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皮影戏在没落……一个美国妹子却推着自行车,想要救活它……

光影之下,大千世界熙熙攘攘,千百年来,同样也是光和影,记录着人间的纷纷扰扰。

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就已经通过实验得出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短短百年之后的西汉时期,中国对于光和影的运用就已熟稔,也创造出了时空交错的舞台表演艺术——皮影戏

之前《清平乐》中为我们呈现的宋代“夜生活”可以说是该剧有重点描摹的一个场景:华灯,游人,杂耍,美食,才子佳人,精彩纷呈

其中,“皮影戏”作为一项夜市娱乐项目也得到了相当细致的还原。

一张牛皮演绎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

皮影戏,它可以说是古代人发明的“不插电电影”,这门民间艺术自汉代诞生,唐宋时兴盛,一直传承至今。

这种看似过家家一样给小孩子看的动画形式,却成为了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文化之夜”的开场秀。

这种生于田间地头的文化艺术,在娱乐之余,它还履行着传承、教化之责。

无论是仁义道德还是人伦纲常,皮影戏都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在乡野间默默地普及着。

看似毫不起眼的物件,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价值观甚至社会底层的教育体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即使在互联网影音大为流行、皮影戏早已不是人们娱乐休闲首选的当代,仍有许多皮影艺人及爱好者在坚持守护这门艺术,延续它的血脉。

求索——将皮影做成动画的汪天稳

说到皮影戏,就不得不说陕西华县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而对于华县皮影戏而言,汪天稳这个人不得不提。

在皮影的艺术史上,汪天稳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他是陕西华县皮影传承人,也是现在中国皮影唯一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1962年起,12岁的汪天稳开始师从新中国最早评出的“中国十大工艺美术大师”之一的皮影大师李占文学习皮影雕刻技术。

一学就是13年,最终将华县皮影从制皮、雕镂到敷色、缀钉等全部24道工艺及“推皮走刀法”完整地传承下来。

所谓“推皮走刀法”,就是将制作好的牛皮放在案板之上,一手持刻刀不动,一手推动牛皮在刀锋下移动、旋转,从而雕镂出想要的人物形象或场景。

牛皮厚实坚韧,“推皮走刀”是一项极需手劲儿和耐性的工艺。

这手劲儿要怎么练呢?汪天稳的秘诀是:大不了手上每天吊两块砖练着。

就这样,他练着练着,他就成了众人盛赞的“天下第一刀”,制作皮影的技艺自然在业内也是首屈一指。

1982年,汪天稳曾受邀为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设计、刻制《孙悟空大闹天宫》,作品至今藏于该馆。

2003年2月,汪天稳带领团队,以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历时11个月,制作出了23.58米长的牛皮雕刻画《清明上河图》,被业内人士称皮影行业的“吉尼斯”

除了整理传统皮影戏,汪天稳还极力尝试将皮影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比如电影。

2011年上映的外国电影《功夫熊猫2》,开头动画便借鉴了中国的皮影艺术。

汪天稳的伟大在于用皮影完成了整部电影的创作。

2017年,在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汪天稳及艺术家汤南南、邬建安、姚惠芬等人,合力创作了皮影表演作品《不息-移山填海》。

这部讲述中华民族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的作品,成为了那一年威尼斯双年展的焦点和中国馆的核心展示,更是在国内引起了一波关于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如何结合的热烈讨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艺术家汪天稳,大半辈子便是这样子守护与传承皮影戏的。

过河——快手上的百年皮影班班主魏宗富

在民间,也有很多人努力传承“皮影戏”,他们的坚持同样让我们动容。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甘肃环县,12岁的魏宗富对皮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口和爷爷提出想要学习皮影。

魏宗富的太爷、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道情皮影的传承人,然而魏宗富的爷爷却说,这门手艺前途渺茫,希望他好好读书。

