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青花瓷,为遇见世界而伏笔

文: Cath Pound

译:as

荷兰国宝级的代尔夫特青花瓷,在今年迎来了400周年。从古中国的瓷器制造商,到中东的陶艺家,再到一位英国女王和她的法国室内设计师,这种举世闻名的商品具有真正的多国血统

景德镇的中国古代陶工在14世纪已将烧制真瓷的技术发展得相当成熟。它的生产需要1300摄氏度的窑温,温度高到足以将混合料变成玻璃般透明,形成釉层,并与粘土烧制的陶体融合,而在釉层和陶体之间,一般绘制有装饰图案。

中国瓷器中的一个重要品种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唐代,而远在欧洲的荷兰人后来通过仿制,创造出自己的青花瓷,一开始的目的却是为了吸引波斯市场。波斯人也会用钴蓝色图案装饰自己的陶瓷,但在白皙度上却无法与中国瓷器相提并论。

这些最早出现在16世纪晚期欧洲精英阶层珍品柜中的艺术品,图案精美,呈半透明,是商人们横跨大陆、通过丝绸之路威尼斯带回来的。“当时没人了解瓷器的秘密,这就是它如此迷人的原因。”Suzanne Lambooy解释道,她是海牙市立博物馆的一个策展人。

在海牙市立博物馆的展览中,展出了一块1690年出产的青花瓷墙板。版权所有: Rijksmuseum

大多数荷兰人第一次知道瓷器是在1596年,通过一个叫做让·哈伊根·范林斯霍滕(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的荷兰航海家,他曾受雇于葡萄牙人前往印度。此人游记中形容在果阿市场上看到的这种艺术品“如此精美,以至于没有水晶玻璃能与之相比”

范林斯霍滕不仅吊起了下一代荷兰世界贸易商的胃口,还提供了一种手段,帮助他们从此打破劲敌葡萄牙在海上贸易方面享有的垄断地位。那就是出版秘密海图航海指南,使荷兰商人能够到达东印度群岛

然而,第一批到达荷兰的主要货物不是来自贸易,而是来自海盗行为。1602年,一支荷兰舰队在圣赫勒拿岛附近夺取了属于葡萄牙对手的船只“圣拉伊号“。这批藏品被拿到荷兰南部的米德尔堡拍卖,欧洲各地的买家竞相竞购。

第二年,当”圣卡塔琳娜号“在马六甲海峡的柔佛附近被捕获时,下一批货也是这么来的。一共10万件拍品在阿姆斯特丹拍卖,买家们做好了准备,为买下一件拍品而不惜一切代价。

Lambooy说:“他们被闪亮的釉面洁白的瓷体以及来自新世界的未知图案和装饰所吸引。这是一种非常新奇的东西,它很快就成了时尚。”

1690年的代尔夫特花瓶,融入了2019年的设计。版权所有:Scheltens and Abbenes

当然,荷兰人想要更多,但他们知道,与中国建立合法的贸易联系符合自己的利益。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成立,表明了他们希望成为海上贸易大国的欲望,这种欲望将导致殖民扩张霸权滥用。但至少在中国瓷器贸易中,他们发现自己很大程度上还是个屈从的伙伴

荷兰商人被禁止前往景德镇,以防窥视陶艺家的秘密。他们必须从中间商处订购,然后中国船只把这些货物运送到1619年荷兰人建立的贸易前哨巴达维亚(现在的雅加达),那里最终将成为荷兰东印度群岛的首府。荷兰商人还必须去朝拜皇帝,这样才可维持他们的贸易权利。

中国瓷器的流行,几乎很快就引来整个欧洲的陶艺家开始模仿它。当然,这些人当中最成功的是代尔夫特的模仿者。但这胜利不是荷兰人单独完成的。

Lambooy解释说:“制作它的锡上釉技术是从通过马约卡岛传到伊斯兰西班牙的,马约卡岛就是马约利卡(陶器)这个名字的由来。在16世纪,它去了法恩扎,那里是彩陶的发源地,然后到了法国。”

许多胡格诺派教徒(法国新教徒)后来逃到安特卫普以逃避迫害,但1585年安特卫普被西班牙天主教力量掌控后,这些难民被迫逃到更远的北方。“意大利出身的陶工到处都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代尔夫特最终爆发为中心。”

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因为当地啤酒酿造厂被废弃了,陶工可以接管它们,加上代尔夫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个主要中心,这意味着有大量的中国原瓷可供他们模仿。不管出于什么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1620年,代尔夫特的陶工们已经生产出了锡釉代尔伏特精陶

