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140年后,又一座清代宁波藏书楼掀开“盖头”,就在镇海清水湖村!

宁波藏书文化历史悠久,藏书、读书蔚然成风。众多的藏书楼不仅收集、保存了丰富的文献典籍,同时也为传承和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南宋楼钥的“东楼”和史守之的“碧泣”为当时藏书楼之佼佼者,有“南楼北史”之称。到了元朝,藏书的风气愈盛,袁桷的“清容居”于浙东可谓“富甲一方”。至明初,丰坊的“万卷楼”可居魁首,再后当数范钦的“天一阁”。

日前,80多岁的镇海文史专家洪余庆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证,他确定,已经“消失”的藏书楼“花雨楼”旧址,就在今天的镇海区骆驼街道清水湖村“后大屋”。这让已经湮没于岁月中的“花雨楼”重新掀开了“盖头”。

花雨楼

清水湖村

藏书和雕版印刷并重的“花雨楼”

说起镇海的藏书楼“花雨楼”,似乎知道的人并不多。记者翻看了宁波众多的藏书楼名录中,也往往缺失其名。是什么让一个兼具藏书和雕版印刷功能的藏书楼在岁月中湮没呢?

花雨楼位于镇海区西北方向、紧靠329国道的清水湖村。清水湖村已有600多年历史,村民以张姓为主,先祖为元代至大年间进士张尚德。相传张尚德因居“慈东田厍陈”,而东首宅旁有池名清水湖,遂名居住地为清水湖村。元代晚期,张氏后人迁居今地,为不忘根本,仍将该地命名为清水湖。

记者查询得知,“花雨楼”的主人张寿荣(1827—?)字鞠龄,一字蘧轩,号舫庐,晚号书隐老。幼习举业,后从师定海黄式三研究汉学;又师从鄞人徐时栋讲求古文义法。治经学,工骈文辞赋,对群经训诂、六书音韵等颇有研究。

张寿荣像。

据张寿荣《花雨楼丛钞》序言称:“余承先人遗书二万卷,庋阁花雨楼中,时复有所购,而口诵,而手披,而点勘丹黄之不缀,亦庶几好书而聚书矣。”

其父张宝泉性嗜书,有存书四千余卷,张寿荣继承先人业,最多时藏书达二万余卷,藏于“花雨楼”中。

张寿荣为什么会把藏书处取名为“花雨楼”呢?这与他爱花有关。他在楼下垒石筑土地数弓(计量单位,一弓相当于1.6米)为小坞,并种了四季花卉。他在《花雨楼读书记》中写:“身处楼中,对着窗户,当花蕊刚刚绽放,从丛枝茂密间一般如麝香的香气透入进来,袭人襟袖,沁人心脾,相比有名的玉照园一点也不差。雨丝霏霏落下,有花清娱,又有雨滋润花……于是以‘花雨’来更改此楼”。张氏所谓“花雨”的“雨”可能不仅仅止于实体的“雨”,还隐含那些浩瀚如海的藏书——旧雨和新雨吧!

张寿荣不单单藏书,还刊印书籍,对藏书进行校勘汇编,著作甚富。校注、雕版水平、印书质量堪称同行业的佼佼者。于光绪十年(1884),刻《花雨楼丛钞》四函三十六册十四种,所收皆为清中晚期张惠言、姚配中、丁晏、陈懋龄、朱骏声、吴德旋、宋世荦等学者著述,又汇刊戴震、段玉裁、孙星衍诸家文集及《水经注释》《畴人传》《汉学商兑》诸书为《秋树根斋丛书》等。并将自己的部分著作如《舫庐文存自序》《各经承师立学考》,署名书隐老人,辑录在正编和续钞之中。

当地的老人告诉记者:相传“花雨楼”的雕版印刷规模很大,其雕版技术可与全国著名藏书楼嘉业堂的雕版技术相媲美。

姚燮《国朝骈体正宗评本》,张寿荣评参。

花雨楼校本精刻版

“花雨楼”旧址就在清水湖村“后大屋”

洪余庆从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收藏的张南园先生纂的《清湖小志》中看到,这座曾藏书二万余卷的清代藏书楼——“花雨楼”,位于清水湖村“登科第”。

《清湖小志》,藏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光绪八年(1882)张南园先生纂。

据史料记载,“花雨楼”毁于光绪六年(1880)一场大火。当年农历五月初六夜二鼓时分,张家登科第不慎失火,火光冲天,烧屋百余间,殃及藏书楼,几万册藏书被焚毁;幸亏成诗楼二间未焚,张寿荣正在刊刻的《花雨楼丛钞》《八史经籍志》等书尚存。

但是“登科第”是否还存在?具体在哪个位置?是否还留有藏书楼“花雨楼”的历史痕迹?一直是个谜。

洪余庆从孔夫子网站上终于寻得一本古籍《舫庐文存自序》,并在其中找到了线索。《舫庐文存自序》是张寿荣写的,他完整地记录了藏书楼“花雨楼”的位置和样貌,包括南面和东面有几个窗户,院子里种有什么花,都有细致的描写。

张寿荣《舫庐文存》中有关花雨楼的记述

此后,洪余庆和其他文史爱好者们又遍访了村里的老人们。根据张宝年老人、原村书记张秀明和村中其他几位老人的介绍,后大屋曾发现两块旧匾,一块是“承启堂”,另一块就是“登科第”匾。

经与当地多位老人的多次调查详细访谈,并对照张寿荣的《花雨楼读书记》等有关资料,洪余庆终于确定,“后大屋”最西一幢部分建筑就是“花雨楼”,是张寿荣藏书和读书的地方。也就是说,“花雨楼”就坐落在“后大屋”的“登科第”内。

洪余庆与张氏后人交流

在“后大屋”,张秀明老人介绍说:“‘后大屋’原大门高大雄伟,前有影壁,二侧有高耸旗杆,因年久湮没,现存承启堂、后堂和东西四幢‘畚斗楼’,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在‘后大屋’过去还有四个“戏台”(现已被拆),这在其他古宅里里是很少见的,也印证这里曾是士大夫家宅。”

后大屋

洪余庆还在“后大屋”的附近发现了“银涨桥”,大石板铺筑,三孔,重建于清代。他告诉记者:“当年全国文保普查,我们都没有发现这个桥。这桥在《清湖小志》中有记载,据说当年就是为了便于及时排水、保护藏书楼而建的。”

银涨桥

记者了解到,同样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金艳女士也收藏了不少“花雨楼”收藏或者印刷的古籍。“我们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保护宁波的藏书文化,如果有可能希望在‘花雨楼’的旧址开辟一个陈列室,我们愿意把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古籍展示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镇海的藏书楼‘花雨楼’。”

记者 陈晓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