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乡村有什么吸引力?让这群上海企业家纷至沓来

“60后”的他,经常深入云南省贫困村,走在田间地头,皮肤晒得黝黑,为当地脱贫奔波;“80后”的他们,以专业的市场化眼光,为云南省贫困村开发出全新产业,在“牛儿闲庭信步”的土地上开创了一个产业园区……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来自上海黄浦区的企业家。

在黄浦区工商联支持与引导下,黄浦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中。多年来,黄浦区民营企业累计结对云南省普洱市4个县18个乡40个贫困村,去年以来投入村企结对帮扶资金1550万元,帮助当地改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体设施、道路建设等民生工作;产业扶贫项目累计投资4300余万元,为当地开发了牛油果种植、改良了茶叶种植、打造了甘蔗渣变废为宝等产业项目。日前,记者采访了多位参与扶贫的黄浦区企业家,听他们讲讲与当地的故事。

企业结对30个贫困村,特设“扶贫领导小组”

上海亚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荣,50多岁,皮肤黝黑,身着一件马夹,没有一点董事长的架子。就在记者前一天,他刚从黄浦区对口扶贫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回到上海。

这几年,张文荣带领亚龙投资始终冲锋在脱贫攻坚战的前线,与云南省普洱市最贫困的澜沧县和江城县的25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出钱、出力、出人,真心实意地帮助贫困村脱贫。即便在企业受到疫情影响的当下,张文荣与亚龙投资对贫困村的支援与扶持一点都没少。今年上半年,张文荣又认领了与5个贫困村的结对帮扶任务。过去三年多,亚龙投资累计支援贫困村超过1100万元。

张文荣从农村走出来,又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深知:资金支持外,产业扶贫才是真正拔除贫困根源的有力措施。为了解结对村实际情况,帮扶当地居民尽早脱贫,他经常深入贫困村:一开车就是半天的山路,走下去都是泥泞之地;从国外飞回国,直接就到了云南,时差也没有倒,人就进了山里。

在澜沧县小佛房村,他走访农户,详细询问和分析贫困发生的原因。夜深,他摸黑回到了住所,却未休息,而是与种植户促膝而谈。他提出要解决三个难题:农户文化素质偏低且劳动技能落后,生产道路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合理。一番讨论后,张文荣从确保农民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每一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黄浦企业家在江城县帮助当地建立的牛油果苗基地

张文荣和村干部一起草拟了《景东晚熟芒果种植计划》和《上海亚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牛油果种植计划》等文件,计划建设具有小佛房村特色的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增加集体和农民经济收入。张文荣还细心地建议:采用入股分红的方式,让每位农户都成为村集体的一部分。“村子富,则全村人富,不让一个人掉队。”去年,小佛房村的芒果种植已初见成效,1047亩景东晚芒长势喜人;今年年底,与谦六乡芒竜村合作的140亩牛油果地,也将全部投入种植。

扶贫的根本是改善民生,让当地老百姓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当地最突出的问题是‘无米之炊’和‘无以为继’。产业没有叫得响的,民生就没有改善的持续推动力。”多次实地走访后,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在江城县康平镇两棵树村,他发现,村里的茶叶经采摘后,都是直接出售,未经加工的茶叶只能卖低价。“如果当地能有成熟的加工流水线,实现自产自销,经济效益就能大大提高,居民生活改善也有了后继保障。”于是,张文荣提出了“资金推动产业牵动民生启动”的“三动循环法”,来推动民生项目的做法。在他的帮助下,当地兴建了茶厂、改进了生产流程、提升了产品品质和标准。如今,茶厂一年至少可以加工100吨茶叶,从采摘、分拣到加工、包装、销售等一整套流程也渐渐成熟。得益于茶业产业的蓬勃发展,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发展,村里的面貌一天一个样。如今,亚龙投资对口帮扶的30个贫困村的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当地村干部在张文荣的鼓励和指导下,正全力以赴地启动民生项目。

扶贫要先扶志。张文荣发现,当地农户不专业、劳动技能落后,与思想陈旧有很大关系。“转变观念要抓‘关键少数’,村干部思想转变至关重要。”为了让村干部有更强的切身体会,他自掏腰包,邀请村干部到上海学习。张文荣与他们促膝谈心,掏心窝子地讲自己的创业史,激励他们转变扶贫观念、拓宽扶贫思路。他说的一句话让不少村干部铭记于心:思路决定行动,行动改变命运。村干部回到村里后,纷纷制作横幅,悬挂于村委会办公楼。

