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第二张王牌:营收超过了房地产业务,每年服务全球50亿人

图片
说到李嘉诚,很多人都以为他只是个房地产商,靠收租和卖房子赚钱。但其实背后的业务板块还包括有零售、电讯、基建、能源、港口等等。
重点是零售和电讯业务是长和收入的核心支柱。去年这两项业务分别收益1692.25亿港元和1025.01亿港元,占据总收入比重61%,而零售业务全靠屈臣氏集团。
资料显示,屈臣氏最早可以追溯到1828年,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知名的连锁零售商,旗下共拥有12个零售品牌,在全球25个市场经营1.57万家门店,每年服务超50亿人。
简单给大家梳理下屈臣氏来龙去脉,其前身是一家由英国人开在广州的小店,19世纪40年代南迁至香港,店名改为屈臣氏是因为后来的老板叫watsons。
到19世纪末,屈臣氏分店有30多家,还有一家汽水工厂。售卖物品变得丰富起来,除汽水之外,化妆品以外,还卖起了照相机等,俨然成了一家百货商店。
图片
不过,那时候的屈臣氏规模远没有今天这么庞大。店铺的转折点在于卖给了和记黄埔。在李嘉诚手里此后的数十年间,屈臣氏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上世纪80年代末,李家积极在内地以及海外市场布局。在这个过程中,其主要采取的便是并购外延策略,通过收购全球各地的连锁企业,规模在短时间得以迅速扩张。
自千禧年起,李嘉诚先后拿下欧洲多家连锁零售品牌。规模的快速扩张,也使得屈臣氏的营收节节攀升。当然,做生意不可能一帆风顺。
前几年,屈臣氏更是一改之前高速增长的态势,开始走下坡路,业绩一度呈现负增长。为了扭转颓势,其主要采取了实体门店扩增的策略,通过走量提升营收。然而,该模式由于成本过高以及新开门店短时间很难实现盈利,并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
屈臣氏业绩下滑的背后,除了受到电商崛起的影响外,还在于其自有品牌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其商品主要分为进口品牌、本土品牌、自有品牌。为了追求利润,自有品牌的占比一直很高。这样一来,随着自有品牌老化等问题凸显,销量逐渐下滑,势必会影响门店整体业绩。
图片
事实上,屈臣氏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近年来一直在加大线上渠道布局,同时跟线上外卖平台合作,真正做到线上线下的联动。这些改变确实很好地拉升了营收,可以看到这两年屈臣氏的业绩有所好转。前两年,李嘉诚和雷军还见了面,双方达成合作。李家旗下的一万多家门店,售卖小米的设备,帮助小米扩展到欧洲等地销售。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虽然屈臣氏的转型初见成效,但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不能说已经取得了成功,还有待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