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儿谷:“九佬十八匠”留住老手艺

图为篾匠屈君成正在检查刚刚篾出的篾条。

图为篾匠师傅何启林(右)手把手教小游客学习编篾器。

图为王晓东(左一)帮小游客做陶器泥胚。

图为油面师傅樊文佳(右)拉出面条帮同事炸馓子。

图为画匠丁志刚正在创作中。

图为坐落在青翠山坳中的乡村工匠学校。

燕儿谷“九佬十八匠”归来。

大别山南麓,罗田县燕儿谷乡村工匠学校的一间工作室,一个小男孩在篾匠师傅何启林手把手的帮助下学习编篾器,阳光洒在他们的脸庞和手中的篾器上,熠熠生辉。

青翠的山坳中,一片青砖灰瓦回字型平房,十数间房里,篾匠、木匠、画匠、花匠、铁匠、酒匠、石匠、陶匠等工匠师傅们,正各自忙碌着。

这所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学校,老师是号称“九佬十八匠”的乡村手艺工匠,而学生则是游客、研学学生和慕名而来的手工艺爱好者。

“九佬十八匠”之称起源于清初的湖北,随着汉口开埠,许多乡间手艺人到汉口谋生,他们走街串巷,开店设行,逐渐形成了涵盖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服务和产品的行当,成为民间对手艺人的统称。随着社会发展,这些手艺人生产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我15岁开始学手艺,开始也不愿意,太麻烦太辛苦,家里人逼着我学,后来坚持了四、五年,就学会了。”6月20日,69岁的老篾匠屈君成边赶篾条边笑道。一把篾刀在屈师傅手中,一会功夫就把一段几米长的毛竹慢慢变成了一条条厚度不到1毫米、宽窄不到3毫米的篾条,如同丝线在手中翻舞。

油面的历史已有近千年,是大别山地区喜庆吉祥事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樊师傅一边把面团拉扯成长长的面条,一边说:“做油面很辛苦,天不亮就要起来和面,干活累、(生活)压力大,也想过放弃。不过机器虽然产量高,但是做不出手工的味道啊!”他略带遗憾的说:“我今年68了,想带个徒弟,但是没人学啊!”

老匠人需要保护,老手艺需要传承。

2018年,回到罗田创业的燕儿谷带头人、燕儿谷生态观光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志新,意识到“小时候,游走在乡村的那些篾匠、剃头匠、铁匠、木匠,妇女们的剪纸、烙画、刺绣、编织,正在成为乡村的传说和回忆”,他想,乡村工匠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制品凝聚着祖先智慧和特殊的文化内涵,办个乡村工匠学校续存根脉。当年6月,燕儿谷向社会招募“九佬十八匠”,从中挑选出首批30名工匠,成立大别山地区第一所乡村工匠学校。传统手艺人聚集于此,潜心创作各自的得意作品,成为闪亮的乡村文化和旅游符号。

现在,工匠师傅们年事已高,手艺濒临失传,每一件作品都堪称艺术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传承。

2018年10月,“黄冈市燕儿谷乡村工匠学校”正式挂牌,黄冈市人社局成立专班,与罗田县人社局一起助力学校发展。结合“黄冈工匠培育行动”,授予乡村工匠学校“黄冈市民间工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同时,还为学校在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提供服务,把乡村工匠打造成罗田县产业发展“新名片”。

6月20日傍晚,31岁的陶匠王晓东,在燕儿谷燕归园的宿舍里上网课,参加中宣部举办的全国文艺业务骨干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创意人才培训班课程。2018年,曾经在杭州上学、工作的王晓东,来到燕儿谷景区参观工匠学校,看到老一辈的工匠师傅们在这里传承手艺,于是决定留在家乡发扬传统文化。

“其实,我回来就是想为乡村振兴尽一点力,用我所学的陶艺技术结合新时代的乡村元素,创新创作一些大家喜欢的工艺作品,让传统手工艺重新回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王晓东腼腆的笑了笑。

小知识

“九佬十八匠”

“九佬十八匠”是中国民间对靠手艺谋生的民间工匠的一个统称。在中国民间,有很多手工艺人,他们走乡串户,用自己的手艺服务乡民,这些艺人的手工技术与乡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他们不仅是中国民间的艺人,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

“九佬”指的是阄猪、杀猪、骟牛、打墙、打榨、剃头、补锅、修脚、吹鼓手这九个行当。

“十八匠”包括: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又分长木匠,即建房的;方木匠,即打家具的;圆木匠,即做围桶、脚盆的,也称为箍匠;还有锯匠即锯木板,也称界匠)、雕匠、画匠、弹匠、篾匠、瓦匠、垒匠,鼓匠、椅匠、伞匠、漆匠,皮匠。此外还有织布匠、绒匠、染布匠、弹花匠、铸造匠、磨剪铲刀匠、窑匠等。

(图/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