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飞线”充电成过去时

图片
图片
小区电动车“飞线”充电,既影响居民公共生活空间和文明城市创建,又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综合整治电动车“飞线”充电刻不容缓。随着经开区多举措并行,“飞线”现象已不复存在。
“小绿人”双重保障充电安全
想使用室外的共享充电桩充电,但又担心电瓶被盗?这一困扰很多人的充电难题在林肯公园C区却不存在。近日,记者从该小区物业获悉,借助将充电及储物功能集合于一体的“高科技”朋友——“小绿人”智能充电柜,小区为居民及商户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加上“双保险”。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款小绿人充电柜外表清新呆萌,“身高”一米三,身着靓丽的绿色外衣。别看“小家伙”身材并不魁梧,但本领可不少。每个充电柜都有3个可以独立充电的载体,箱体内配备了安全可靠的适配充电线,可同时为3块电瓶充电。其箱体采取防爆材质,每个都是“钢铁之躯”,并自备防盗锁,既可防止暴力偷盗,也可防范电池充电过程中发生威胁居民人身安全的事故。不仅如此,它还是智能化的代言人,可自动识别电池、自动适应动态控制电源,并可通过体内的远红外温度感应功能感知电芯温度,实现在温度异常升高时可及时断电。同时,在它“肚子”里还配有3个灭火器,一旦监测到火情,就会立即启动灭火装置。
使用时,居民只需要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扫码付款“投喂”小绿人充电柜,将电池放入空闲状态的柜子查好插头,就可以让它开始“干活”,并可以自由选择充电时间,充电柜会在电池充满后自动“休息”,不会继续扣除费用。费用方面分为充电、储物两部分。其中,充电费用为0.4元/小时,一般电动车充满电需要3小时,喂饱一顿“饭”需花费大概1.8元;储物费为白天0.2元/小时,晚上0.1元/小时。
像这样的充电柜在小区共计有24个,不仅散布在居民住宅楼前,还在外围商圈“安家”,为小区居民及商户提供便捷、安全的充电服务。据了解,林肯公园C区居住及商圈服务人员众多,人口密度大,电动车使用量较多。为图省事也省去对电瓶丢失的担心,此前,不少人将电池带回家,或从楼上“空降”电线、插座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给小区埋下消防安全隐患。去年5月,小绿人充电柜在小区“上岗”后,这一情况得到有效改善,电动车进楼道、进家门的现象明显减少。
此外,记者了解到,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物业还在此基础上,搭配安装了多组常规充电桩设备,进一步引导小区居民、商圈商户安全充电。“安全有保障,也省心、省事,用的人自然会多些!”在居民朱女士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对充电桩的认可和使用,离不开居民安全意识的提高。
智能充电柜加码智慧消防
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在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设备不仅已成为各社区标配,也在企业园区现身。近日,记者就在北工大软件园看到,多组智能共享充电桩设备“入住”园区,为整体智慧消防建设加码。
北工大软件园聚集了一批软件研发企业及人才,园区内配有的临街商铺,在为企业职工、业主及周边居民提供便利工作、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使电动自行车成为进出园区的“常客”。为进一步防范电动车充电隐患,尤其是临街商铺商户及外卖从业者的安全充电需求,今年5月,该园区物业启动智能共享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工作,陆续在园区公共场所增设了13组闪开·来电智能共享充电桩,可同时满足168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
记者在园区内走访发现,这些充电桩在办公楼下和临街商铺区域均有分布,结合外卖车辆较多特点,大部分被集中安置在餐饮商铺门前。7月13日上午9点多,由于送餐高峰时段尚未到来,几处充电桩区域都可以看到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场景。
据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北工大软件园项目部经理王家成介绍,这款智能共享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不仅使用简单、便捷,而且安全。用户微信扫描贴在桩上的二维码,然后选择充电时长并付款,然后将插头插进桩上对应的插座即可开启充电。充电过程中,系统还可对电池过载、电池温度过高等情况进行自动监测和断电保护,避免长时间充电等引起的安全事故,并具有防盗功能,可对充电过程中的插销断开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通过手机端及时反馈给用户,让充电过程更安心。
此外,系统后端还有一个运营管理平台,可实现对每日充电数据概要、电站设备使用情况、设备分布情况等七大动态的实时监控,使管理部门、物业公司、当地运营商等清楚掌握所辖区域内智能充电桩的整体运行情况,方便及时运维,为降低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便捷、安全的充电体验让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得到很多商户和企业职工的青睐,王家成介绍,自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实际使用情况良好,不仅解决了此前的充电难问题,园区楼宇内在楼道充电的现象也越来越少。而物业也在为每处充电区域添置了灭火器,进一步强化园区消防安全管理。“之后,我们计划在这些智能充电桩点位上加装遮阳棚,为使用者及其充电车辆创造更好、更安全的充电环境。”王家成补充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