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原来可以这样读 读《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有感

中国航空报讯:这是一本蒋勋的《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读后爱不释卷。本来想读懂中国美术史,或是系统了解中国美术史,是一件非常专业费心的事,考证、术语、博闻强记,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或美学功底,怕非易事。然而,读这本书才像是忽然开智,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滋养,竟让人这样对美的赏析有了耐心,有了聆听,有了好奇与流连,有了追求和信仰。

她像一个讲故事的老者,从一个懵懂孩童的角度和你娓娓而谈,让你慢慢入心。

为什么要画画呢?每一个孩童从涂鸦开始,用自己的感知,都画过晨起的太阳,那就是最初的“旦”字。书画同源,绘画的开始,是象形文字,用刀刻在牛背或龟背上。于是,从象形文字说起,我们慢慢入了读懂美术史的角色。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复杂,不是光有象形,文字就能够表达的。图画和文字慢慢分开了。字演变得越来越规范,让我们观察偷懒,表达能力也逐渐退化了。画画的过程,有观察、有思考、有模仿、有表达,所以人类的文明中缺不了画画,它使我们更像一个健全的人,有很细密的观察能力,有很清晰的思考能力,还有很准确的表达能力。

绘画有用树枝、石头在地上画,有在沙滩上画,不一定用笔,也不一定用纸。

有一些最早的中国画,是画在陶器上的。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形状非常有趣,画在碗里面的双鱼彩陶钵,还有用留白画的三角形。

彩陶文化是和农业有关的,农业社会对绘画及题材产生影响。人们定居下来,有较多时间种植稻麦,和泥土有更多的接触,陶器就有了很大的发展。

从直线、曲线、涂面、留白等方法的应用,到刻、印、拓,从彩陶到黑陶,我们能体悟到几千年前先人绘画的智慧,似乎一件件摆放在博物馆藏那里的一件件出土的文物都有了灵性鲜活起来。

汉代画在丝布上的帛画,写实和想象结合;漆器上的画、彩绘陶,色彩更加灿烂,线条也走入毛笔勾勒,粗细不一,似有音乐节奏感,栩栩如生,让画面具有“龙飞凤舞”“天马行空”之中国线条美。随着毛笔的妙用,“蚕头”“雁尾”之隶书,让写字简直像画画一样,每一根线条里的轻重快慢,像音乐般曼妙灵动。

而唐代的国势鼎盛为艺术文化带来伟大的特殊色彩。唐朝彩塑菩萨结合了雕刻和绘画的艺术,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品之一。那端坐在莲花座上的菩萨,流畅的白描线条勾勒,衣波和飘带的流动,手指的纤巧灵活,表情的尊贵大方,盘膝而坐,低头沉思,像极了母亲的祥和。题材也有了描绘“净土”、雨中耕作、舞乐、商人遇盗、屠房等图景,有了许多描写现实生活的世俗画,以及宫廷绘画,如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周昉的宫廷仕女图、韩滉的《五牛图》等。

到了宋代,“格物”精神使绘画艺术登峰造极。他们对自然界的精密观察,用一生的时间,专注地画一种花卉或禽鸟,写实、严谨、格物,对每一件事物,用非常认真的方法去分析和研究,为大自然的花鸟、草虫留下最美的神态,宋代的花鸟画成为中国绘画的瑰宝。

北宋的山水画,经过写生的观察训练,对每一种岩石的质地、皴法都做了研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季节的变化都仔细观察。范宽的《谿山行旅图》、马远的《踏歌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从绘制山水、人物的变化、笔法的变化、皴法的创造,泼墨的出现、题画诗的出现,工笔画、写意画的出现,“墨”“水”交融,浓淡层次恰如其分,“墨分五彩”的文人画成为主流,且在国破家亡之时,用画表达着悲哀或愤怒的情绪。

全书介绍藏图240余帧,名流人物110余人。没有学者的卖弄,专家的显摆,让读者像单纯的孩子一样,看古老的彩陶、斑驳的铜器、发黄的绢帛、发青的墨痕、慈悲的佛像、闲逸的山水。春蚕吐丝,吴带当风,何止是美术史,更是一部人类文化史,一部社会变迁的书画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