早期的代尔伏特精陶是一种奇特的混合体,盘子中央绘制着荷兰乡村的景象,但边沿被分成了一块块,这是中国明瓷的特点。荷兰人偶尔也会误解或曲解来自东方的意象。在中国,桃子是长寿的象征,但在代尔伏特精陶上,桃子看起来跟橘子似的。

有趣的是,经常与代尔伏特精陶联系在一起的瓷砖,实际上整个荷兰都在制造,是一个广泛生产的国家产品。

17世纪玛丽二世女王的半身像,她为代尔伏特精陶的普及做出了很大贡献。版权所有:Loan from Rijksmuseum

尽管代尔伏特精陶是作为中国瓷器的一种更便宜替代品而诞生的,在整个17世纪中国瓷器也都保持着巨大的需求量,但就欧洲来说,代尔伏特所生产的陶瓷仍然是最好的。来自欧洲大陆各地的精英们,包括太阳王路易十四,都会定购。

要想把代尔伏特精陶变成真正的奢侈品,还需要一位英国女王

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斯图尔特于1677年嫁给了荷兰奥兰治的威廉王子。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非暴力政变,因未发生流血,被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后,这对夫妇成为英伦三岛的国王和女王,当时英国贵族为了避免天主教复辟,邀请他们从詹姆斯手中接过王位。

在荷兰的时候,玛丽就对中国瓷器非常着迷,她还购买了代尔伏特精陶放置在自己和丈夫居住的罗宫(现在已经成了荷兰皇家博物馆),尽管这些瓷器大多是花瓶和盘子之类的小物件。一旦她成了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女王,品味就变得更加奢华了。

“玛丽似乎在想,‘我有欧洲最好的陶器厂在制作最漂亮的精陶,就离海牙不远,为什么不去下单一些,用它们来装饰我的宫殿?“Lambooy调侃道。

代尔伏特精陶花卉金字塔。版权所有: Gerrit Schreurs

她的委托带来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代尔夫特陶,其中包括精心制作的花瓶花朵金字塔,从形象上标志着代尔夫特制品生产的最高点。Lambooy解释说,它们是由几块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的,为了使它们能以绝对笔直的方式堆叠起来,制作起来难度非常大

这些瓷金字塔在今天被认为很荷兰,因为它们与展示郁金香有关。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们的制造受到了南京大瓷塔的影响,1665年荷兰旅行家Johan Nieuhof代表荷兰东印度公司访问中国皇帝,回来后他曾用令人敬畏的语气描述过这座金字塔。

然而,Lambooy已经找到证据,表明玛丽御用的法国室内设计师Daniel Marot可能也参与了设计。他另外一件设计,一座有烛台嘴的金字塔状墓碑,在造型上非常相似。

所以新理论是,这显然是法国风影响了荷兰陶工的造型,但装饰和配色方案是中国人的灵感。

一些较小的代尔夫特餐具,如盛放异国香料——包括丁香、肉桂和胡椒——的罐子,都是荷兰共和国殖民扩张的标志,无疑属于威廉和玛丽的骄傲。但荷兰东印度公司对香料贸易的垄断,实际上对土著居民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

殖民主义影响更明显的迹象还可在一些不寻常的代尔夫特花瓶中找到,这些花瓶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中国人的影响——只除了它们对黑奴的描绘。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奴隶在代尔夫特陶器厂工作,但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殖民地,设计花瓶的人都非常清楚,奴隶制是荷兰文化的一部分

当代设计师为罗宫设计了一个墙饰。(版权所有:Scheltens and Abbenes)

18世纪,当德国梅森的陶艺家发现瓷器的秘密时,代尔夫瓷器就此开始失宠了,英国的奶油器皿成了日常使用的选择。

然而,在19世纪末,17世纪荷兰风格因为古典收藏的追捧重新成为流行。有趣的一点在于,这可能是它第一次被视为典型的荷兰产品而不是中国产品的仿制品。

而在今天,它受到器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马克西玛,出生于阿根廷荷兰王后,她的丈夫威廉·亚历山大自2013年以来一直担任荷兰国王。马克西玛在国宴中致力于使用精致的新代尔夫特餐具。

“对我来说,这就是魅力所在。玛丽是一位英国公主,她给了荷兰人一个标志性的产品,现在我们有了一位阿根廷王后,她再次把它作为荷兰的象征来宣传。”

如此看来,代尔夫特精陶的国际之旅还远未结束。

https://www.bbc.com/culture/article/20200623-delftware-porcelain-the-global-story-of-a-dutch-icon

译文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