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营口大石桥市黄土岭镇,是辽南香菇种植第一镇,拥有香菇大棚1000多栋,每年香菇产值达4800多万元。香菇产业富了一方百姓,而这个产业的发源地就是有着红色基因的七一村。
不过十多年前,七一村还是一个林多地少、没有产业、缺少经济来源的贫困小山村。一个人,一个偶然的念头,加上一份坚持,和全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让小山村变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香菇村。
每到香菇采收期,七一村村头的收货点都会像这样从早热闹到晚。
图片
福建香菇收购商 李绍明
大概一年收200万斤左右,我是福建古田人,我第一年来这里,七一村附近30公里只有我一家来收,现在有十二三家来收购了,量起码翻了十倍。
(这里)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冷,温差大香菇硬度就好,烘干出来的质量也好。
图片
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七一村村民 吕秀兰、万家金
去年种这两个棚,能挣五六万,一万六千棒。今年是两万五千棒,多加了一万棒,今年到现在挣了五万块钱。
图片
吕秀兰家是去年才开始种香菇的。因为丈夫和孩子都身有残疾,勤劳肯干的吕秀兰被医药费压得喘不过气来。不过,有了合作社社长冯维刚的帮助,去年一年两口子的外债就还上了不少。
图片
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七一村村民 吕秀兰、万家金
他帮我们可多了,建棚他帮的,(菌)棒他帮的,冬天烧煤咱也不给人钱,有啥事他还老打电话,从去年开始,养棒要出蘑菇的时候,冯总天天早上得来看一遍。
图片
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七一村村民 袁丽
再有缺钱的,他都帮着垫上。他的钱也都是贷款来的,也有利息,他都不要利息。
图片
大石桥市轿顶香菇专业合作社社长 冯维刚
记者:为什么自己掏腰包垫钱?
冯维刚:我的想法就是想把它形成规模,就带领老百姓干,让老百姓赚到钱。都赚到钱了,规模自然而然就做大了。客商不就多了嘛,就有竞争力。以前我们没有规模的时候都得拉到沈阳去卖,到大连,到岫岩。
记者:你借多少(贷款)?
冯维刚:我借了一百多万。
图片
位于老轿顶山下的七一村,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但也因为林多地少,村民们一度过得都很拮据。
十一年前,跑外搞运输的冯维刚开车路过岫岩,偶然看到那里的山间空地上扣大棚种香菇,于是萌生了在自己家乡种香菇的念头。
图片
一茬蘑菇长大成型只要二十几天,但是从菌种萌发到出菇却需要长达五到六个月的蓄力。冯维刚从一个人摸索,到拉着亲戚朋友办合作社,筹资金,学技术,跑销路,一坚持就是11年。
如今,他的社员已经发展到110多户。
图片
营口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七一村党支部书记 万森
种蘑菇的种蘑菇,不能种蘑菇的在他那打工,一年四季都没有闲着的时候,都有个工作。原来人均收入在四千多,通过他这个产业,现在咱们村老百姓人均收入在一万左右。
图片
这个是菌棒装袋机
这个是自动压缩机
图片
大石桥市轿顶香菇专业合作社社长 冯维刚
的确累,也操心。但是我不能放弃,因为村里这么些老百姓跟我种香菇,如果我要放弃了他们怎么办?我还是要坚持干,也要干好,在设备更新这方面都要跟上去。
图片
今年,富起来的七一村村集体出资,开始开发旅游项目,让小山村再添一份撬动力量。冯维刚的目标是继续做大香菇产业,让七一村的香菇四季飘香。
图片
这个地方要建一个冬菇暖棚基地,就是冬天也能出蘑菇。政府用扶贫资金建24栋,剩下的16栋是用集体经济来建。
图片
七一村是革命烈士吕庆余的故乡,所以就用党的生日来命名这个村为七一村。
图片
咱有七一村的革命精神,老百姓是非常肯干。最终咱想打造一有产业,二有旅游业,脱贫不返贫。
记者札记
冯维刚其实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平时话不多。但他敢想敢干,从种蘑菇到培育菌棒,从搭冷棚到建冷库。他凭借着踏实肯干的劲头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蘑菇专家。七一村也在他的带领下实现脱贫,奔向了小康生活。
来源:辽宁新闻、北斗融媒客户端
审核/王雪冬
主编/陈莹 李艳宁
记者/孔祥东 陈平 于雷
编辑/梁思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