包,在当地,考生参加高考有穿红袜子和红内衣的习俗
“一切为了高考”
在疫情开始之初,通往毛坦厂的所有道路都被切断,剩下的进镇通道实行严格控制。4月初,安徽高三年级开始复课之后,因外来复读学生较多,毛坦厂曾短暂对外地家长和考生开放了几天,随之又实行严格管控,外来人员持绿码依然难以进入,所有外来车辆禁止进入。
6月19日,毛坦厂镇再次下发《高考前期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来镇接返学生家长是安徽省外户籍的,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得进镇;家长在进镇接返学生时,须积极配合镇疫情防控卡点查验,主动“出示身份证+扫安康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等。
6月30日距离高考只有一周时间,小镇依然处于“封锁”状态,毛坦厂镇成了安徽乃至国内管控最严格的小镇之一。“这么做,一切是为了高考。”在镇子口卡点,工作人员这么说。
毛坦厂镇面积只有3.5平方公里,人口不过万余人。从1999年后,毛坦厂中学以高考复读声名鹊起,每年吸引两万多学生和一万多陪读家长,整个小镇都围绕着“高考”在转。
往年的毛坦厂镇热闹无比:学校周边满是各种培训机构、各种超市和文具店以及小吃店,道路两侧满是各种煎炒烹炸的排档,每天中午和傍晚放学,学校的几个大门两侧都是密密匝匝的送饭陪读家长……
疫情之下,一切都变了。排档都消失了,放学时刻蜂拥的家长送餐队伍不见了,学校门前的店铺生意也冷清了很多。
图片
一些陪读妈妈夜晚会到毛坦厂的服装厂里打工。王大姐一边陪读一边挣钱,一个月能有一千多元收入,刚刚够孩子的伙食费
图片
夜晚,由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铁拳护学队”在学校周边巡逻,这在往年很难看到
一个人的特殊寒假
毛坦厂中学防控十分严格,所有寄宿学生都不能离开校园,吃饭都在食堂,节假日也不例外。而走读的高三生,每天早晨6点多钟排队测量体温进入学校,经过两次测温后进入教室,中午放学和晚上回来吃饭后,依然要接受体温检测后才能进入班级学习,每天要经历六次体温检测。
近年来,随着毛坦厂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的省外考生前来复读。来自云南楚雄的樊思涛就是其中之一。
樊思涛说,他来到高考镇读书,是父母的意愿,自己并不知道这所中学。由于离家太远,加上学习紧张,今年春节他没有回家。
“母亲在封城前就回家了,这里就我一人。”樊思涛独自一人留在了宿舍,每天吃喝都是难题,好在楼下就是超市,于是他买来大量的方便面,后来实在吃厌了,就开始学习自己做饭。樊思涛说,期间当地政府也有联系他,想给他送饭,但因为害怕跟外人接触,他还是拒绝了。“一个人呆着,我有更多时间复习。”
回顾这一年在高考镇的收获,樊思涛说,成绩提高了不少,不出意外,考上一本不成问题。
图片
来自云南的樊思涛
图片
每天早晨,集市上的熟菜店里都围着很多陪读家长,店铺发号排队
图片
傍晚,孩子们上晚自习后,陪读家长绕着校园散步,锻炼身体,身后是校园内的伟人雕塑
“我想上医科大学”
受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高考时间的推迟,还有对考生的心理影响。
中午,在毛坦厂中学东门外的一家面馆里,来自安徽滁州的复读生詹启贵和同学正埋头吃面条。詹启贵在2019年高考中达到专科分数线,不是很满意,于是来到了毛坦厂镇。
通过几个月的适应,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节奏,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没想到春节后遭遇这次超长寒假。“虽然也在学习,但由于没有人约束,紧张的情绪一下子松弛下来。”詹启贵说,复学后还是很紧张,高考推迟一个月,影响还是蛮大的,“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补缺补差。”
当问到准备报考什么大学时,詹启贵说“想上医科大学”。今年这场疫情让他改变了对医护行业的看法,他特别崇拜钟南山院士,将他当成偶像。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考虑过从事医生这个行业。
图片
来自安徽滁州的詹启贵,今年决定报考医学院
图片
7月3日所有的复读生离开,陪读家长彼此都成了朋友
陪读奶奶
下午5点半,在距离学校不远处的一栋出租房里,64岁的徐奶奶正忙着给孙子做饭,再有二十多分钟,孙子就要放学回来,只有半个小时吃饭时间,她得提前将饭做好。
徐奶奶来自安徽阜阳,说起自己的经历,她两眼瞬间有些湿润。据悉,徐奶奶有两个儿子,家里原本做小买卖,未料在二十多年前遭遇离婚。那时大儿子已经成家,离婚后她独自拉扯着小儿子,供他上学一直到大学毕业。如今小儿子也已经成家,夫妻双双在国外工作。
徐奶奶原本在合肥帮小儿子看房子,后来大孙子要到毛坦厂复读,儿子儿媳没时间,她就过来了。说起大孙子这一年的变化,徐奶奶立马眼睛放光,她说孙子过来复读时,让她帮助照顾另外两个同学,每人每月生活费只有800元。
一个人照顾三个人,辛苦不算,高考镇的物价还贵,但即便贴钱,徐奶奶还是坚持下来了。奶奶说她有自己的考虑,另外两个孩子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两名,“跟他们在一起,孙子成绩一定会沾光。”
事实也正如徐奶奶所愿。去年高考时,徐奶奶的大孙子只考了380分,而如今模拟考试孙子能考到500分,整整提高了120分。
图片
陪读的徐奶奶一人管三个孩子
图片
来自安徽芜湖的陪读妈妈站在楼上看孩子放学
托管妈妈
傍晚6时许,在学校新北门不远的一处门面房里,二十几个考生拿着提前分好的餐盘快速吃了起来。42岁的陪读中心负责人邵华在一边看着,并询问这些同学明天想吃些什么。
随着外省考生的增多,不少家长没有时间陪读,高考镇涌现出不少陪读中心。代陪读就是家长将孩子委托给陪读中心集中陪读,除了辅导学习以外,洗衣、做饭、叫早等等一切日常生活,都由托管妈妈负责。
目前整个高考镇注册的和非注册的陪读中心可能有一两百家之多。这些托管妈妈,通常一人负责十几个乃至一两百个考生,邵华只是其中一个。
邵华在孩子读小学六年级时,就来到毛坦厂镇陪读,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算一算已有七年时间。由于她人脉活络,在女儿读初二时就开始做“托管妈妈”,开始时代陪两三个,后来渐渐多了起来。去年女儿考上同济大学后,她开始将“托管妈妈”当作工作,如今负责代陪24个学生。
谈到今年的疫情,邵华说一开始还是很担心的,尤其是湖北的考生。不过最终还是按照镇里的管控政策,对所有外省来的考生进行了核酸检测,然后统一进行了14天隔离。
图片
托管妈妈邵华和考生在一起
晚上22:50,学校下晚自习,走读的考生如潮水般涌出学校大门。接下来的时间,他们有的要进入培训中心继续学习,有的则返回住处挑灯夜战。
图片
夜晚10:50,一些家长在毛坦厂中学校门边等着接孩子
图片
夜晚10:50,考生结束晚自习回出租房
对毛坦厂镇来说,无论是樊思涛、詹启贵等1.7万考生,还是像徐奶奶这样的近万名陪读家长,都只是过客。在披荆斩棘闯过今年这场特殊的高考后,他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