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命贵?人命贵?第五滴血的背后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道理

本文作者:李啸天
看完了《誓言五人组》有一阵子了,想写,又不想写,犹豫了好几次,打开电脑又合上。
后来,觉得还是写一写吧。有些话,不吐不快。
一、关于导演斯派克·李
如果导演需要分肤色的话,那么斯派克·李就是黑人导演里成就最高的那一个,没有之一。
图片
即便是不论肤色,所有好莱坞导演放一块比较的话,斯派克·李也能够跻身一流。就像NBA球星,超巨不敢说,一流是肯定的。
尽管,近些年有些黑人导演做的也还不错,像史蒂夫·麦奎因(《羞耻》《为奴十二年》)、巴里·詹金斯(《月光男孩》《假如比尔街会说话》)、乔丹·皮尔(《逃出绝命镇》《我们》)、瑞恩·库格勒(《黑豹》《奎迪》)、阿娃·杜威内(《塞尔玛》)等人,取得的成就都比较耀眼,只是论影响力,他们依旧处于成长期,威望尚未全面建立起来。只有斯派克·李,早已纵横好莱坞40余年,树立起了自己的地位,已混成大佬,俨然一霸。
2016年,第88届奥斯卡已经将终生成就奖颁发给了斯派克·李,以表彰他对电影做出的贡献,当时的斯派克·李时年59岁。没曾想,到了2019年,第91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斯派克·李自己凭《黑色党徒》实力拿下了分量吃重的最佳改编剧本奖。
图片
更早的时候,在1990年,第62届奥斯卡,斯派克·李就凭《为所应为》收获过一次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之后,在《黑色党徒》获奖之前,还于1998年凭借《四个小女孩》收获过一次最佳纪录片提名。然后就是《黑色党徒》那一次,除了最佳改编剧本之外,还有一个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的提名。
除了奥斯卡之外,他还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上,都是宠儿。尤其是威尼斯电影节,斯派克·李更是先后获得过6次大奖,柏林电影节也是多次提名并拿到过一次大奖,戛纳电影节也是多次入选主竞赛单元,而且凭借《黑色党徒》拿下了评审团大奖。
图片
像他这样,能够平趟三大电影节及奥斯卡的导演,而且全部有收获的导演,全球都没有几个。换句话说,这些都证明了他所能达到的成就,绝不是虚的。
作为实力象征,斯派克·李更是邀请担任2020年第7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他也是首位担任此职的黑人。只是,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戛纳电影节也被推迟了,斯派克·李的评审团主席一职尚未落地,这是外话。
代表作品,斯派克·李出品的影片包括《为所应为》《丛林热》《黑潮》《25小时》《迷惑》《黑色党徒》等,都值得一看。他的作品的主要特点就是积极为黑人平权鼓与呼,带有强烈的政治主张,带有明显的主观情绪。
而且,导演工作之外,斯派克·李还热衷于社会活动,在现实之中为黑人平权运动做出实际行动,这也为他带来了不小的声望。而且,他还是十足的球迷与乐迷,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NBA球队纽约尼克斯队疯狂的粉丝。他还为乔丹、科比都拍过纪录片,也为迈克尔·杰克逊也拍过纪录片。
图片
各种因缘的积累,使得斯派克·李已成为了好莱坞大佬之一,更是黑人导演界的龙头老大,在电影与体育两大领域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二、“黑命贵”与“人命贵”
所以说,冲斯派克·李的名头,再加上对平权运动感点兴趣,《誓血五人组》就成为了必看作品。更何况,《黑色党徒》的余威尚在,很想看下获奖后的新作品到底什么成色。
不过,说实话,这一次斯派克·李让人失望了。
