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死的“小强”:一个“无赖”小国的花式生存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5214字 | 阅读需11分钟

时至今日,唯有高氏主政时修建的那道“高氏堤”遗迹犹存,兀自静静地躺在汉水边,见证着这个小国曾经的存在。

公元907年,随着唐王朝的覆灭,中原大地进入了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昔日的藩镇大佬们纷纷扯起大旗,割据一方。在这些人之中,高季兴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色,他所建立的南平政权不过是弹丸之地,在十国之中最为弱小。

纵观他的履历,其中最大的“闪光点”,是他拦路劫财、为求钱财而四处称臣,把周边各个大国的粗腿抱了个遍,因此得了个“高赖子”的绰号……可就是这样一个无赖,他的南平小国竟在虎狼环伺、列国争雄的夹缝中存活了四十年,熬死了一个又一个竞争者,硬是在乱世里活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南平地图

高季兴,本名高季昌,字贻孙,因避后唐献祖的名讳而改名为季兴。史书上说他“少好武有胆气”,似乎这时从他身上还看不出有多少无赖汉的气质。他原本是汴州富人李让的一名家僮,出身可以说极其寒微了。不过他很幸运,遇到了命中的“贵人”——大佬朱温。

后梁太祖 清人绘

李让被朱温收为养子,改名朱友让。通过主人的这层关系,高季兴得以进入朱温的视野,其才识胆略很快便得到了朱温的欣赏,并被顺带收为“孙子”,做了朱友让的养子。

自此,高季兴抱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条“大腿”。他在朱温手下卖力表现,凭着战功一路升迁,用实际行动证明朱大佬没有看错人。就在朱温灭唐称帝的同一年,高季兴被任命为荆南节度使,自此 有了自己的根据地,终成一方诸侯。

然而,这时高季兴的内心不一定是高兴的。“荆南节度使”这个名号水分太大,其下原本统辖的诸州,到这时已被周边的邻居们瓜分殆尽,八州已失其七。高季兴得到的只是一座残破不堪,“兵火之后,井邑凋零”的江陵城。

但高季兴到任以后,对内招集安抚流民百姓,令百姓复业,同时广纳人才。其麾下很快就聚集了诸如倪可福、鲍唐、梁震、司空熏、王保义等一批贤才,这些人也成为日后南平得以立国并长期存续的中坚力量。

在对外关系上,高季兴则开始显露出自己的“无赖”天赋,树起了“流氓外交”的招牌。

当时南方各政权都奉朱温建立的梁为正朔,岁时入梁贡奉,都须借道荆南,经过高季兴的地盘。高季兴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占着地利之便,“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竟干起了拦路抢劫的勾当,并且很快就干出了人生中的第一票。

开平二年(公元908年),高季兴屯兵汉口,拦截了楚国的贡使,截夺其财物。可惜出师不利,此举惹得楚王马殷当即派兵来攻打。高季兴眼见打不过,只好认怂求和,将财物如数奉还。

虽然第一票没干成,但并不妨碍高季兴将这份“山大王”的职业继续进行下去,从此骚操作不断。在其后多年里,高季兴及其继任者高从诲乐此不疲,父子两代俨然将拦路抢劫开发成为南平国长期的“第二产业”,几乎将周边各国抢了个遍。各国“以书责诮”,高季兴只当听不见,“发兵加讨”,高季兴要是打不过,“即复还之而无愧”。

总之,不管干不过干得过,先抢了再说!将市井无赖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龙德三年(公元923年),后唐取代了后梁。高季兴作为梁朝旧臣盘踞一方,这样的身份就变得敏感起来。为求自保,高季兴不顾下属梁震的谏阻,决定入朝觐见,以表达对后唐的忠诚。

这让他很快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冒险。

到达洛阳以后,唐庄宗表面对高季兴加以抚慰,内心果然十分猜忌他,甚至试图将他扣留在洛阳。高季兴身已入牢笼,纵然后悔也已来不及,只能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发挥演技,装孙子。他不但事前主动避了唐庄宗爷爷的名讳,将自己改名为季兴(原名季昌),而且在唐庄宗面前毕恭毕敬,有问必答,一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的模样。

表演很成功,唐庄宗被哄得很开心,“以手拊其背”,高季兴立马表现出受宠若惊的样子,甚至专门找人把唐庄宗的手迹绣在衣服上,以示无上的荣光。这么一来,唐庄宗更高兴了,加之这时有大臣劝阻,说咱们国家新立,正是施信于天下、招揽人心的时候,各方诸侯都是派遣子弟入朝贡奉,人家小高亲自来朝见,足见内心坦荡,咱们可不能做得太不厚道……唐庄宗脑子一热,也就不再提扣留的事。

