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一线先锋岗,火箭转场有“三宝”

图片
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835
盛夏的七月,全国各地都在高温预警,地处西北大漠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更是酷暑难耐。高密度、常态化的发射任务,考验了该中心航天科技人员们的专业水平。
图片
火热的太阳炙烤着戈壁大漠,随着某型号任务火箭与卫星的进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地面站转运及发射台、吊装、平台三大专业迎来他们的第86次火箭转场任务,人们也习惯将这三大专业的指挥员称为“发射场吉祥三宝”,因为有他们,火箭转场这项关键工作才能更加稳妥可靠。
火箭机械手——吊装指挥 张致旭
图片
“嘟,嘟……”发射场水平测试厂房内,地面设备站吊装指挥员张致旭正用力吹着哨子,手中不停挥动着指挥旗,凭借着从事吊装专业16年的经验,与操作手密切合作,顺利将火箭一、二级箭体分别放置在了两辆水平公路运输车上,看起来笨重的吊勾在他们的指挥与操作下显得格外灵活自如。
为使专业人员快速成长,该中心积极创新训练手段,革新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益,将吊车“倒酒”、过高低障碍、酒瓶插焊条等操作纳入训练科目,使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快速提高,为圆满完成航天发射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在转场布置会上,尽管气象预报显示无特殊天气,符合转运工作条件,但发射场指挥所始终坚持防患于未然的原则,为火箭一、二级箭体穿上了一层安全可靠的“防护服”,把整个箭体用雨布包裹的严严实实,哪怕一粒沙子、一滴雨水也很难接触到箭体本身,避免转运过程中突遇扬沙、降雨天气,威胁火箭安全。
图片
金牌镖师——转运指挥 毛 锋
图片
“各号注意,转运开始,各号是否就位?”“1号就位!”“2号就位!”……随着转运指挥员毛峰的口令下达,9时10分,转运工作正式开始,承载着一、二级火箭箭体的两辆公路运输车,在转运人员的护送下以每小时低于10公里的速度缓缓驶向发射场。转运过程中,毛峰以洪亮的声音分秒不差地下达每一个口令,各岗位人员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认真观察水平公路运输车的运行状态。
图片
“准备推车,推”、“向左打,回正。”“注意,三米,两米,一米,50,30,停。”“打开手制动”……一条条准确无误的口令,指引着操作手将火箭顺利运抵至发射塔架下。吊车操作手平稳开动吊车,相继将一、二级火箭缓缓吊至发射台正上方,经过1小时40分钟的努力,一、二级火箭顺利对接完毕,抬眼看去,一枚让他们引以为傲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矗立在发射台上,在箭体的映衬下蔚蓝的塔架显得尤为巍峨。
图片
火箭保护伞——平台指挥 杨佳文
图片
塔架十层的回转平台控制台前,在平台指挥员杨佳文的指挥下,操作手依次按下“接通电源”“启动油泵”“左右开锁 ”的按钮,脐带塔四组回转平台陆续合拢“臂膀”,将一、二级箭体抱在怀中,静静等待着最后的壮美腾飞。
图片
在发射场工作了11年的杨佳文已数不清是第多少次从事这项工作了,他所带领的塔勤专业也是在每次任务发射进入倒计时,最后从发射塔架撤离的一批人。作为一名平台指挥,不光要统筹全局,还要顾到每层状态,没有丰富的经验与实力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图片
在整个转运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严谨试验作风,严格指挥操作,严守规章制度,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确保了产品转运工作的顺利实施。
地面设备站副站长赵欣淼对记者说道:“火箭转场工作,是每一次成功发射的关键,‘三宝 ’坐镇航天一线‘先锋岗’,犹如火箭发射台的底柱,相互支撑、相互配合,以‘高标准、严要求’的试验作风和工作标准,连续攻坚克难,不断续写航天一线先锋岗的光辉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