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中国区架构调整,药代遭三甲医院封杀,行业越来越难了

作者:Chriss
来源:健识局(jianshiju01)
全文1952字,阅读需5分钟
跨国药企又有大动作。
根据药斯拉近日消息,勃林格殷格翰(简称“BI”)已经内部通知,自2020年8月1日起,该公司中国区现行的东、南、西、北、北京五个大区将合并成南、北两个大区。
健识局已就此事向BI求证,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尽管还没有详细方案流出,但是可以预见,在架构调整的过程中,人员的调整和优化都是不可避免的。
图片
图/ 视觉中国
根据官网信息,BI是全球前20的制药企业,产品覆盖呼吸、心血管、糖尿病、肿瘤等多个领域。从前不久公布的业绩情况看,2019年全年和2020年一季度该公司的中国区业务增长首次达到了两位数。
BI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兼CEO高齐飞也曾表示,目前中国是BI在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对中国团队的调整,也是必然出于更好应对市场变化的考虑。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而同时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改革等新政,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医药市场的游戏规则,跨国药企躺着就能赚钱的好日子已经过去。
在此背景下,不止BI,辉瑞、默沙东GSK、赛诺菲、诺华等都在大举调整公司组织架构。进入2020年,叠加疫情影响,还有多家知名药企开始控制销售费用,甚至减少销售投入。
而在药品销售一线,受医药反腐持续升级影响,医疗机构对医药代表进院的管控也更加严格。结合医药代表备案制第二次征求意见,业界分析,医药代表不再承担销售任务,回归学术本位已经进入倒计时。在此过程中,大批医药代表将转型或被淘汰。
图片
非专利药微利
架构调整、瘦身成普遍选择
带量采购倒逼之下,非专利药市场正在大幅缩水。
相关报道显示,前两批带量采购涉及的57个品种,药费总额已经从原来的427亿元降到了83亿元,缩水了80%以上。其中,降价效应节约180亿元,替代效应节约164亿元。
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架构调整,聚焦核心,剥离非专利药业务正在成为主流。
根据行业媒体报道,7月27日,默沙东新的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走马上任。而在年初(2月5日)默沙东已宣布拆分成两家成长性公司,将女性健康、专利过期药和生物类似药专营权剥离出来,成立一家新的上市公司。拆分后,肿瘤仍然是默沙东增长支柱产品领域之一。
5月19日,赛诺菲宣布调整中国区组织架构,与全球框架保持一致,按照特药、普药、疫苗三个核心单元重组业务。此前该公司中国区业务只分为药品和疫苗两部分。
3月25日,诺华制药中国宣布组织架构调整计划,新成立基础疾病事业部——整合了原有的代谢和移植事业部的代谢团队、高血压和高血脂事业部。新部门的产品中,如倍博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代文(缬沙坦胶囊)、复代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等都是过专利期药品。
图片
图/ 视觉中国
尽管无论是BI还是默沙东、赛诺菲都还没有剥离普药、非专利药的动向,不过,从既往案例看,架构调整后,剥离非核心业务的操作也属常规动作。
如:辉瑞的非专利药部分辉瑞普强就已拆分出来,计划与仿制药巨头迈蓝合并。最新消息显示,这一因疫情推迟的合并案,有望在今年的第四季度完成。
医院明令封杀
300万药代洗牌下半年加剧
伴随药企架构调整,人员的优化也来了。
可以看到,赛诺菲的全球架构调整半年后(2020年6月份),该公司就宣布了在欧洲裁员1680人的计划。默沙东韩国公司也已有调整人员计划,预计将于第四季度调岗名单。在3月份,默沙东中国宣布原肿瘤事业部负责人牟艳萍已决定离开公司,寻求外部发展机会。
而对于中国的一线医药代表而言,真正的淘汰赛已经打响了。
据行业媒体消息,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布《关于严禁在门(急)诊区域接待医药代表的通知》,要求医师拒绝接待并劝退违规入内的医药代表。
通知称,近期发现部分药代无视禁止入内标志,在医院多个诊室门口聚集,严重违反了有关规定,影响医院就诊秩序及环境,极易引发门急诊患者不满及投诉。务请各位门诊医师拒绝接待并进行劝退。
如果医药代表继续违规聚集,则医院将对这些代表所属供应商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理;医师违规接待医药代表,则属于医德医风问题,面临一次扣罚接待医生绩效工资300元的处罚。
而在此前,据中国医药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疫情期间,还有医药代表在南通市某医院穿白大褂开展业务被“捉留”。
近年来,在医药反腐力度持续升级之下,医药代表早已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甚至还有医院将其列入“扫黑除恶”名单。而医疗机构上述规定无疑是对医药代表的大封杀,从一定程度上斩断了传统药品推广的通路。
业界分析,以疫情为契机,结合带量采购、反腐专项整治持续推进,招采环节的信用制度以及药代备案制等的落地,医药代表将加速回归学术本位。而在市场萎缩和专业性要求提高之下,300万药代中绝大部分将被淘汰。
编:逗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