趁这工夫,高季兴赶紧溜之大吉,日夜兼程逃往荆南。等唐庄宗冷静下来细细一想,又后悔了,于是急命襄州节度使刘训截杀高季兴。但高季兴却提前一步,“斩关而出”,再也追不上了。唐庄宗放虎归山,虽然后悔,但此时伐蜀在即,为了防止高季兴与前蜀勾结,只好对高季兴加以笼络,进封高季兴为南平王。

此番虽与死神擦肩而过,令高季兴心有余悸,但也不是没有收获。朝觐期间,高季兴对后唐朝廷的诸般情形处处留心,眼见唐庄宗功高自矜,沉迷于享乐,荒废政事,败亡之迹已显,于是表面对唐庄宗伐蜀表现出积极配合的姿态,暗中修缮城池、囤积粮食,招揽梁朝旧兵,以备变局。

果然不久以后,唐庄宗被弑于兴教门之变,李嗣源继位,是为唐明宗。趁着后唐朝廷内乱,高季兴做了两件事,一是利用自己的强项,半强行、半撒泼地从朝廷手里要来夔、峡两州为属郡,扩大了自己的版图。二是重操旧业做起了山大王,派人拦截后唐灭蜀之后运送战利品的船只,杀了押运使者韩珙,将四十万珍宝金帛劫掠一空。后唐朝廷派人来问罪,高季兴立刻摆出一张无辜脸:这事您问我我也不知道啊!江流险急,谁知道船翻在哪儿了?您要实在想知道,自个儿就去问水神吧!“珙辈舟行下峡,逾越险阻凡数千里,欲知覆溺之故,自宜按问水神。”《十国春秋卷一百 武信王世家》)

唐明宗大概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气得直欲吐血,派兵攻打。高季兴二话不说,转而投入南边吴国的怀抱,向吴国称臣,被册封为秦王。这么一来,后唐一时竟也奈何他不得。

天成三年(公元929年),高季兴因脚气病病故,走完了他不同寻常的一生,终年七十一岁。由于他生前种种行径为时人所不齿,于是便被冠上了“高赖子” “高无赖”的称号。

面对这些嘲讽,我们不清楚高季兴心里作何感想,不过观其生平行事作风,想必这对他也不是个事儿,只欣然将邻居们赠送的外号笑纳罢了。

高季兴死后,长子高从诲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经过对比,高从诲觉得还是北方中原王朝的大腿比较结实一点,于是一上台便确立了以“事大”为核心的外交政策,从此无论北方的王朝如何走马灯似的更换,他都始终坚定地奉中原朝廷为正朔。为了解决父亲遗留下来的问题,重新恢复和后唐的臣属关系,高从诲可谓煞费苦心,四处托关系、走后门,找人搭桥牵线,向后唐朝廷交了三千两银子的“保护费”,好歹重新认回了这个“大哥”。

若论抱大腿的天赋,高从诲比起他的父亲毫不逊色。早在清泰三年,高从诲就对东边吴国的形势有准确预判,于是将目标锁定了吴国头号权臣徐知诰,抢先下注,奉表劝徐称帝。徐知诰心里当然乐开了花。高从诲等于提前抱上了南唐这条粗腿,为高氏日后与南唐的良好关系打下了基础。

高季兴及其子、孙、重孙世系一览

同时,高从诲还将其父亲“无赖外交”的精髓进一步发扬光大。除了三天两头的拦路抢劫,又开发出新的生财之道。当时,南边的南汉、闽、后蜀等国相继称帝,高从诲一律平等对待,谁也不得罪,“所向皆称臣”,这当然不是出于忠心,而是为了求得丰厚赏赐。并且他还将目光投向了更加遥远的北方,连契丹也不放过,照样称臣不误,有奶就是娘。由此,“高赖子”的头衔也被他顺利地继承下来。

纵观历朝历代,这样的一国之君,除了高氏父子,只怕再无第二家。

荆南地区处于南北交通要冲,历来属于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此前的七百多年,诸葛亮就在《隆中对》中,对这一地区的战略价值有过详尽的分析,并将其作为统一天下构想中的重要一环。高季兴所面对的形势,比之当年盘踞荆襄的刘表又要严峻得多:其北邻中原王朝、西通巴蜀,东面是占据江南富庶之地的杨吴(后为南唐),南面则紧邻马楚政权。无论哪一方都绝非善邻,无时无刻不想吞掉荆南这块肥肉,作为进取天下的跳板。

