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新格局下,博罗东部地区靠什么积蓄发展后劲?

近日,博罗县杨村镇4宗重点项目正式动工。这也是博罗今年以来第3批动工的重点项目。
项目建设关乎发展全局。今年以来,博罗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引进了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惠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高盛湾区智谷等一批重大项目,有效对冲了疫情影响,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
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博罗经济触底回升的态势明显,部分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由负转正。
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博罗提出打造“一带一圈”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沿东江经济带和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以外的博罗东部地区,则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为未来的“厚积薄发”筑牢根基。这也成为博罗东部地区未来5年发展的主要任务,构成了博罗未来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版图中的重要一隅。
图片
博罗杨村4宗重点项目动工。
稳工业:
GDP不再作为博东乡镇主要评价指标
“我宣布,博罗县2020年杨村重点项目正式动工!”近日,博罗县举行2020年杨村重点项目动工仪式,左右家私、松堡家私、景灏智能、广东有成4宗重点产业项目动工,总投资46.5亿元。
当天动工的4宗重点项目均位于博罗县杨村镇。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博罗东部地区乡镇,近年来,杨村镇加快构建“一镇一业”产业体系,不断引进、扶持家具生产企业,逐步壮大产业集群,致力建设成为博罗乃至惠州现代健康家居专业镇。
其中,投资额最大的为左右家私产业园(二期)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将引进当前行业内领先的国内外智能生产设备,预计年产值20亿元,可实现税收1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左右家私集团珠三角地区的产业中心。
今年6月,博罗县正式印发《关于着力提升博罗东部地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推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博罗将着力提升泰美、柏塘、公庄、杨村、杨侨、麻陂、石坝、观音阁等博东地区乡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发挥特色,推动发展,与沿东江经济带、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优势互补、协调共进,形成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区域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到工业领域,是对新引进工业项目的严格限制。《意见》提出,除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杨村、杨侨园区)和泰美镇外,其他乡镇原则上不再布局新的工业项目。
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博罗东部地区目前主要的产业园区。该园区总规划面积为7.92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区,其中,位于杨侨镇和杨村镇的东区占地6.2平方公里,以集聚发展智能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家居等产业为主。
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陈运新介绍,2019年该园区引进工业项目4宗,新增投资约1.56亿元,3宗工业项目投产。截至2019年底,该园区共引进项目38宗,合同投资总额约38.9亿元。在这些已落户的项目中,投资额超1亿元的工业企业仅有9家。
即便是在工业用地高度集约化的工业园区,土地要素依然是制约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的重要因素。陈运新告诉记者,除去建成区、已落户企业、规划道路、安置区和商业住宅配套区等占用的规模及用地指标,园区东区剩余可上项目规模约622亩。这就意味着,东区剩余可利用发展的空间已经所剩无几。
从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驱车1小时,即可抵达河源市江东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江东新区对于优质项目的吸引力可见一斑——仅今年4月底,江东新区就有21宗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总投资达到214亿元。河源市对于江东新区作为未来城市核心的定位也已明确——将打造成为全市内外交通枢纽、中央商务区和未来行政中心。
面对江东新区的“虹吸效应”,博罗东部地区依靠当前相对薄弱的发展底子,短期内难以实现工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此,《意见》明确,博罗将在博东地区全面实行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地区生产总值将不再作为博东地区乡镇的主要评价指标。
此外,《意见》要求对各镇现有的工业企业加强规范管理,全力鼓励和支持其提标升级;对一二三产融合的项目,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布局,在高水平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惠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效果图。
富农业:
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
与相对薄弱的工业发展底子相比,博罗东部乡镇却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加上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以及保存相对完整的客家民俗文化,博罗县委书记陈国煌指出,博罗东部地区有基础有优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的样板。
今年5月底,惠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落户博罗县泰美镇。项目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联合发起投资,计划总投资50亿元,占地约1000亩。该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200亿元,税收约2亿元。
作为塑造健康湾区的抓手之一,惠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是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记者从博罗县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到,该项目主要建设农产品批发集散、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智能冷链仓储、中央厨房、农业流通大数据、电子商务、检验检测、进出口代理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规划服务农产品年物流总额300亿元。目前,该项目已经启动征地拆迁等工作,预计于今年11月动工建设。
冷链物流是惠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首期建设的主要项目内容。记者了解到,博东地区农田面积较多、农产品品质优良,已形成观音阁红糖、柏塘山茶、杨侨金钱龟、石坝三黄胡须鸡等特色农业品牌,今年入夏以来,泰美镇的荔枝更是贴上“罗浮山荔枝”的品牌通过网络电商畅销全国。然而,冷链仓储设备的匮乏,始终制约着博罗东部乡镇的特色农产品向更广范围的地区销售。
“跳出农业看农业”,《意见》提出,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其中特别指出,要加快推进全国供销总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泰美供应基地(一期)冷链物流项目建设,支持建设适度规模的小型贮藏库和果蔬生产、加工、冷链、物流综合体。
泰美镇政府负责人表示,泰美将借助这一项目平台打造全产业链发展融合模式——从建设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制作,到仓储智能管理、市场营销体系打造,通过产业链融合连接农产品供应端和终端消费者,不断提升优质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高标准建设惠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将其打造为集农业休闲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形成上下游产业的聚集,最终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全链条产业链。