《誓血五人组》实在是不好看,故事拉拉杂杂,想讲的内容太多,结构上又松松垮垮,整部片长达到了155分钟,在看的过程中让人昏昏欲睡。完全没有必要花费两个半小时来讲这样一个并不令人兴奋的故事。
图片
看下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也好理解。原本,这个剧本是最开始名称叫《最后的旅程》,由丹尼·比尔森和保罗·德·梅奥撰写,讲的是4个白人老兵回越南的故事,大导演奥利弗·斯通曾接触要执导,最后放弃。换句话说,这部片压根不是什么黑人平权运动的故事,但斯派克·李接手之后,硬是将故事的人物由白人改成了黑人,然后加上了黑人平权的故事线。这样一来,就将原剧本改的别扭了,不可承受之重。
而且,斯派克·李还公开声称《誓血五人组》致敬了《现代启示录》与《桂河大桥》,加上片名又融入了《第一滴血》的梗。斯派克·李想要致敬,想要表达的东西明显过多了。被他致敬的几部作品,都是反战片,都刻画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及扭曲,引人深思。
图片
图片
然后,斯派克·李在《誓血五人组》里也将黑人平权、反战、人性贪婪、救赎、政治、战争、战后应激障碍(PTSD)等,均糅了进来,想说的实在是太多。结果,最终没有玩好。
就故事的框架来说,还是蛮简单的,就是4位越战老兵,重新回到越南的丛林里,去寻找他们曾经的队长的遗骸,并挖掘当初他们埋下的黄金。
这个故事,再简单讲就是个寻宝的故事。
所谓寻宝,就是回到当初的战场,去寻找失落的黄金,当然还有寻人。深入战场寻人,这就闪烁了《现代启示录》的影子了。而在寻找的过程中,当初的战争场面不断重现,《桂河大桥》那种战争将人束缚起来的感觉也有了。整个故事下来,就是一部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虽多年过去,依旧是生活阴影。人命皆贵,何苦相互厮杀。
图片
图片
但斯派克·李将“黑命贵”BLM(black lives matter)的主题加了进来之后,看似在原有主题上更进一部,更加升华了思想性。但是,要知道,在当今美国的街头抗争中,“黑命贵”BLM(black lives matter)与“人命贵”ALM(all lives matter)是相互对立的,有我就不能有你。一部电影,却非要将两者糅为一体,就会存在必然的冲突了。
当然,美国的街头运动也是胡扯淡。“黑命贵”BLM(black lives matter)的本源是黑人原本比其他人低了一等,提出这个口号是号召平权,黑人的命也是命。但是,运动来运动去,变味了,不是“平权运动”而成了“特权运动”,黑人要享有特权。不然,你就是“人命贵”ALM(all lives matter),是要被打倒的对象。
“人命贵”ALM(all lives matter)没什么问题啊,追求的是人人平等,讲的终极平等。但“黑命贵”不这么认为,老黑们觉得你敢提“人命贵”,就是在反对黑人,是歧视,是讲求不平等,就要被打倒。
这道理就没法讲了。美国的街头也就被搞得一塌糊涂。不过,这是题外话。
图片
回到《誓血五人组》里,问题是斯派克·李将“黑命贵”与“人命贵”搅在一起了。既讲“人命贵”,讲黑人是战争的受害者,越南人也是受害者,每个直接与间接牵扯到其中的人都是受害者,都值得去理解与同情。但,另一方面,他又突出讲“黑命贵”,觉得黑人在越战中受到了更多的不公,战后生活状况也没得到改变,黑人的牺牲不值得。问题在于,他没有讲清楚“人命贵”与“黑命贵”之间的逻辑,毕竟他拍这部片子的时候,街头运动还没起来,但本片上线的时候,运动已经开始了,就不由得人不去其中找相应的元素。
这样一来,《誓血五人组》就有些生不逢时了。黑人看着不过瘾,白人看着又觉得别扭。加上故事不流畅,战争不好看,于是这片就非常的尴尬了。
三、斯派克·李是如何讲故事的
影片以1978年2月26日,世界拳王穆罕默德·阿里的著名的反战采访开始:
在丛林里,狮子和狮子在一起,老虎和老虎在一起。我不去我不想去的地方。我的良心不会允许我,为强大的美国射杀同胞,或者有色人种,以及在泥泞中饱受饥饿折磨的穷人,我有什么理由朝他们开枪呢,他们从没有叫过我“黑鬼”,没对我动用过私刑,没有放狗来咬我,没有剥夺我的国籍。Shoot them for what?
