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葡萄红了,傈僳山村旧貌换新颜!

图片
图片
图片
7月,正是宾川葡萄开始集中上市的季节,而宾川县钟英乡么下村的葡萄早已销售一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价格好,全村葡萄销售收入120多万元,户均5万多元,今年的葡萄产值比以前全村几年的产值总和还要高。”么下村民小组组长罗新祥兴奋地说道。
图片
金沙江流经宾川境内,形成陡峭、酷热的大峡谷,么下村就是峡谷半坡上的一个傈僳族村落。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传统种植苞谷和绿豆,广种薄收,村民观念落后、安于现状,是一个缺产业、缺技术、缺资金,又缺发展动力的深度贫困村。
近年来,在宾川农商行扶贫小额信贷的支持下,么下村的村民开始尝试种植葡萄,有了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种植技术作保障,当地的小葡萄做成了大产业。葡萄产业的兴起不仅让当地百姓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你追我赶,更让昔日的贫困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2017年么下村脱贫“摘帽”, 2018年么下村被评为“信用村”。
图片
“第一年试种葡萄就卖了2.8万元,想不到耪田可以有这么高的收入。江边气候热,糖度高,葡萄上市早,卖价好,大家都跟着我去信用社贷款种起了葡萄。”罗新祥回忆起带头发展葡萄种植的经历。
罗新祥解释说,这几年村里变化太大了,特别是人的思想。发展生产不仅大大改善了大家的生活质量,更激发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天一亮大家就到田里干活,天黑才回家。
图片
“今年2亩多的葡萄就卖了9.7万元,我现在又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7亩,预计明年的收入可以达20万元。新种的葡萄全部采用V型架种植,这大大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卖价也就更高了。”村民杨如成指着田里的葡萄乐呵呵地说道。
图片
“是小额扶贫贷款激活了村民的惰性,才有今天葡萄产业的发展。”罗新祥谈起国家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颇有感慨地说:“过去,村民过惯了穷日子, 发展生产愿望不强,怕贷款、不愿贷款;现在,村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家家户户种葡萄,学技术、兴产业,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00亩,明年将会有更高的收成。”
图片
宾川县钟英乡么下村的变化只是宾川农商行以金融力量,激发产业内生动力,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全力支持脱贫攻坚,打好防贫、防返贫持久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宾川农商行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松劲、抓实效,实现了“三个全覆盖”:
责任乡镇扶贫贷款100%全覆盖
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需求调查100%全覆盖
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投放100%全覆盖
2014年至2020年6月末,宾川农商行共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0,097笔、贷款金额8.06亿元
来源:宾川农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