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陈胜能称王,而吴广没有?

时光倒转,回到千百余年前的秦末,在一个叫做大泽乡的地方,两个正当壮年的人,陈胜和吴广,于一场连绵的暴雨中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打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名头,更是说出了那句流传千百年的名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图片
这之后不久,陈胜就建立了张楚政权,正式称王。而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吴广却并未封王,只做了个都尉。那么,这究竟是为何呢?
揭竿而起
公元前209年,正是一年的盛夏,秦王朝征召千余名穷苦百姓前往渔阳戍守。
本就是招人做苦力,路途十分遥远不说,又遇酷暑,高温倒是其次,关键是连日下的暴雨。因为雨势大,又几日不停,整个队伍只能被迫停下来,等天晴了才能继续赶路。但是,这样就势必要晚几日才能到达,延误时间的罪名是跑不了的。而按照秦王朝的严苛律法,所有人都要被判杀头,连命都保不住。
就在这个时候,身为这支队伍带队小队长之一的陈胜就开始他的谋划了。陈胜是个明白人,也是个有胆识的,从小就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番豪言壮语。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论是继续往前走,还是逃跑都是死路一条,暴秦压根没有给他们这些人,也没有给天下人留一条活路。他们要想活下来,就只能靠自己,也只能揭竿而起。
同时,陈胜也知道,“天下苦秦久矣”,早就有大批人不满秦王朝的统治了,只是大家害怕秦朝严苛的律法,不敢说出来,也不敢采取什么行动罢了。然而,终有一天,这些严刑酷法会压不住百姓,起义只不过时间问题。而他想要在此时起义,调动大家,就只能添一把火,造出声势。
图片
为了实现他的计划,他找上了这支队伍的另一个小队长——吴广,想和他一起实施这一切。吴广心中虽然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毕竟不如陈胜看得这么清楚和通透。在陈胜的一番分析之后,他也明白“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两个都是死,男子汉大丈夫,自当为国而死,为大义而死。
不仅如此,陈胜也将当前的形势将得很明了,还为他们的起义指明了大致方向,制定了相应的计划。陈胜点名了他们实力薄弱且没有声势,可以借用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名头,名正言顺不说,慕名而来投奔的人也定然不少。至于如何劝说大家参与,则需要调动神鬼之说,借“天命”而为了。吴广深以为然,由此,他决定和陈胜一起干了。
而一番运作之后,他们确实成功了,“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声势浩大的起义就此开始。一路势如破竹,攻下了大泽乡、蕲、铚、酂、苦、柘、谯等多地不说,还缴获了大量兵器,招揽了大批人马。之后,陈胜便“立为王,号为张楚”,而吴广则做了个都尉,至多也就是后来“为假王”,比不得陈胜。
那么,为何起义成功了,只有陈胜称了王,劳苦功高的吴广却没有称王呢?
性格与安排使然
吴广没有称王,难道是因为他能力不够,配不上王位吗?并非如此,从吴广协助陈胜把写有“陈胜王”的丹书藏在鱼腹中,从他半夜完美地扮演狐仙,高呼“大楚兴,陈胜王”,让大家伙对“陈胜才是顺应天命”一事深信不疑等一系列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吴广哪里是没有能力,那能力可是相当高啊。
除此之外,《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吴广“素爱人”,是个再宽厚仁慈不过的了。按理说这样一个体恤他人又身怀大能的人,怎么说也合该是个合格的上位者,怎么就没称王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陈胜比他更合适。从前文的记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比起吴广,陈胜更有谋略,对于局势的把控以及人心的洞察他更在行,而他的志向也比吴广更突出,更明显。所以,相比而言,陈胜称王更合适一些。
图片
而另一个原因嘛,则颇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味道了。吴广是个宽厚的,这确实是个贤德的上位者所应具备的,但也正是因为他的宽厚,他会对陈胜让步,让陈胜来称王。不仅如此,他也明白,若是他和陈胜两个人因为这件事发生争执,他们就别想什么起义的事儿了,内部都不和谐,还谈什么呢?
因此,由于吴广个人的性格以及满足战略安排部署的需要,只有陈胜称王了,吴广没有称王。
吴广的结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素爱人”,有能力,有魄力的人,却被与他一同战斗的将领田臧等人谋害而死。
当时,吴广的人正在攻打荥阳,但接连失利,损失惨重不说还久攻不下。另一个将领田臧就急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他便假传陈胜之令,杀掉了吴广。一方面,吴广死了,他的职权就大了,另一方面,他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带兵,无需再与吴广商议,不用再听他唠叨。
就这样,吴广去世了,从揭竿而起到丧命,前后没有两年。可能吴广自己也知道自己早晚会死,不是上战场时不慎被杀,就是被秦王朝剿灭,总之,按他的想法,他应该是死在敌人手上的。但他永远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死在了自己人手上,就以为别人觉得他挡了人家上升的路。
吴广是个有能力的人,也是个有魄力的人。虽然他出身农民阶级,有自身的局限,但他那份敢于起义,敢于对抗整个封建王朝,为自己而活的勇气确实叫人叹服。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袁史”,切勿受骗
部分参考资料:[1]刘瀚伦.陈胜吴广起义的内部斗争分析[J].黑河学刊,2011,(6):63-64. DOI:10.3969/j.issn.1009-3036.2011.06.036.
[2]刘晓雯.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宣传策略——以陈胜吴广起义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