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调查发现30年1000名高考状元下场悲惨?这则老旧谣言又来了

较真要点:
图片
查证者:刘娜 | 较真查证员
高考结束,一篇题为《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高考状元下场悲惨,没有行业领袖》的文章又在网络流传起来,文章称:“中央教科院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发现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抽查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
这是真的吗?
一、中科院已经多次辟谣,没有做过相关调查
该文章2014年就开始在网络上流传,文章里提到调查是“中央教科院”做的,但标题却用的是中科院。
2015年4月,中科院在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进行了辟谣:“周末一直在被@,咨询一个所谓我院的调查结果,很多大V转载时也没能说明白。在此,我们再次说明一下,不是所有带‘中、科、院’三个字的机构都简称‘中科院’,感兴趣的可以参阅我院的组织机构列表。”
但是每年高考前后,该传言还是不断出现,中科院又先后于2015年12月、2016年6月、2018年2月对此消息进行辟谣,并表示“日常心累”。
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沈献章曾向中央教科院研究员求证,得到回复:这里肯定未做这个问题的调查,显然是炒作
那中央教科院,有没有做过这个调查呢?较真查询后,并未发现相关报道。
2014年4月22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看待“状元”不能以偏概全》,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沈献章。文章称:“……笔者向中央教科院研究员求证该院是否做过此调查,答复是否定的:‘这里肯定未做这个问题的调查,显然是炒作。’”
三、这个调查很可能是指中国校友会网在2009年5月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但结论完全是过度解读和演绎
如果中科院和中央教科院都未做过相关调查,那这个调查真实存在吗?
流传文章中提到 “调查具体结果见《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页”。经查阅,《上海教育》没有所谓的“12A期”。
但是在2011年的23期的12A版第34页,较真发现了一篇题为《对照美国,中国科技英才教育如何作为》的评论,该评论中提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教授说:‘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 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接着,文中解释了这番话的来源:“袁振国是在华东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的主题论坛上说出这番话的”。
较真查阅了《新闻晚报》对该届论坛的报道,报道中,袁振国提到“对恢复高考后3300名各省市高考状元的调查”来自民间。
在检索了大量资料后,较真发现:这项调查很可能是指中国校友会网在2009年5月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该报告对 1977-2008年中国各地区的1120多位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等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数字与“30年1000高考状元”大体对得上。
这项调查的结论是——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状元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在目前我国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难觅高考状元的“身影”。
流传文章,很可能就是从这个结论开始演绎,得出了“30年1000高考状元下场悲惨”的说法。
对此,中国校友会网曾经发表声明回应:近年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独家编制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和结论被部分读者和学者“过度”解读和错误引用,社会上甚至有人杜撰了“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无一成为行业领袖”等错误和恶意诋毁的言论,并成为了某些过度批评高考状元和高考制度言论的所谓依据,这是极其不妥当的言行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科院还是中央教科院,都没有做过“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的调查。在经过多种细节对比后,这个结论很可能是演绎自中国校友会网在2009年5月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但该报告的结论是“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发布报告的中国校友会网也早已发表声明回应。
想了解更多内容?微信搜索“腾讯较真辟谣”小程序,点击“问答”进行提问,较真妹等你哦~参考文献详见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