扶贫,被张文荣实实在在地当作一项事业来干。在亚龙投资有个特殊的工作小组——由张文荣挂帅的“村企结对工作领导小组”。组员是张文荣亲自挑选的企业员工,还有外聘的农业专家,每两个工作组员联系一个结对贫困村,解决当地的问题。企业各部门的党员业务骨干会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议题就是研究扶贫工作方案。

为贫困村做了这么多好事,张文荣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他说,改革开放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民生活很贫困,我们先富起来的人一定要有社会使命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参与打赢精准扶贫的伟大战役,带动落后地区和人民一起走向富裕之路。

引入环保新项目,将当地甘蔗渣变废为宝

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钟山乡和永平镇,两个糖厂每月产生的甘蔗渣,被一辆辆卡车运到200公里之外的一条“绿色生产线”上,这些甘蔗渣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变成了可降解的环保原料——拒水拒油的模塑产品,可以用于生产餐盒、水杯和工业包装等可降解模塑产品。“绿色生产线”是由黄浦区青年企业家商会的几个年轻企业家建起来的。

上海馨笛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童钧、都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文蔚、上海明宇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经理乔兴鼎,是三位80后企业家,从2017年开始,他们就跟随黄浦区工商联多次走进云南的贫困地区进行考察,对滇西南的产业情况、特色资源有了深入的了解。

市场的敏感性,让他们发现了当地丰富的蔗渣资源是个“宝”。“当地盛产甘蔗,甘蔗榨汁产糖之后剩下蔗渣。有些产糖大县每年榨糖产生的废蔗渣有40多万吨。多数蔗渣通过焚烧、堆肥等处理,经济价值无法体现,也造成环境污染。”童钧说,蔗渣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其实是很好的工业原料;但如果制成浆板运输到东部地区加工,要增加每吨2000元的成本,而湿的蔗渣浆,又不易运输、易腐败,所以就地建厂是最优的选择。

在黄浦区工商联会议室,三个年轻人利用周末时间设计商业预案,决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结合东部地区的技术优势,创新地开展扶贫实践。他们从国外引入先进技术,能将蔗渣变成可自然降解的环保模塑材料。在黄浦区工商联的协调下,三人几次在当地考察,获得临沧工商联等当地部门的协助与支持。“我们生产的环保模塑材料,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可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不仅一举解决了当地大量废渣处理难题,而且延伸了传统甘蔗加工的产业链,形成生产、制造、废渣再利用的闭环,实现了产品价值最大化。”翁文蔚说。

决定建厂,但厂子到哪里建,当时成了问题。当地没有现成的工厂可以利用,甚至都没有像样的可以承载工厂的工业园区。“抬眼望去远处蓝天白云,近地里牛儿闲庭信步。”童钧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建厂地址的情景。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在沪滇两地政府帮助下,组织当地力量,一砖一瓦地搭建工厂。很快,蔗渣模塑项目落地,两年过去了,当地还形成了绿色工业园,而蔗渣模塑项目就是工业园区内的第一家企业。

当地居民外出务工的不多,他们既担心无法照顾家庭,又害怕外面不确定性。当家门口来了工厂,他们希望能在这里就业,所以工厂才开始建设时,就有居民来打听招工情况。这些场景,童钧与翁文蔚都看在眼里。“我们投资当地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能从各个角度帮助当地脱贫致富。”为了吸纳更多当地居民就业,工厂建成后,他们放弃了全自动设备,选择半自动设备,把非技术工作拆解成简单动作,为更多当地居民提供工作岗位。目前一期已基本建成,投入10条先进的生产线,形成了3万吨蔗渣模塑产品的产能,吸纳了当地400多人就业。

今年上半年,疫情爆发,蔗渣模塑工厂的出口订单大幅缩减,销售压力凸显。童钧与翁文蔚积极联系国内企业,结合部分省份出台的“禁塑令”,把原先以外销为导向的产品定位转向内需拉动,并对绿色环保的可降解餐饮具、包装材料等进行精准定位,扩大应用场景,努力克服疫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