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军进藏先遣队,携枪带弹,还拎一口袋,见牛粪就拣

作者:忘情

笔者一向认为,西藏平叛其实并非始于1959年,也非始自1956年,而是始自1949年。因为当时蒋家王朝土崩瓦解,西藏当局在美英的支持下,不仅开始做迷梦,而且付诸行动。1949年7月8日,西藏嘎厦当局的摄政达扎,下令驱逐驻藏办事处人员及当地的汉民。

对此,我方于9月2日发表社论,明确指出此次事件,是在英美及其追随者的策划下发动的,其目的是企图在解放大军即将解放全国之际,使西藏不但不能得到解放,而且进一步丧失自由,变为殖民地奴隶。西藏当局借口生变,是企图浑水摸鱼,是极端冒险的蠢事。在这篇社论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解放西藏

1950年3月,四川乐山,十八军举行进军西藏誓师大会。蓝志贵摄

对此,自恃有美英撑腰,以及有恶劣地理环境作为天然屏障的西藏嘎厦当局,于11月2日发表了一封致毛主席的公开信,不仅叫嚣绝不允许我军进藏,而且还向北京索要包括“青海大部,新疆甘肃西康一部”在内的地盘。

这一要求,无疑是叛乱行为!待解放大军进军青海、新疆,完全控制了大西北,以及成都战役大局已定之后,毛主席于19491123日电告彭、贺、习、刘等人,明确提出准备进藏平叛。

最初,毛主席本打算以青海为主要进藏方向,但由于当时西北军区对入藏沿途兵要地志情况掌握得不全面,误以为每年仅有4个月可供入藏运输,据此计算,至少需要2年准备时间方可入藏。可是,从内外形势来看,2年时间恐怕会发生很多变数。于是,毛主席当即指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决定改以川西为主要进藏方向,青海、南疆为次要进藏方向。

昌都战役中,藏军第9代本排以上军官

当时,对我军尚无直接接触的西藏嘎厦当局,自信心爆棚。第1军进驻青海果洛地区时,派人与当地藏族大头人交涉,大头人竟然摆了个“鸿门宴”:调动上千青壮,在谈判会场外绕着圈子骑马挥枪,呼喊威胁。非但如此,大头人还向古夜郎国国王学习,傲慢地问我军代表:中国大还是果洛大?

实际上,当时的藏军虽然弄到了一些落后的火器,但整个组织形态和战斗力未必能达到中世纪水准。当时的藏兵都是终身制,大多拖家带口。军官都由“嘎厦”指派贵族充任,许多人到任前,连起码的军事常识都不具备。全靠每天中午或晚上的半小时颂经时间控制队伍。打仗前要打卦,求凶吉,开打后毫无战术和组织性可言,不会选择地形,不会构筑工事,营长以上的指挥官躲在后方,让当兵的身背护身符,念着经乱打乱冲一气。

当然,昌都战役前,嘎厦当局认真做了临战准备。他们从猬集在昌都前线的各代本(团)中,抽调了10名精英到拉萨接受英国军官的特训。当他们返回昌都时,趾高气扬地带回了同伴从未见过的超级武器:2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的路易斯轻机枪。

昌都战役,俘虏的英国人福特

这样的部队,和百战雄师交手的结果不问可知。1950年10月的昌都战役,我军一举歼灭了嘎厦手里三分之二的军事力量后,西藏贵族变得惶惶不可终日。摄政达扎下台,阿沛阿旺·晋美前往北京和谈,后来签订了《十七条协议》。

为保障18军入藏,西南军区可谓不惜血本,为18军补充了5000顶帐篷、5万件雨衣;每人发4双胶鞋、2套单衣、1套衬衣、1件绒衣、1副手套、1副带色风镜;团以上干部每人1件皮大衣;每匹马佩5副以上蹄铁,1副帆布槽,1把铡刀。一时间,18军竟成了全军数得着的重点保障部队,供给标准高于其他部队一大截。

十八军进军西藏

由于入藏保障极为困难,因此,虽然18军兵力达3万以上,但首批入藏部队仅有8000人左右。西南军区不仅筹集了相当多的金条、大洋,供这支进藏先遣队以应不时之需,还专程从重庆为他们订制了80万斤饼干。由于我军从大局出发,规定除了水、空气和燃料外,其他一切物资均由内地供应,不加重西藏的负担。因此,西南军区从第二野战军每个军中抽调了1000匹骡马,编成2个马车团和2个驮骡团。此外还调集了8个工兵团、1个重型机械营,以及兵站、仓库、医院、通信分队和空运大队等近2万兵力保障这8000人的供应。

十八军进藏先头部队行进在康西草原上。流萤摄

18军入藏先遣队行军时,不仅身背几十斤重的武器弹药和装具,而且几乎人人手里还拎着一个口袋,见了牛粪就拣。这是因为西藏植被稀少,当地普遍以牛粪作燃料,18军只能入乡随俗。不过,捡到干牛粪还好说,要是新鲜牛粪就很麻烦。不少战士只能带着装有新鲜牛粪的袋子,到宿营地或休息点晾干后做饭。

这支纪律严明的部队进抵拉萨后,坚决执行“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发扬“南泥湾精神”,创办八一农场,开展大生产运动,减轻后勤压力。他们还通过开办小学及扫盲班,成立各类组织,为藏民放农贷、治病、修水渠、盖房子,增进了群众对新中国及我军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