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指控联想专利侵权,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337调查

(文/观察者网 一鸣)北京时间8月5日,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表示,在诺基亚提出专利侵权投诉后,已着手对联想集团生产的某些电脑、平板电脑和零部件进行调查。

“投诉人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出有限排除命令和制止令,”该委员会称。

对此,联想方面向观察者网解释称,这是美ITC的初步审查,符合立案程序,相当于是立案通知。

ITC这一表态是在回应诺基亚提出的337调查申请。

美国当地时间7月2日,诺基亚指控联想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特定电子设备,包括计算机、平板电脑及其组件和模块侵犯其专利权,并寻求禁止其相关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诺基亚称,联想的ThinkPad、IdealPad和Flex系列电脑侵犯了与H.264视频压缩行业标准有关的5项专利,并称双方在谈判使用H.264产品组合许可方面一直不顺利,称联想“拒绝有意义地参与谈判”。

337调查成空心化企业利器

据了解,337调查是指IT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Tariff Act of 1930)第337节(简称“337条款”)及相关修正案进行的调查。

337调查的对象为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以及进口贸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竞争,目的为禁止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

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简称 ICT)是遭受337调查的重灾区。

例如,高通曾对苹果使用英特尔芯片的iPhone手机提起337调查;美国Global foundries公司曾就半导体设备及其下游产品,对台积电、博通等企业提起337调查。

此外,ICT领域的空心化企业为谋取专利收费而发起337调查,近年来已逐渐成为行业显著特征。空心化企业,是指企业放弃实体经营,转而投向虚拟经济的行业。

在通信产业,一些曾经的行业龙头企业,因科技和市场形态巨变导致经营状况每况愈下。这些企业卖掉实体业务部门后,留下来的是高达几万件的专利。

这些企业不再需要保留大量专利保护自身硬件产品业务,不再顾虑自产产品是否可能侵犯他人专利,开始采取更为激进的专利许可手段,利用其掌控的大量通信技术专利来收取专利许可费,成为其市场运营的重要模式和盈利手段。

“337调查是一个胜算5%的‘投诉’”

但发起337调查的并非就胜券在握。《中国贸易报》曾刊文指出,337调查只是一个胜算5%的“投诉”。

文章称,早期遭遇337调查的大量是中国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本身利润微薄,不熟悉国际规则,经常选择不应诉,而不应诉会导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缺席判决”。

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于国际规则的熟悉和掌握,337调查涉及更多的中国大型企业。这些企业面对337调查会选择积极应诉,一般会聘用在美国(尤其是在华盛顿)和中国都有代表处的律师事务所,这样便于沟通联系。严格遵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行政裁决官的时间表,配合做好调查阶段的质询、提交材料、现场调查、出庭作证等相关工作。

如果案件至关重要,对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最终裁定还可上诉至美国巡回上诉法院。

根据统计,选择应诉的中国企业15%会赢下投诉,32%的案件中,申诉方因各种原因在没有完成诉讼的情况下撤回了申诉状。35%的案件,双方达成和解。而在应诉后输掉投诉,被判违规遭受排除令的仅占5%。

例如联想就早已“身经百战”,在2015、2016、2017、2018和2019年都遭遇了美国的"337调查"。处理结果几乎一致,均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尚未对案件的案情作出任何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337调查已成为老牌科技巨头与中国制造竞争的常用手段。近年来,涉及中国应诉方的337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在2017年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的申诉中,有略超过35%的案件涉及至少一家中国应诉公司,2019年该数目激增至超过60%。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