“执拗”了两年后,魏宗富终于如愿以偿开始正式学习皮影,几年后终所成。

然而几十年来,掌握了道情皮影精髓唱腔和演奏的魏宗富,却一直苦于后继无人:人心浮躁,谁还愿意听皮影戏呢?更别说愿意沉下心学习的人了。

2018年,在儿子的帮助下,魏宗富开始在利用直播平台,在上面开始传播道情皮影戏,他的皮影生涯才迎来一波新的浪潮。

道情皮影因吸收了道教音乐的旋律和曲调,婉转悠扬,在陕西众多皮影戏中独树一帜。

这也是我国皮影戏的一大特点,即每个地方的皮影戏,受当地民风和戏曲的影响,艺术风格“环肥燕瘦”。

过去大多数人住在窑洞里,道情皮影艺人带着大家伙在窑洞里听戏,门一关,灯一灭,黑漆漆的屋子里只有白色幕布上皮影小人儿们的投影最为瞩目,配以主唱的人千变万化、声情并茂的唱念,正可谓“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表尽喜怒哀乐”,是人们闲暇时最为享受的娱乐项目。

而今,道情皮影在当地的存在感越来越弱,在网络平台上却又吸引了无数爱好者隔空观看,其魅力其实始终未曾减退

关注魏宗富的粉丝已有13万多,而魏宗富的皮影戏短视频,多是几十万到几百万的播放量。

新的互联网传播渠道,打破了从前皮影艺人们只能用驴载着道具、游走表演的传播方式。

快手平台亦对魏宗富这类的民间艺人亦予以诸多扶持,魏宗富现在前往全国各地现场表演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魏宗富算是摸着石头过河,误打误撞发现了皮影戏新天地。看着透过屏幕汹涌而来的网友的热情,魏宗富对于皮影传承的信心也多了许多。

跨海——美国女孩Annie学皮影的故事

老艺术家还有民间的能工巧匠对于“皮影戏”的坚持,还吸引了不少外国粉丝。

“表演一开始,我就知道,皮影戏是我一直追寻的东西。”美国女孩Annie如是说。

可能因为母亲是中日混血的原因,Annie其实比身边其他人对中国文化更好奇、更了解。

在偶然听闻了中国的皮影戏之后,Annie便痴迷了。

2008年的时候, Annie还是美国的在读研究生,但从那时候开始,Annie多次来到中国,她去了很多有皮影戏的省份,拜师学艺,最终从一个爱好者成为了专家。

她会推着皮影戏表演车,行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用她自己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皮影之美;

她还专门建了一个关于中国皮影的英文网站,那里面记录着关于皮影的一切;

甚至回国之后,她自己制作皮影,搭建舞台,让国外越来越多的人渐渐了解皮影戏。

这一切都源于她最初的心愿:我要救它(皮影戏)。

其实,皮影戏传到海外,早在中国元代就开始了,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民族艺术瑰宝。

沿着两条丝路,波斯(伊朗)、阿拉伯、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都曾被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征服。

在泰国,至今仍可在他们的节日活动中看到皮影的存在。

在中国之外,皮影戏似乎一直不惮辽阔海洋带来的地域隔阂和文化差异,或许是因为它与中国乡土民风气息最接近、血脉最紧密,代表了最真实和鲜活的中国民族文化。

然而,当国外对皮影戏赞不绝口的时候,皮影却越来越淡出我们中国人的生活

皮影戏的剧本内容,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皮影戏的制作与表演费时且费力,

许多皮影传承人因此后继乏人,社会上依旧涌现着更多的新事物……

难道,皮影戏在传承千年之后,只能选择默默退场吗?

当然不。

皮影戏,源于中国人自古便旺盛的创造力,制作皮影的一道道工序,源于中国人自古便有的专注和匠心。

在皮影戏中,有我们最真实的喜怒哀乐、爱恨嗔痴。

幸而还有许多皮影守护者们,踽踽而行,从不曾放弃。

汪天稳在整理传统皮影戏之余,也在结合现代生活创作新剧本,并尝试了牛皮雕刻画及皮影电影等,即是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

魏宗富则借助新的传播渠道让差点寂灭的道情皮影焕发生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无论时代和社会怎样变,皮影戏历经千年沉浮却一直生生不息,它的价值不是因为人们的漠视而消失。

但却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创新,这些瑰宝才能散发出它原有的魅力,成为众多中华文明中一根强有力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