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

图片
摄影:MICHAEL MELFORD,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 于每年公历8月7日-9日交节。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天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湿度、降雨等,都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万物有茂盛成长趋向成熟。
图片
摄影:DANITA DELIMONT,ALAMY
渐渐地,
夏日的暑气似乎在消散,
好像没有人
再那么频繁地抱怨天气热了。
图片
摄影:APU JAMAN,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虽然还未看到明显的秋天迹象,
但秋意悄无声息爬上树梢,
气温已开始向着最舒适的方向变化。
图片
河狸,温哥华
摄影:PAUL COLANGELO
立秋·三候
初候,凉风至。
几日前,
风中仍带着暖意;
几日后,
一丝清凉已被裹挟其间。
图片
一台风力涡轮机在麦田中旋转。
摄影:SARAH LEEN
二候,白露生。
大雨过后,
沁人心脾的凉意袭来,
潮气凝成水滴,
形成茫茫雾气。
图片
雾气覆盖下的长城
摄影:YIMEI SUN,GETTY IMAGES
三候,寒蝉鸣。
天气明显转凉,
寒蝉开始鸣泣。
图片
这是一只17岁的蝉,非常长寿。蝉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地下度过,这一过程一般长达3-10年;露头后两周左右即死去。它们用99%的时间在黑暗中度过,用1%的时间在光明中死去。
摄影:GEORGE GRALL,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立秋·养生
立秋为进入秋季之始,
盛夏余热未消,
应“四养”。
图片
大峡谷的清晨
摄影:PETE MCBRIDE
精神调养;
立秋之时,
应保持心情舒畅
尽量避免悲忧伤感。
图片
大猩猩的表情流露着悲伤
摄影:MICHAEL NICHOLS,NATIONAL GEOGRAPHIC
起居调养;
立秋到,
也为秋高气爽之季,
若能够适量运动、早卧早起,
再好不过。
图片
摄影:MICHAEL NICHOLS,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饮食调养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到:
“肺主秋……肺收敛,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补之,辛泻之”。
因此秋季应少食辛而多食酸
诸如水果
便是上好的“酸”来源。
图片
摄影:PAULETTE TAVORMINA
运动调养
随着暑气的消散迹象,
运动锻炼的时机来临。
立秋·习俗
立秋节;
立秋表示秋天来临,
草木开始结果孕子,
收获季节到了。
因此民间有祭祀土地神,
庆祝丰收之习俗。
图片
采茶
摄影:BÙI QUỐC KỲ KYNHONG,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晒秋;
每年立秋之时,
随着果蔬的成熟,
篁岭进入了晒秋的季节。
生活在山区的居民
由于周围的平地太少,
只得在自家房屋后、房顶上挂晒农作物,
此景别有一番风味,
引得画家和摄影师前来进行艺术创作。
图片
篁岭晒秋
摄影:晨鱼
躺秋;
在江淮的一些地方,
人们总在立秋这天
找阴凉的地方躺一躺,
意味炎炎夏日过去,
天气转凉,
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了。
图片
木棉树下的阴凉
摄影:CRISTINA STOIAN,SHUTTERSTOCK
立秋·饮食
贴秋膘;
经历了炎热的暑期,
食欲不振的人们多少掉了些体重,
待秋天到来,
秋风一起,
胃口便也大开,
用来补充夏天的损失。
以肉贴膘”的目的,
便是如此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炖肉烤肉红烧肉,
只要你吃的够快,
肉就长不到你身上。
咬秋;
在天津,
人们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
因为炎炎夏日酷暑难耐,
与立秋之时将其“咬住”,
称为“咬秋”。
图片
吃西瓜的男孩
摄影:JAMES P. BLAIR,NATIONAL GEOGRAPHIC
图片
啃秋;
“咬秋”也有“啃秋”之称,
因农人在田地中席地而坐,
啃红瓤西瓜,
啃山芋,
啃玉米棒子,
因而也称为“啃秋”。
图片
烤玉米棒子
摄影:CHIRANTAN BHAWAL,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吃秋桃;
在浙江杭州地区,
人们在立秋时节要吃桃,
把吃剩下的桃核保留好,
等到除夕夜把桃核烧成灰烬,
以此祈求免除来年的瘟疫。
图片
一位果农在采摘桃子。
摄影:DAVID PAUL MORRIS,BLOOMBERG/GETTY IMAGES
吃“福圆”;
立秋之时是台湾龙眼的生产期,
加之人们相信吃了龙眼,
子孙会做高官
因而称龙眼为“福圆”,
所谓“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
图片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有经验的农人总会这样说。
茄子具有清热解暑之作用,
趁暑气未消,
正适合食用。
图片
图片
摄影:HANNAH OVEREEM,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暑气未消,秋爽将袭。
在夏日的热即将散尽之时,
不如边期待着将至的清爽,
边尝试着享受最后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