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风扇“空调房”已存在几千年?古人为了清凉一夏煞费苦心!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

还记得童年的你对夏季的憧憬吗?

在烈日下追逐玩耍

衣服湿透了也不畏惧炎热

长大了,

夏天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热!热!!热!!!

你有没有对这个问题好奇过

在古代,没有电风扇、空调、冰箱,

古人是如何熬过夏天的?

现代人过夏天的理想模式

空调+西瓜+冷饮+WiFi

古代人过夏天的理想模式

蒲扇+凉亭+心静自然凉?

其实,古人抵抗炎热的办法,比你想象中还要“高大上”!快跟着小编一起围观从古至今,人类离不开的那些夏日必备“神器”!

一、扇子

夏季,

每家每户必备的降温工具就是扇子,

这里总有一款

能带你回到童年

中国素有“制扇王国”之称。在广东家庭里,最常见的是蒲扇,由蒲葵的叶、柄制成,亦称“葵扇”,质轻价廉,广受欢迎。

广东江门新会世称“葵乡”,具有千年葵艺文化,其火烙扇画古色古香,细腻精致。

图为手艺人在葵扇上烙画。

扇子不仅是活佛济公手持之物,也是《西游记》中太上老君、铁扇公主用来扇火的宝物。扇子常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你知道最远古的扇子是用什么做的吗?

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七:“扇,羽扇最古。”“扇”中有“羽”,没错,羽扇是扇子家族中最早出现的,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18至19世纪,中国出口西方国家的羽扇,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二、风扇

利用风扇制造人造风,是夏日取凉的方法之一。风扇的形式多样,我们可以拿着小风扇随时随地享受凉风,也可以拥有一台能制冷的电风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忧子 摄

在古代虽然没有电,但是我国历史上“风扇”至少存在了两千年。你能想象它长什么样子吗?

四川彭县一汉墓曾出土画像砖,上面描绘了百姓在使用大型飏扇风谷,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手摇风扇,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其实一直大量存在,不过其主要角色不是取凉设施,而是作为一种实用农具被发明出来。

《天工开物》里的飏扇构造图,古代手摇风扇大致的样子。

传统风扇是靠人力驱动,也有靠水力驱动的特例。据北宋王谠《唐语林》记载,唐玄宗有一座为夏日避暑专设的“凉殿”,殿中立着一架“水激扇车”,就是利用水流的冲力带动旋转的木风扇。在清朝,立式风扇被发明出来,上发条后能自动转动片刻。

三、空调

网友常开玩笑说:“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开关键一按,空调迅速制冷,室外依然是夏天,室内却像冬天!在空调房里吃冰淇淋,没有比这更享受的事啦~

万万没有想到,古时候就有“空调房”!当然,最初并不是所有老百姓都能拥有它,爱看古装剧的小伙伴也许有听说过哦~

铜冰鉴

铜冰鉴内部构造图

用储冰的方式避暑,有史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到先秦时,各诸侯国君开始储冰,同时出现盛放冰块的器物冰鉴。《诗经·七月》中“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说的就是此事。

用容器储冰需求量远远不够,于是古人想到了挖“冰窖”,可以说是天然的空调、冰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挖井藏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保存冰块用的冰窖规模也越来越大。

有小伙伴会问,在南方天气这么炎热,怎么可能储冰?其实,即使在北方,冰窖里的冰到了夏季大部分都自行融化了,因此储冰者往往会采集比需求量更多的冰块。

出自唐章怀太子墓壁画

在宋朝南迁后,北方采冰的技巧带到了南方,随着冰窖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藏冰已不限于官方,民间开始出现买卖冰块的活动,到了宋元时期,市肆里买卖冷饮已不稀奇,砂糖冰雪冷元子、凉水荔枝膏,雪泡梅花酒、冰绿豆水……你嘴馋了吗?

宋人市肆间卖冷饮

可惜

南方有些地方没有雪光顾

挖不了冰窖……

四、凉物

在南方,“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里,床上消暑用品少不了竹席、决明子枕头、绿豆壳枕头……随着科技发展,各式凉物科技感满满,街坊在网上就可以轻松购买风扇衣、水凝胶坐垫、凉感T恤等等。

在古装剧中,我们发现古人睡觉用的枕头总是硬邦邦的,常见为瓷枕,在物资缺乏的时代,皮肤接触瓷枕瞬间带来冰冰凉凉的感觉,如果有冰块放入瓷枕内,那这个夏天能美美地睡个好觉了!

北宋定窑孩儿瓷枕

南宋青白瓷仕女枕

明代青花瓷枕

穿梭在广州老城区的深巷中,你可能会偶遇到手工编织的藤椅,这门手艺的传承人已越来越少,不过在古代,古人的智慧超乎你的想象,竹制和藤制消暑用具用途广泛,形状各异,其中有一物美名“竹夫人”,是一款普通老百姓也能用得起的凉物!

竹夫人

竹夫人根据人体的曲线编成不同的形状,也有的呈圆桶状。是不是让你想到了抱枕呢?而它的用法其实和抱枕一样,睡觉时将竹夫人抱在怀里就有取凉的效果!

五、蚊香

夏天除了炎热给人带来不适感,无处不在的蚊子也非常招人厌恶。这时候驱蚊水、室内蚊香液、无烟蚊香、驱蚊贴、电蚊拍……都能发挥出大作用!

古人爱熏香,先秦时“香”的使用就很广泛,包括室内环境消毒、祛味、衣物增香都会“熏一下”,甚至连老鼠都可以用熏的手段将之驱逐,自然熏蚊子不在话下。

从考古发现来看,五千年前已有专门的熏香用具,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就曾出土过一只灰陶熏炉。到战国时,熏香用具不仅器型漂亮,焚熏原理也更科学。

西汉错金云纹青铜博山炉(河北满城汉墓出土)

现代有电蚊拍,古代则有拂子!拂子有柄可持,柄上通常扎上动物尾毛,或是棉、麻、棕长丝。唐宋以后民间多用棕榈叶替代动物尾毛,俗称“棕拂子”。

清代棕拂子

更令人惊叹的是,明清时期就发明了“吸蚊灯”!那时候的吸蚊灯用铜制作而成,还有陶瓷、铁皮质地的。外形上有个椭圆突出的鼓肚,上面有个大口,灯置其中,点燃后气流从大口中进入,从上面的烟道排出,趋光而来的蚊虫很容易被吸入而烧死。

铜吸蚊灯

看到这里

有没有被古人无穷的智慧

惊讶到了呢?

那些曾不起眼的发明

经过历史演变

一直影响和改善着我们的生活!

你还知道哪些夏日“神器”?

评论区分享吧!

出品:大洋网

监制:朱文婷

文案:罗枫霖

部分来源:人民网、中国考古网、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