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群山耸立之地,革命诗篇气壮山河,民族风情五彩斑斓,豆腐圆口感嫩滑

CCTV-10
2020.8.4 23:2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广西卷 凤山篇
凤山篇 预告片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丛丛峰林中,凤山县因“环山似凤,环凤皆山”而得名。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里地势高峻,洞穴密集,植被苍翠。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在他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中记述:凤凰生于南方的丹穴,在邕州人迹不至的高崖之上才会筑巢。
图片
凤山古时千山阻隔、道路榛塞,史书称“蛮地”。直至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今凤山县境才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南宋时期在今县境内平乐乡设置罗博州,是凤山行政建置之始。自此之后,随着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壮族、瑶族、汉族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渐交融。
图片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朝对东兰土州实行改土归流,后改称凤山土分州。1919年置凤山县,沿用至今。
图片
革命诗篇气壮山河
在凤山叠嶂碧水间的十三座烈士陵园,就像当年的革命先烈一样,站在山前林畔,向往来的后人诉说着血与火的壮烈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凤山县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20年代,中国农民革命领袖韦拔群、凤山农民武装主要领导人廖源芳等革命先烈,开始在这里点燃农民运动的火种。
图片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了百色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东兰、凤山的农军主力编入红七军第二纵队和第三纵队,韦拔群任纵队司令员,廖源芳任纵队副官长。革命的烈火,在右江、凤山这片土地上熊熊燃烧。
图片
图片
从1931年初到1932年底,红七军二十一师,即后来的右江独立师,先后粉碎了国民党桂系军阀对东凤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有效牵制了桂系军队。当时的恒里岩战斗持续11个月之久,红军和革命群众牺牲了四百人左右,是留守在东凤根据地的红七军近两年的反围剿斗争中,坚守时间最长、战斗最惨烈、牺牲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最多的一个据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民族风情五彩斑斓
在瑶族地区,凡男孩成年之时都要接受家族长辈们的度戒考验,这是一种传授瑶族文化和进行伦理教育的仪式。
图片
“度”就是传授应遵行的法则,“戒”就是教育限制约束人的条规。只有经过度戒,才能结婚成家,参加社会活动。
图片
在凤山,蓝靛瑶与壮族杂居,壮族瑶族文化兼容,瑶妹用壮话来唱山歌。歌声高亢急促、清越激昂,音调特色非常明显。拦酒唱歌的蓝靛瑶姑娘们,穿着鲜艳醒目的传统服饰,更摇曳着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图片
图片
蓝靛瑶亦称“山子瑶”,在山上过着不定居的生活,所用布料都是自己纺织的原色棉料土布。古时有人偶然发现一种名为蓝靛的植物,蓝靛草可以把布染成蓝色,从此穿上漂亮服装的山子瑶,也称作蓝靛瑶。
图片
和度戒一样,蓝靛瑶服饰也是当地传统文化的精髓。
据记载,瑶族先民“好五色衣裳”,喜欢把黄黑白红蓝丝线绣在靛蓝色布上,或是用彩色丝线来做织锦的经纬线,使得衣裳色彩斑斓,款式多样,后来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保留下来。度戒中的服饰,也是这种民族元素的一个体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载奢”是度戒仪式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象征着度戒者生命的重生,“载奢”时,度戒者要全身蜷曲,从高台一滚而下,落入下面拉起的大网中,寓意着脱胎换骨,开始新的生命。
图片
图片
2016年,凤山瑶族度戒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今,这种传授教义的民俗文化经由凤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编导刘国栋等人的艺术性编排整理后,以舞蹈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7年,舞蹈《度戒》在第五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中荣获一等奖,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了解。
图片
图片
豆腐圆口感嫩滑
在凤山壮族的节庆宴席中,豆腐圆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这也是当地金牙乡下牙村居民们日常生活中的特色美食。
图片
优质的水源,饱满的黄豆,才能磨制出细腻清香的豆腐。当地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曲折变换的地下河流,孕育了富含矿物质的甘甜水源。经由清泉井水制作出来的豆腐,质地细嫩、口感爽滑,因此下牙村的豆腐圆也声名远播。
图片
图片
制作豆腐圆的馅料,多采用新鲜猪肉和当季蔬菜。当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被剁成泥状之前,便要加入韭菜混合提味,将两者搅拌成质地黏稠的馅料后,再依据个人口味加入食盐等调味。
图片
图片
鼎罐内模是用泥沙混合而成,外模由铝铁打造,是一种肚大口圆的器皿,遇热后导热性快,且受热均匀,做出的食物口感极佳。
图片
底深壁厚的鼎罐,还具有耐火性,烧制豆腐圆时,可将其直接架放在炭火上,常年烹制食物也无丝毫损伤。
图片
图片
饱经烟熏火燎的鼎罐,将五谷汤汁的精华煨入内壁罐底,历经岁月沉淀后的鼎罐,也是家乡至味的延续。
图片
在烹制豆腐圆时,鼎罐又给予他们各种施展的空间。在这里面,豆腐圆可炸、可蒸、可煮,各种口感的豆腐圆,在鼎罐中尽情释放汁鲜美味。
比起蒸煮的口感,壮族乡民更喜欢吃油炸的豆腐圆。他们最常用的是山茶油,当地山清水秀、植被繁茂的生态,为山茶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也造就了天然醇香的山茶油。
图片
图片
图片
白嫩莹润的豆腐圆,在滚热的山茶油中翻转腾挪,在小火的控温下,只需五分钟,其色泽便由嫩白色逐渐呈现金黄色。炸好的豆腐圆形似橘子,因而也被赋予了吉庆圆满的美好寓意。刚出锅的豆腐圆外酥里嫩,正冒着热气,咬一口,山茶油的香味夹杂着浓郁的豆腐香,扑鼻而来,令人食欲大增。每逢年节聚会,壮族乡民的餐桌上,总少不了这道寓意着团圆和睦的特色美食。
图片
豆腐圆老鸭汤、青菜豆腐圆、豆腐圆蘸酱等一道道美味佳肴,将口味单一的豆腐圆融入大众化的食谱中。
图片
图片
打通交通动脉,促进产业繁荣,做好山水文章
那爱村是凤山传统的八角种植区,近年来随着八角产业园的建立,周边的乡镇道路也在不断提升和改善,为大石山区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片
图片
八角全身都是宝,可深加工成为食品香料和工业香料、涂料等,用途极广。20世纪90年代初,凤山借助自身气候优势,依托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等政策,走上了八角种植的“快车道”。
图片
图片
在资源优势和政策扶持下,凤山着力打造八角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的发展并通过对外合作,创建国家八角产业行业标准,把广西八角品牌和产品推向世界。
图片
随着近年“核桃加中草药”套种模式的推广,村民们又在核桃林下套种一种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十大功劳”,这种套种模式的推广,不仅使核桃得到管护,还让村民们又新增了一项收入来源。
图片
图片
打通交通动脉,促进产业繁荣,做好山水文章。凤山县依托世界地质公园和国际长寿养生基地,也加快着融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步伐。在地质生态、度假养生、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多元化发展战略下,坚忍不拔的凤山人民正迎来新的发展。
图片
图片
在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独特的天然洞穴,展示着奇异的地质空间和自然格局。游客惊艳的目光,折射出凤山的自然禀赋和新时代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中国影像方志
《凤山篇》
播出时间:8月4日 23:26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胡悦 徐晟源(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