图片
1967年4月28日,穆罕默德·阿里拒绝服兵役,他拒绝在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武装部队体检报名处进行入职,因此被判处监禁5年,还被取消了拳击执照。
通过阿里的越战言论,斯派克·李一下直达主题。“人命贵”ALM(all lives matter)与“黑命贵”BLM(black lives matter)并举。
然后,影片以拉片的形式,陆续出现了登月以及流落在街头的黑人,出现了马丁路德·金、西贡死刑以及越南凝固汽油弹女孩潘金淑,这个被汽油弹溅中的女孩,绝望的裸体奔跑在大道上。
图片
通过这些镜头,再结合下面的剧情,斯派克·李就是想告诉观众,越战是毫无意义的,对黑人的处境没有什么改变,对参战的黑人以及越南人,带来的都是伤害,无尽的伤害。战争的创伤,PDST(战后创伤综合症)依旧在时时折磨着参与其间的人。
影片后半段基本上就是寻宝的过程。但寻宝就寻宝,实在是太过于话痨了,看得人耐心尽失。只是,斯派克·李是想通过细节来展示,强化了战争从没有在他们的生活中消失。水上集市上,一个卖鸡的小贩一再推销他的鸡。结果,引发了与老兵之间的冲突,在接下来的争吵中,小贩咆哮道:你们杀了我的父母。这突然让人意识到,原来,越战对越南人的影响,也隐藏在庸锁的生活之下,成为横亘在人心头上难以抹去的伤疤。
图片
这个寻宝的过程,实在太无趣,只是靠台词来揭示与小的冲突来揭示战争对人的影响。
后来,他们进入到了丛林之中,而且顺利找到了曾经队长诺曼的遗骸。在这里,影片又变成了穿越剧。当初战争一次又一次地激起了他们的回忆。
图片
图片
在这里,影片又开始彰显黑人平权的主张。影片中的队长诺曼,简直是一位比肩马丁·路德·金与马尔科姆·X一样的人,有远见卓识,而且积极主张黑人人权。
片中的诺曼由“黑豹”查德维克博斯曼饰演,戏份不多,基本上就是个客串,但是作为小队长,却是其他四位的精神支柱,他勇敢,仗义,作战威猛,照顾兄弟,我觉得对他的塑造而言是类似于一种理想的存在,一种理智的存在,是个完美的化身。
图片
图片
那时,在整个越战的美军之中,黑人占比达到了30%。但是在美国国内,黑人比例只有10%。这征兵比例明显存在差异,黑人参军的更多,付出的也多。
而且,当他们在前方拼死拼活的同时,在后方,他们的精神领袖马丁·路德·金却被暗杀了!
这让获知消息的黑人士兵陷入了迷思之中。他们此行究竟是来干什么的?为了什么?
就像阿里的那些话,这些越南人并没有歧视他们,也没有打压他们,那他们来这里射杀他们干什么呢?
图片
恰好,他们这支小分队在一家坠毁的飞机上,发现了大量黄金,原本是美军用来支援南越政府的,现在落到了这几个黑人士兵手上。
诺曼就认为,应该将这笔钱交给黑人平权组织,帮助维护黑人权利。结果,一转眼,诺曼就被自己的手下误杀了。
图片
图片
之后,四位手下埋葬了他,也将黄金埋葬了下来。直到现代,几位垂垂老矣的老兵决定要去将黄金重新挖出来。
只是,寻宝的过程并不轻松,因为这里还有扫雷队,有法国奸商,还有雇佣军,而且还有越战时期埋下的地雷。
整部影片都松松垮垮,后面的部分还可以,小高潮不断。但影片太长,能坚持到后面的人,耐心也被消磨得差不多了。
最后的结果,当然还是要将黄金捐给公益组织。
图片
(《海上钢琴师》里1900的梦中情人,在片中饰演的民间排雷组织小队长,倒是一个惊喜。)
整部影片看下来,感觉最初的议题就是越战尽管早已终结,但却始终在影响着后来的人,是一个比较聚焦的反思题材的作品。但后来斯派克·李加入后,明显是将话题给打散了,不再聚焦,而且黑人主题的植入过于生硬,感觉像是更高级了,其实弄得让人不知所谓。
好吧,话已至此。说句总结的话,我不太推荐这片。是个坑,看了跌得人晕头转向,跟没看差不多。
图片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