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高分电影《冒牌上尉》:19岁的屠夫是如何炼成的?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 榴琏菌

编辑| 猫如意

不要考验人性,人性经不起考验,尤其在权力面前。

2016年某天德国街头,一辆军用敞篷车上,坐着几个身穿纳粹军服的男人,一开始,路人只是好奇观望,直到这群人跳下战车,走向路人。

他们无理地要求路人出示证件,没人敢质疑和反抗,只有一个女人拒绝出示,被男人们制服.....

这荒诞的一幕,是德国电影导演罗伯特斯文克的街头行为艺术,也是电影《冒牌上尉》的片尾彩蛋。

为了这个彩蛋想表达的内核,导演拍了一部电影。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为了彩蛋拍电影。

德国导演就这么干了,而且拍的比恐怖电影更惊悚百倍。

更让人惊悚的是,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01

一件衣服改变命运

1943年,二战结束前两周,十九岁的普通国防兵威利赫罗德被军官当成逃兵追击。在那个年代,身为德国士兵,面临着有嘴也说不清的境地。

如果你是被击溃的士兵,没有人证明,也会被当成逃兵对待,抓到逃兵营,等待军事法庭制裁。

威利逃离了军官的追击,变成真正的逃兵。

他和其他逃兵一样,四处躲藏,没有去处,过着衣不果腹,偷鸡摸狗求生的日子。

然而,一辆被弃的军车改变了威利的命运。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交代这辆军车和军服从哪里来,通过背景交代,这辆车的主人大概也是看到德军溃败在即,弃车逃生了吧。

不管怎么说,威利在车里找到大衣保暖,而且还有两个苹果果腹。甚至,还有一身上尉军服,虽然裤子不怎么合身,对于他来说,已经意味着可以通过这个捷径,变成人上人。

第一个遇到威利的士兵大A,虽然质疑他的身份,然而,为了能找一个证明自己不是逃兵的人,大A选择“相信”威利就是上尉。

第二个遇到威利的是三个逃兵,同样的理由,虽然三个男人完全打得过威利和大A,也选择屈从威利的上尉身份。

第三组遇到威利的是和威利平级的另一个上尉。当胖上尉要求威利出示证件时,为了求生,威利满嘴跑火车地说他们是秘密部队,执行元首任务,看谁有失败情绪。

当然,胖上尉为了证明自己尽职尽责,也选择相信威利。

当谎言不被戳穿时,权力的甜美让威利的胆子越来越大。

他们一起来到关押逃兵的第二营,在这里,关押了和威利一样的逃兵。

威利为了证明自己是元首亲派,开始对第二营的150多位逃兵开始疯狂杀戮。

可是,他只有十九岁。

第二营被英国空军炸毁后,威利带着亲信们四处少啥掳掠,甚至吊死了举白旗的市长。

直到党卫军把一群人抓捕,这场闹剧才曲终人散,然而荒诞的是,军事法庭认为在战败情绪影响下,威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把他放了。

直到1945年,脚下踏着百余具枯骨的威利才被英军抓捕正法,时年21岁。

02

权力使人癫狂

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那种淹没一切的信念刺激出疯癫的行为,让文明黯然失色。——索尔尼琴

一个被害者,变成加害者,中间只隔了一件衣服和14天。

威利在军事法庭上为自己辩解,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德意志不败,而不是为了撒谎求生。

有时候,人活一张皮,一件衣服就可以把我们提升到权力中心,跻身上流社会,践踏别人的命运甚至生命。

为什么奢侈品不论在哪个时代都能立于不败之地,是它们的设计成本,还是制造成本?

我想都不是。奢侈品售卖的是无形价值,这种价值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爱马仕铂金包几十万一只贵吗?对于拿在手里作为身份标识,一点也不贵。

福柯说: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的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

还有一部电影,也从侧面印证了权力的魔力:《斯坦福实验》,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初的斯坦福大学,一群大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试验。

他们分成两伙人,一伙人扮演监狱狱警,另外一些人则扮演囚犯,在24小时内开始模拟监狱里的日常生活。

结果证明,扮演狱警的人在模拟监狱的情境中,开始变得有暴力倾向,而扮演囚犯的人则预谋造反。

这个实验让人深思的是,参与实验者都是案底清白的大学生,然而,当狱警和囚犯各自穿上不同服装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拥有权力的狱警滥用手中职权,对囚犯组行使权力,乃至言行都发生改变,甚至对他们的同学棍棒相加。

而扮演囚犯的学生在监狱里开始自卑和服从。直到狱警无理的强权压迫,导致监狱暴动,才迫使实验不得不停止。

《冒牌上尉》比《斯坦福实验》更高明的地方在于片尾彩蛋,我们开篇提到的行为艺术:正片中的主角带着他的党徒们,对现代德国人行使“权力”。

可怕的是路人都不是演员,而是真实的现代德国人。

导演想表达的,远比正片故事更加深刻。

权力的滥用,和对权力的盲目屈从,不但在过去,在现在和未来,一样会发生。

03

从权者和行权者一样并不无辜

权力本身和财富一样,没有对错,也没有善恶。

他们就像一柄权杖,全看握着它们的人,是否会屈从人性中恶魔。

孟德斯鸠曾说:权力的产生是为了限制权力。

我们的人性中都有希望掌控和被掌控的矛盾对立面。

不管是在两性关系中,还是在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中,都有着微妙的主从关系。

有心理学家曾指出,情感PUA并不仅仅发生在男女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上司和下属之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发生情感控制。

权力有大小,情感控制,也是一种权力的滥用。

在主从关系中,从权者并不无辜。

就像《冒牌上尉》片尾彩蛋表述的那样,没有人质疑也没有人反抗。我们很容易就因为权力的至高无上,而陷入到集体无意识。

哪怕这个所谓权力的建立十分荒唐。

在《冒牌上尉》的极端时代和语境下,我也不敢保证自己到底是从权的那个,还是意识到荒唐而选择饮弹自尽的那个,用生命捍卫人性最后的尊严。

在现实中,希望我们时刻能保持理性,不管是拿到权杖者,还是从权者,都能看到权力背后的本质。

若是为了大多数利益合理的权力,选择从权配合,若是仅满足个人私欲的滥用,我们也有权利去质疑和反驳。

最后:

今天的文章可能有点晦涩,却也是我一直想写的内容。

推荐的两部电影可能看了让人沉重,却也能直指人心,让人保持清醒。

就像《冒牌上尉》导演想要表达的那样,权力,不仅发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样在发生。

抛开大的概念,我们生活中时时处处也有着微妙的主从关系。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很多人喜欢养宠物。除了陪伴,善良,治愈。养宠人也有一种心态,就是对现实失控的心理补偿。

与人相处无法得到控制权,在宠物身上可以得到补偿。

无辜的宠物遇到好主人尚且可以度过安稳的一生。遇到内心失衡的主人就会遭到抛弃,甚至虐杀的命运。

好电影大约就是如此,能让我们在其中找到灵魂。

关注榴琏

瞎看电影:在电影中寻找灵魂

无脑追剧:快乐生活的100种方法

娱乐杂谈:让谈资不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