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H因子,让谁尴尬让谁汗颜?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h 因子的大小到底能否科学公平地证明一个学者的科研影响力?最近有研究人员计算了爱因斯坦的h因子,结果让人跌破眼镜。这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举世闻名的顶级物理天才、被誉为最接近“神”的人,其h 因子之低令影响力之说仿佛像一个玩笑。

h-index又称为h指数或h因子(h-factor),是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方法,2005年由美国物理学家约翰•赫希(John-Hirsch)推出。其中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某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要确定某人的h指数并不难,到SCI网站,查出某个人发表的所有SCI论文,让其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往下核对,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那个序号减去1就是h指数。

科研界曾经普遍认为,h因子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h因子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因此h因子也被许多组织用来评估研究人员的晋升或研究项目资金的分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h因子所代表的“高引作者”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身份”的一种象征。

加拿大历史与社会科学领域学者Yves Gingras和Mahdi Khelfaoui将爱因斯坦的h因子与法国微生物学家迪迪埃•拉乌尔(Didier Raoult)的进行了对比。后者是h因子影响力的坚定拥护者,并时常向外炫耀自己h因子之高。

Gingras和Khelfaoui的计算如下:

以科学网数据库(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为引文计算的数据来源,从1901年到1955年去世,爱因斯坦共有147篇论文在该数据库中列出。这147篇论文共被引用1564次,其中27次(1.7%)是自我引用。如果加上他去世后文章的引用,爱因斯坦的研究在1901年到2019年间总共被引用28404次。由此得出,爱因斯坦的h因子为56。有好奇的同行可以查算一下爱因斯坦去世前的h因子。

而拉乌尔在1979年至2018年间发表了2053篇文章,共有72847次被引,得出他的h因子是120。然而,其被引次数中,有高达25%来自其署名合著的文章,在减去这18145次自我引用后,拉乌尔的h因子下降了13%,为104。尽管如此,仅从数值上来看,拉乌尔的影响力超过爱因斯坦几乎一倍!

研究者把爱因斯坦和拉乌尔“强拉”在一起PK,当然只是一个“关公战秦琼”式的噱头。如果爱因斯坦在世,他是否会因为自己如此低的h因子而羞愧或尴尬?抑或,蒙羞的是把h因子当做炫耀资本的学界?

从计算方法上来看,h因子与研究者发表论文的总数呈正相关性。比如一名研究人员发表了20篇论文,被引用了100次,那么他的h因子是20。另一名研究人员也发表了20篇论文,却仅被引用了20次,他的h因子也是20。即便两人h因子相同,但影响力肯定是大不一样的。

研究者也提出,跨领域、跨学科的对比未必公平合理。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因学科差异和合作模式的不同,生物学家的h因子普遍较高,而理论物理学家的则相对较低。这和不在同一赛道上奔跑的运动员一样,成绩并无可比性。

此外,文献计量学专家们曾经指出,以h因子度量研究影响力的证据有逻辑问题。常见的说法是:因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h因子普遍较高,所以高h因子说明学者的影响力大。但这并不能证明低h因子的研究人员影响力低下。相反,一个看起来很低的h因子背后,可能隐藏着有很高科学影响的成就。

您的h因子有多少?这种评价机制合理吗?欢迎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