目前,博东地区的茶山休闲谷、恒大秋枫寨、檀悦酒店等乡村旅游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通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积极开发乡村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全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
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博罗将着力建设博东魅力乡村先行区,打造展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新风貌的重要“窗口”。
图片
博东地区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已完成一期改扩建工程的杨侨中学将打造成为博罗东部地区的一流学校。 资料图片
筑基础:
增强博东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五年后的博罗东部地区将是何种模样?《意见》已经描绘蓝图——“到2025年,博东地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住有安居、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公共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战略性成果,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农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行政村全部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博东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主要依靠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公共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为此,《意见》从教育、医疗和交通等方面,提出未来5年将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全面提升博东地区教育、医疗、交通等建设水平,加快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提升博东地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是完善博东地区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首要任务。《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县内外优质学校与博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共建教联体,推动杨侨中学与高水平学校建成教联体,通过委托管理、师资共享、研训联动,实现以强带弱,整体提升博东地区办学质量,让博东地区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面对博东各乡镇目前存在的教育硬件短板,《意见》提出了细化目标——每年安排不低于60%当年各级财政基建修缮类专项资金用于博东校园硬件建设;2025年前全面完成博东地区54所教学点标准化建设;推进寄宿制学校达标建设,满足博东地区学生寄宿学习需求。针对各乡镇中小学的大班额问题,《意见》强调要加快推进各学校新教学楼建设或改造升级,进一步增加学位。师资力量方面,深入实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制定出台引导当地师范类毕业生返乡就业的鼓励政策,每年至少引进或交流50名教师到博东地区学校任教。
2019年12月,由原杨村镇卫生院升级而成的博罗县第二人民医院正式开业,成为博东地区的第一所县级综合医院。为进一步提升该院服务能力,《意见》提出,从博罗县人民医院分批选派专家进驻县第二人民医院长期坐诊,重点扶持加强院前急救科、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等薄弱科室建设,着力将该院打造成为博东地区综合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为加快对接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博罗正加快推进博东大道建设。建成后,这一大道将贯穿杨村、杨侨、麻陂、石坝等东部乡镇,并无缝对接河源市江东新区的骨干路网,满足博东地区群众的交通出行需要。
目前,位于麻陂镇的赣深高铁博罗北站配套工程已完成招标。《意见》强调,要加快推进连接高铁站场的观麻公路升级改造,确保与赣深高铁同步建成投入使用,打造博东地区与深圳、香港的“一小时生活圈”。
【观察眼】
找准定位推动博东地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博罗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比较明显的。针对这个问题,过去也就更强调发展的均衡性。为了补齐东西区域不平衡的短板,在资源配置上摇摆不定,导致博东地区的发展没有加快,同时其他地区也没有得到优化提升。
实际上,从其他地方的历程来看,胡子眉毛一把抓、各处同样用力的做法,反而难以实现有效发展。实际上,博罗东部地区工业基础差、发展底子薄,同时承担着保护生态的使命,想要快速突围并不容易。因此必须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才能让这片地区踏上发展正轨。
去年以来,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理念下,博罗明晰了各个区域板块不同的功能、发展目标和时间表。比如在当前,针对博西片区的沿东江经济带,将集中力量打造为快速做大博罗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的强劲动力引擎;中期来看,用5年时间将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逐渐打造成为推动博罗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远期,夯实博罗东部地区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为下来与河源市江东国家级高新区“同台竞技”打下“厚积薄发”的坚实根基。
过去强调“无工不富”,所以要弯道超车就要上马工业大项目。但随着消费升级、群众理念的变化,对以优质生态为支撑的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则有着更多的需求。这恰恰为博罗东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从资源来看,博罗东部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厚实基础。放在粤港澳大湾区来看,博罗东部片区的这些资源也都是优越的。因此,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的样板、为大湾区庞大的消费群体提供生态休闲载体,大有可为。
根据这样的新定位,从产业布局、功能配置等方面来看,就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一方面,可以把已有基础的优势产业做强做大,比如可以加快推进杨侨金钱龟之乡、柏塘茶乡、观音阁黑糖之乡、石坝三黄胡须鸡专业镇、杨村健康家居专业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推动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
另一方面,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力布局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包括可以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加快推进茶山休闲谷、恒大秋枫寨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发乡村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 全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
实际上,这些生态型产业和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里面,正是比较稀缺的。
在基础设施上做好公共配套,也可以进一步打响博罗东部的生态品牌。比如当前正在推进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泰美供应基地(一期)冷链物流项目建设,不仅将带动博罗东部的相关产品,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辐射到龙门、河源等地区,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将提供显著的动力。
在塑造发展新动力机制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交通等建设水平,加快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
特别是当前交通基础设施,当前博罗正在推进博东大道(双杨大道及东延段)、芦洲至泰美大桥及其引道工程、赣深高铁博罗北站配套工程等项目的建设,将显著提升与周边地区的通达能力。
实际上,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提升了,从长远来看也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这将为推动博罗东部的崛起夯实发展基础,博罗东部也有更好的条件,打造一批粤港澳大湾区内具有魅力的乡村集群。
【记者】廖钰娴
【作者】 廖钰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