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小“金猪”,托起新希望

在猪妈妈的肚皮下,一头头皮毛白里透红的小猪崽儿使劲挤着、拱着,哼哧哼哧地奋力吃奶。一只、两只、三只……谭立军隔一会儿就不由自主地数一数,每数一遍,喜悦的笑容就爬上眼角眉梢。
图片
彰武县满堂红镇蘑菇沟村地处辽西北边界,一条蜿蜒的柳河将其与内蒙古库伦旗隔开。柳河左面为蘑菇沟村,右边为库伦旗。
7月22日、23日,谭立军家的两头母猪先后生下两窝猪崽儿,一共25只。仅今年上半年,老谭家已经喜获7窝猪崽,忙着伺候这些“心头宝”是他每天最重要的事。
“今年猪仔和生猪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现在一只猪崽市场价能卖到1600元。老谭家这两窝猪崽至少值4万元,这是抱上‘金猪’啦,搁谁不得乐开了花。”蘑菇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旭到老谭家走访,也由衷地替他感到高兴。而最令王旭欣慰的,是蘑菇沟村村民的生活离小康越来越近。
图片
蘑菇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旭经常到贫困户家走访,帮助老乡出主意、解难题。
彰武县满堂红镇蘑菇沟村地处辽西北边界,一条蜿蜒的柳河将其与内蒙古库伦旗隔开,因靠近沙漠,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让这里总是闹旱灾,靠天吃饭的农民往往辛苦了一年,却见不到收成。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因地处边界交通不畅,村里的农作物运不出去,外面的人也很少进来,贫穷是这里经久不变的底色。
谭立军和村里106户贫困户的生活发生变化,是从村里来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始的。
“贫困村实现小康,重要前提是产业兴旺,农民不再靠天吃饭,收入来源多样化。”阜新市烟草专卖局驻村扶贫工作队来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发展第三产业项目,并从2018年开始扶持蘑菇沟村贫困户搞起了养殖业。
图片
谭立军家的母猪刚刚下了一窝小猪崽,粉白圆润十分讨喜。按当下的市场行情,一只能买到1600元。
当初,让谭立军养猪,他可并不乐意。
2018年,王旭来到谭立军家,动员他养猪。“当时我心里可不情愿。那年正赶上闹猪瘟,生猪都卖不出去,猪肉价格一落千丈,我养猪不是走死路吗?”老谭回忆说。
一次动员不成,王旭并没甩手不管,一有机会就往老谭家跑。58岁的谭立军18年前被查出患上癌症,经过手术后死里逃生,但不菲的手术费也让家里拉下一笔不小的饥荒。屋漏偏逢连夜雨,老两口住了多年的泥坯房摇摇欲坠,新房盖不起,每年还得省吃俭用拿出一笔钱修修补补。就这样,老两口陷在贫困的漩涡里打转,怎么干也走不出来。
图片
周桂茹在给猪崽投喂高营养价值的“奶粉”。
谭立军家的情况在蘑菇沟村很典型,如果不发展副业很难脱贫。“老谭,这猪你养上肯定亏不着。眼前生猪市场行情是不好,可这不正是你入手的好机会吗?猪崽价格低,你买入养一年,第二年猪肉价格准能涨起来。这是市场规律,你要往远处看。”在王旭苦口婆心地劝导下,谭立军终于打消了顾虑。
在村里的帮扶下,谭立军买入第一批猪崽。他和老伴精心饲养,一年后猪肉价格果然回升了,他把育肥生猪卖了,种猪留下繁育后代,当年就出栏70多头,大赚了一笔。“说实话,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多亏了这些村干部,没有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做工作,我差点就把到手的‘金猪’推出去了。”老谭说,他差一点就跟脱贫“失之交臂”。
图片
石振环家的母羊前几天刚下了小羊羔,伺候这些“心头宝”是家人每天最重要的事。
靠繁育猪崽“滚雪球”,到了今年,谭立军家的猪栏里已经养了100多头猪。“今年至少能出栏七八十头肥猪,一头生猪目前市场价格在4000元左右,再加上上半年下的7窝小猪崽,今年的收入更稳啦。” 谭立军一脸轻松。
贫困虽是个泥潭,但谭立军一家还是靠找对路子走了出来。在政府的帮扶下,老谭家还盖起了一栋红瓦白墙的砖房,坐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老伴包艳丽感慨着扶贫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穷日子过了几十年,头一次手里有了余钱,头一次体会到过上好日子的滋味。脱贫了,走路头也敢抬起来了。”
图片
靠搞养殖业,蘑菇沟村村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盖起了红瓦白墙的砖房,生活水平逐年提升。
柳河水蜿蜒流过蘑菇沟村,守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靠天吃饭,产业扶贫让蘑菇沟村村民将命运重新掌握在自己手里。
为了帮助所有贫困户脱贫,王旭和村党支部书记挨家挨户动员搞养殖业。刚开始,很多村民都在观望,王旭就决定先选几户做试点。他把这个想法跟贫困户王国林说了,希望他这个老党员能带头往前冲。
王国林因病致贫,脑血栓后遗症导致他走路一瘸一拐,失去了下田种地的能力。王旭的建议让他一下子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行,我乐意做这个‘出头的’。只要能脱贫,我就敢试!”王国林和老伴信心满满。
说干就干。王旭到彰武县畜牧局“要”来20多头猪崽,放在王国林家由其代为饲养、繁育。村里和老两口签定了协议:他们分批返还给村里38头猪崽,用于分给其他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图片
不负众望,王国林夫妇成功把20头猪崽养大并繁育出下一代,当年他就给村里送去20头猪崽,今年还要送出第二批,除此之外他家圈里还剩下大大小小30多头猪。
“你们看我这几窝猪崽长得多好,皮毛锃亮,一天天可能吃了。照顾它们就像照顾小孩一样,乐趣多,一点也不累。”王国林的老伴周桂茹提着一桶掺了牛奶的饲料,弯腰给一群小猪投食。前几天家里的两头母猪生了19只猪崽,她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给老伴看病欠下的8万元还上了,今年家里盖了新棚子,老伴买了一辆电瓶车代步,我还换了一部智能手机……”所有这些改变都是搞养殖带来的,周桂茹说,“这要是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饭都吃不饱,还能想买啥东西呦。”
试点的成功,让驻村工作队欢欣鼓舞。2019年,工作队加大力度,动员所有贫苦户都搞起了养殖业。90多户贫困户养上了猪牛羊,个别实在没有劳动能力的,工作队采取建立合作社形式由养殖大户代为养殖,年底以分红利的方式发到贫困户手中。当年,全村10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日落西山,阵阵炊烟温柔地升起在这座省界线上的小村庄上。胖乎乎的小猪在栏舍里撒着欢儿,小羊羔安静地吮吸着乳汁,牛儿悠闲地咀嚼着草料,蘑菇沟村人的“心头宝”成了一道岁月静好的风景。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
记者:刘冬梅、杨靖岫
编辑:王晓领
责编:方亮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