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胡歌正在寻找上海时髦物件,你家可能就有

记得把我设为星标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
王家卫+胡歌
上海男人性感起来会怎样?
“侬好,我是阿宝,长远不见”
胡歌低沉的嗓音,带着岁月的味道,用沪语说出这句。
这个《繁花》里最有魅力的上海男人、黄河路美食街上最风光的商贾宝总,味道刚刚好。
也就在这几日, 王家卫总导演的剧集《繁花》终于官宣。
它改编自金宇澄用上沪语写成的同名长篇小说,也是一部上海现代市井文化生活的史诗。
上海女人陈冲说,“我觉得《繁花》最厉害的地方,是用文学的方式把上海男人的性感展现出来了,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王家卫也深以为然,“《繁花》是充满男性荷尔蒙的,有着上海男人的性感。”
它也致敬了风起云涌的大上海。
图片
2015年,从王家卫买下《繁花》的影视版权那天起,对于演员、剧本的猜测就没个消停。
墨镜王的出价并不是最高的,但金宇澄偏偏就要卖给他。
大概没有人能比他更懂得用光影展现暧昧难测的荷尔蒙,和脆弱又灿烂的上海梦。
图片
王家卫与金宇澄
而在这场跨度40多年的上海梦里,王家卫最偏好的是90年代。
它光怪陆离,摩登新奇,有新的风骨,是一座正在崛起的东方欲望都市。
也是那时候,人人争奇斗艳,争做俗世最前卫的生活家。
有人把一半的收入花在华亭路的出街行头上,八佰伴开业的那天,买了只DIOR的631 FIGURE FIG犒劳自己。
有人开上了最新的林肯,后备箱里装的是从日本买来的三得利洋酒。
有人在名店街淘赤名莉香的同款空气刘海,身上穿和她一样的菱格毛衣。
图片
1993年 上海外滩 马克·吕布
这座城市的时髦,绣在每个人的故事里,有着浓浓的烟火气。
所以,我期待王家卫镜头里的《繁花》,和那个正在崛起欲望的上海。
而这一次,王家卫、金宇澄、胡歌、谭元元等老上海,都翻箱底拿出了自己家的珍贵老物件,它们有着深深的90年代烙印。
细软家生,不一而足。
1
王家卫藏了30年的绍兴“天女”酒
图片
时间:1990年
墨镜王交出的纪念物,是刚好在1990年买入的“天女”绍兴黄酒。
1990年,上海花园饭店开业,那曾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法国总会、锦江俱乐部,有上海第一个溜冰场,最拉风的游泳池。
那时候的阿拉上海人,谁不爱呼朋唤友去那里的溜冰场一展风姿?
虽然今天王家卫普遍被认作香港导演,但他其实生在上海。1990年的时候,他拍完《阿飞正传》,回上海探亲,就住在花园饭店。
当时花园饭店的一楼开了一家三越百货,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公司品牌,售卖不少外国产品。王导在里头买了三瓶老字号沈永和的绍兴黄酒,也叫外销“天女”酒,一直都舍不得喝。
这次拍剧集《繁花》,他把酒找了出来,不禁想要与尔同消万古愁。30年过去,或许恰是开瓶分享之时。
02
文艺青年金宇澄的结婚礼服
图片
时间:1984年
金宇澄老先生献出来的,是珍藏了36年的结婚纪念礼。
1984年,文艺青年金先生结婚,没有结婚仪式,单单在上海文史馆的食堂宴请至亲。新娘穿着红色开襟连衣裙,是海外亲戚送的礼物。
28年之后,《繁花》问世。
《收获》杂志的主编程永新曾说:“《繁花》建立了一个文学的博物馆,多少年以后你要回过头来看上海,到小说里找就行了。”
如果有座上海博物馆,必要把《繁花》放进里头,再加一条红色的连衣裙。
03
胡歌家不舍得扔的老缝纫机
图片
图片
时间:1980年代
几乎每个上海人家里,都有一台舍不得扔掉的缝纫机。
90年代初,上海风靡起了自己做衣服,胡歌的妈妈也爱上了缝纫,还买了不少学习书籍。
当时一家人住在只有15平的老洋房,缝纫机就放在卧室,上头盖着布罩。妈妈下班做好晚饭、或者在周末,都会坐在前头缝缝补补,胡歌儿时不少衣服都是她亲手做的。
而对于小男孩来说,胡歌总是用脚踩在缝纫机踏版上,幻想着自己正驾驶着小汽车。可能出于对工业设计的好奇,还经常摆弄机器右下方的小扳手。
等到了胡歌念高中的时候,缝纫机渐渐搁置了,成了置物架,用来放各种零碎的物品。即便如此也没人舍得扔掉它,搬家也总是带着。
它是承载着爱与记忆的时光机。
04
谭元元的母爱牌钩花毛衣
图片
图片
时间:1980年代
从芭蕾天才少女到芭蕾女皇,谭元元从上海走向了世界。