兵微将寡的高氏拥有了这块宝地,如同三岁小儿抱重金于闹市。这些左邻右舍,随便拎一个出来,实力都不知比他要高出几个量级,伸一伸指头便可将他这只“小强”捏得粉碎。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来看高氏这一连串看似让人哭笑不得的行径,似乎就不只是耍无赖那么简单了,不能不说是饱含了政治智慧。应该说,高季兴选择了一条最务实的、似乎也是唯一的生存道路。《十国春秋》在评价高季兴时,如是说道:“武信(高季兴)以一方而抗衡诸国间,或和或战,戏中原于股掌之上,其亦深讲于纵横之术也哉!”此可谓一语中的。

如果你认为装孙子、充无赖便是高氏父子人生的全部,那就错了。

史书记载,高季兴“虽武人,颇折节好宾客游士之流。至者无不倾怀结纳”,颇有礼贤下士之风,而且也能做到从谏如流。同光四年(926年),高季兴有意对邻居楚国用兵,书记官孙光宪对他说,荆南地区经久战乱,刚刚安定,“士民始有生意”,不宜与楚国交恶开战。高季兴听后深以为然,于是作罢。

曾经,高季兴对楚王马殷手下的谋士高郁十分忌惮,认为此人活着只会令楚国更加强大,终是大患,于是使了一出“反间计”,派出间谍到楚国制造关于高郁的流言,但马殷对高郁十分信任,流言不起作用。高季兴并未就此作罢,到马希声主政之时,他又派人对马希声言道:“高季兴知道楚国用高郁,十分欢喜,认为灭亡马氏的一定是高郁。”马希声果然中计,杀死了高郁。

你看,他可不是只会装怂、撒泼、抱大腿。该发狠的时候,他可是绝对不会心善手软,并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这些事实都充分体现了高季兴作为一方之主,具备了不一般的素养和气度。高季兴及其继任者种种无赖般的行径,固然为人所不齿,在道德上也不够光彩,但隐藏在其背后的,却是一种难得的清醒和务实。

在那个时代,但凡手里有点兵、脚下有片地,谁都觉得如果不弄个皇帝来当当,做做一统天下的美梦,这辈子似乎就白活了。纵观南平国兴亡,其历代主政者都没有称帝之举,也少有开疆拓土的雄心,这固然是由于其实力弱小之故,但也不能不说他们始终保持着理性的政治头脑。不务虚名,将立国重心放在保境安民上,招徕流民、安抚士吏,发展农商,使荆南面貌迅速改观,踏踏实实经营好这一亩三分地。

关于高氏在这一地区的具体为政措施,时至今日已很难有具体史料可查。唯一可知的数据,是在建隆四年降宋之时,南平所属三州十七县,共有142300户。

这是一个什么水平呢?我们对比一下同时期的其它各国:南唐后主李煜时期,19州108县共计655065户;后蜀孟昶时期,46州240县共计534029户;吴越末14州86县,户数统计有550608户……将人口密度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可以看出,当时的南平国至少是在平均线以上。同时,在主政期间,高氏还修筑了长达一百三十里的堤坝,防止水患,有力地保障了民生,这条堤坝被时人称之为“高氏堤”。

正是由于高氏主政者清醒的头脑和务实的作风,才让疆域小、实力弱的南平活过了一个又一个对手:北边梁、唐、晋、汉、周,南方的吴、楚,前蜀……一个个庞然大物前仆后继地倒下,这只“小强”却依然顽强地活了四十年,在那个时代已算是“高寿”,实属不易。

到了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开始发生根本变化。随着后周的崛起,以及紧随其后宋王朝的建立,统一成为大势所趋。继高从诲之后,从高保融到高继冲三代主政者,仍然小心翼翼地玩弄着纵横牵制之术,在各国环伺的夹缝中求存,对日益强大的后周和宋朝更是殷勤侍奉,“无岁不修职贡”。但时移势易,中原王朝日益独大,维持各国均势的力量被打破,荆州作为四战之地,平衡周边各方势力、缓冲各国军事对抗的战略功能也在逐渐消失。南平国避免不了它行将终结的命运。立志一统天下的宋太祖赵匡胤,早已下定决心要将这块战略重地纳入版图。

建隆四年(公元963年),湖南周行逢病卒,其子周保权继立,衡州张文表举兵叛乱,周保权乞援于宋。宋太祖终于找到了借口,趁出兵湖南之机,来了一出“假道伐虢”之计,兵不血刃地灭掉了南平。

作为末代主政者的高继冲,显然也意识到了势之所趋,像他的父祖一样,做出了最为务实的选择,未经反抗便投降了宋朝,被封为武宁军节度使,算是得以善终。

随着南平的灭亡,宋太祖以此为基地,相继平后蜀、灭南唐、定南汉,开始了统一中原的进程。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南平——这个历经五主、在夹缝中存活了四十年的“无赖”小国,就此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时至今日,唯有高氏主政时修建的那道“高氏堤”遗迹犹存,兀自静静地躺在汉水边,见证着这个小国曾经的存在。

- 完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