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一中环岛道路交通状况复杂,市民提出治堵思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日
有市民来信反映
新市南路一中环岛位置,交通状况复杂
道路中间的“大转盘”
已经不能适应这一区域繁忙的交通现状
希望政府部门尽快对这个“大转盘”加以改造
图片
图片
直击现场
7月18日7时40分许,记者来到新市南路一中环岛现场踏访。由于地处新市南路、富兴路、两条主干道的交汇点,还有红印山路和上红印山一号的两条支线穿插其间,这里实际上是五个路口的交汇处,南来北往途经这个环岛的车流量很大,环岛内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加上随意穿插马路的行人,交通状况十分复杂。
图片
记者在环岛路段蹲守观察,正值上班高峰,绕岛车辆川流不息。环岛周围各个公交站点站满候车人群,行人在环岛各个路口来回穿梭。一名领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本在59路站点候车,突然发现57路公交车驶进对面车站,焦急地从人行道旁公交站牌钻出来,沿环岛飞奔,根本不顾周围车辆,险象环生……
随着我市车流量的逐年增多,
新市南路一中环岛
成了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的“高发地”。
为此,
不少市民提出了相关的改造建议。
对环岛交通拥堵问题,市民怎么看?
记者在市区街头采访数名交通参与者。
市民观点一:优先保证公共交通
公交车何师傅认为,道路的现有条件不是影响公交专用道设置的理由,关键在于道路资源如何分配才能产生最佳效果。何师傅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在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方面,可以更为精细化和科学化,公交专用道不一定要全路段设置,可以尝试在一些拥堵的路口(如一中环岛)、路段实行公交优先。
市民观点二:设立高架或者隧道。
家住附近的公路局退休职工老林说,治堵,需要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后给出顶层设计,同样需要每个交通参与者通力合作。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解决现代交通拥堵难题的较优方案。他举例说,像列东江滨路设置立交式的地下通道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法。新市南路一中环岛若像列东大桥桥头那样设计高架或者地下隧道,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市民观点三:整合公交车站点。
退休干部连先生认为,应该把东面的站点扩建后,把到列东方向和到动车站的公交车尽量合并在东面一个站点,就不至于让乘坐公交车的人顾此失彼、无所适从。
市民观点四:拆除环岛,装置信号灯。
家住城门口的吴先生说,从时间上来看,新市南路一中环岛拥堵主要发生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节假日的下午以及恶劣天气日子等时间段;从空间上来看,拥堵区域范围有扩大之势,早晚高峰的易拥堵节点散布在环岛周边各条主要道路沿线的路口,比如中西医院大门口,陈景润实验小学门口和原来城门口等,遇恶劣天气时易拥堵节点可能进一步向周边蔓延。他觉得环岛可以拆除,并建议将此路段改成红绿灯控制,以实现车流的有序通过。
直接拆除环岛,将此路段改成红绿灯控制,以实现车流的有序通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一建议方案是否可行?
据三明学院土建系退休老教师介绍,环岛是曾经流行的一种城市建设模式,主要是为了减少冲突点而设置的交通设施,车辆按同一方向行驶,将冲突点转变为交叉点,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建环岛的时候,这些地方道路主要是双向3或4车道,车流量未处于饱和的情况。建环岛的好处是,在当时这些地区处于无人控制区,即不需要人力维持交通秩序时,不用设置信号灯,降低了成本,同时在环岛上还可以进行绿化、立广告牌、城市雕像等,有美化城市的功能。
为进一步证实是否可以拆除环岛,直接设置红绿灯,记者采访了三明市交警支队政委罗绍华,罗绍华认为,一中环岛设置红绿灯正在论证中,但直接拆除环岛不可行。
为什么?理由有三
一是今年以来,交警部门以“严格执法、严格处罚”为基本要求,持续开展路面交通违法行为整治,重点瞄准非机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行人闯红灯、不走横道线,机动车违法停车、滞留路口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严管高压态势,通行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二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三明经济的快速发展,车流量大幅增加,三明城区主要街道交叉口陆续兴建起环岛。这些环岛在担负疏导交通重任的同时,也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随着市区快速路网形成,尤其是泉三高速路建成通车后,一中环岛交叉口流量逐年增加,高峰期间交通不畅的情况时有发生,“大转盘”的瓶颈局限日益明显。环岛成为交通的“绊脚石”在一中路口已成为不争事实,但环岛和周边的花带是重要绿化景观,贸然撤除,会严重影响城市绿化景观。
三是环岛由于地处下坡、四五个路口汇合处,设置红绿灯,交通秩序难以改善,通行效率提高不明显,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图片
事实上,
一中环岛区域道路状况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记者从三明市自然资源局市政规划科了解到,
针对一中环岛问题,
相关部门进行过多次实地调研,
已经论证过多次,
也做了多次改造方案,也有想增设天桥,
但由于该路段交通状况复杂,
最终方案一直未拍板,
目前仅对一中环岛附近的沙洲路先进行改造。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连传芳)
新媒体编辑:李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