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惠州千年的古城墙,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历史文化

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历史建筑

是城市的生动面孔

是一座城市的“DNA”

它承载着城市的

历史文脉与城市记忆

惠州府城遗址,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桥西中山公园所处的梌山一带。梌山有一条直通惠州北城门(朝京门)的老街道,称北门直街,它与现存的惠州府城墙遗址连在一起,成为一处重要的府城遗迹。自隋在梌山设循州总管府以来,这里一直是府衙所在地。

据《惠州文物志》记载,惠州城自宋至民国,古城均有城墙围绕,由于历代城市建设、发展原因多数被拆毁,现仅有上米街至桥西沿江路渡口所转弯处一段残垣,全长约500米,城墙最高处有7.5米。城基高2米,外包青、红石条,内夯实土,墙身砌以青砖。据研究,此段残垣大部分砖石为明代遗物,其中也有少量清代青石条。

城墙。

《惠州府志》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惠州始设卫,下辖9所。此后,为了加强防御,知府万迪大规模扩建府城,开城门7个:东门“惠阳门”,南门“横岗门”(今南门路10号的市电影公司处),西门“西湖门”(今步行街西出口处),北门“朝京门”(今环城西一路渡口所附近),另开小东门“合江”,小西门“东升”,水门“会源”。城墙周长4183米,高6米。这次扩城,基本奠定了府城的规模,如今府城仍保存有金带街、北门直街两条省级历史文化名街及惠州多条古巷道。

1926年的惠州城墙图。

自隋开皇十一年(591),在今惠州梌山设循州总管府,至清末惠州府衙被毁,期间约1400年,惠州府一直是整个粤东乃至东江流域的政治文化中心。如今惠州梌山仍保留有北门直街、北门大街、府背巷等众多历史文化街巷。北侧设有大量商业街区、文化设施、金融机构。

惠州府城的城池建设,唐以前情况目前尚无从考证。宋、元两代的府城范围甚狭:东门在今东新桥附近,南门在今中山南路1号处,西门在今中山西路与国庆路的交界处,北门在今法院前街27号的市航运局宿舍。城墙用土、石筑成。惠州府城东北临江,西南止于今商业步行街国庆路与五四路,濒临西湖,城内辟有通衢,交叉状如十字(即今城区中山东、南、西、北四路)。

明洪武三年(1370),惠州知府万迪与守御千户朱永率军民开始扩城,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竣工,城开七门,自此奠定了明、清两朝数百年惠州府城的规模和格局。清代道光年间,惠州知府江国霖新修城垣,周围一千三百六十丈,高二丈二尺,城基宽二丈;筑城楼7座,各高三丈四尺,广三楹,可容四五百人。民间有谣谚云:“铁链锁孤舟,浮鹅水面游。任凭天下乱,此地永无忧。”道出惠州“天堑”之险和城墙之固如金汤。根据清光绪《惠州府志》记载,惠州府城内还有“六山”,为梌山、方山、关山、银岗岭、象岭、印山。

位于朝京门附近的古城墙。

20世纪80年代,原惠州府城所在中心梌山地下发掘出土的隋唐年间简瓦、板瓦和陶罐残片等建筑构件和生活必用品、正是隋唐居民在此筑城建屋、生产生活的最好见证。

惠州府城遗址是惠州现存最早有史料记载并有明确地点的古代城市遗址之一,它作为城市的文明符号,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惠州明清城墙作为惠州古城发展的见证物,曾为防御外敌和抗洪防洪发挥了重大作用,是惠州市弥足珍贵,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