在今年的旧金山芭蕾舞团Gala晚会上,为了特别致敬谭元元加盟旧金山芭蕾舞团25周年,俄罗斯编舞大师Yuri Possokhov为她和她母亲专门排了一支独舞。
回想起家乡,谭元元从箱底找出了当年妈妈亲手织的毛衣和披肩。
1994年10月8日,她在虹桥机场登上前往旧金山的航班,随身行李里就有妈妈织的披肩。
旧金山严寒,谭元元有时候忍不住在越洋电话里抱怨几句,妈妈第二年来探望,就带了好几件新织的毛衣,即便在美国也是少女感满满的时髦。
05
“小香港”的Lanvin真丝领带
图片
图片
时间:1980年代末
陈先生有一位香港阿姨,在80年代经常给他邮寄时兴的衣衫:喇叭裤、太阳眼镜、花花公子衬衫。他年轻时常学着香港录像带里的港星,烫一头卷发,穿太子裤,人送外号“小香港”。
他最喜欢的几条领带也是香港阿姨那里弄来的。两条Lanvin、一条梦特娇、一条金利来,全真丝,在上海的美美百货里,一条的价格可以抵一件“雪豹”皮夹克。
陈先生是个时髦人。80年代初在观云阁跳迪斯科,谈情说爱,85年结婚,结婚前夜蹬着低爱多纳,在静安希尔顿喝了一杯醉生梦死的咖啡,足要50外汇券。
几条领带见证了陈先生这些斑斓的回忆,到了更加开放的2020年,儿子还说它们“有点妖”。
到底哪个年代更叛逆、前卫?现在还是那时?陈先生摇摇头,上海的90年代,真是一场了不得的幻梦。
每次他看到现代电影电视中,八九十年代上海土不拉几,灰黑蓝布头的镜头时,脸上不禁露出鄙视的嘲笑,“我真想拿着Lanvin、Montagut的领带,当面质问编剧,你们是否真的研究过那个年代。”
06
拍卖行得来的积家腕表
图片
时间:1970年生产
这块1970年代制造的稀有型号 Jaeger-LeCoultre 的Memovox,是熊小默在2010年左右在拍卖市场得来的,11000元。
不知它的原主是谁。
07
90年代人手一只的羽西金口红
图片
图片
时间:1993年
90年代初,靳羽西同田纪云副总理吃饭。他曾羽西:“你现在刚刚结婚,丈夫是一位美国商人,他是做生意的,是否可以考虑住中国做生意呢?“
巧合的是,那天晚上丈夫就问她:“如果你真的要在中国做生意,你做什么生意?”
“化妆品。”
“What!化妆品,中国没有一个人用化妆品,你要怎么样卖化妆品啊,她们都不用。”
“因为她们现在不用,并不代表她们以后不用。”
从此,羽西开始为上海女性打开丰富的红色层次世界。
1993年的上海,有顶尖的潮人怪人,但多数女性还是沉浸在蓝灰色调中。
羽西在上海的电视媒体上频频亮相,介绍一只试图拯救上海妇女脸庞的口红——羽西金口红。首发的九款口红,几乎摆上所有沪上商店的货架,拉开了城镇之间的审美距离。
这种口红准确地说叫“金口红”,有两道步骤,第一管口红在嘴唇上打下底色,再在底色上加上灿如黄金的金色。
1993年的上海街头,女人们带着一抹金光闪闪的嘴唇行走,脸庞和身姿构成这个年代的上海时髦。
08
花一个月工资买下的八音盒
图片
图片
时间:1994年
92年,物主在卢湾上班。每天上下班的路上,会经过一家精品店,橱窗里就摆着这个首饰音乐盒,价格差不多要她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一直舍不得买。
直到93年,物主决定下海,帮单位正式拗断那天的中午,她过店门口,直接冲进去,把它买了下来,一句话没和店家讲。
从Lanvin真丝领带到积家腕表,从八音盒到打字机,从老绍兴到结婚礼服......这些承载着上海记忆的老物件,每一件背后都有一段悠悠往事。
它们看着一个人长大、一家人聚散、一座城兴起,如今躺在箱底,却丝毫没有磨损它们的风姿。
如今,剧集《繁花》开拍,为了还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的时髦气韵,剧组委托外滩君向大家征集老物件,用于拍摄道具。
凡是代表那个时代时髦、潮流的物件,统统欢迎。
1、物品的完整名称/类别
2、物品的生产时间/主要销售年代
3、使用该物品时的照片(如有)
4、物品的照片
5、关于该物品与主人间的故事
物品经《繁花》剧组鉴定师鉴定后,择优录用,并附上宝总感谢信一封,收讫一枚。
图片
另将随机送出特别纪念品,代表宝总一点心意,福利包括:
1、参与繁花里线下活动,获宝总朋友礼遇
2、其他相关福利(满足其中至少一项)
2.1 宝总同事、朋友们的签名照片
2.2 宝总精品店产品 / 宝总客户公司产品
2.3 宝总主演剧集《繁花》腾讯超前点播卡
《繁花》沪上寻物,是我们再识上海传奇的一次机会。
我的美酒准备好了,你有时髦物品和故事吗?
文/siri110、剧集《繁花》剧组
图片、资料来源:剧集《繁花》剧组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