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热搜无沉淀 这样的流行算是“文化”吗?

图片
2018年去世了很多文化名人,据不完全统计有四十位之多,金庸、二月河、单田芳等都在名单当中,在这一年“一个时代谢幕了”这句话才显得不再矫情、如此真切。图为香港文化博物馆的常设展馆金庸馆。(视觉中国/图)
播出于1980、90年代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前不久在B站上架后受到不少网友的欢迎,一些台词成为年轻人的“接头暗号”,对此不乏四五十岁的人感到欣慰,觉得在碎片化娱乐中长大的孩子们,到头来不还是得回到中年人所推崇的流行文化怀抱当中来?
对于当下的中年人来说,影响过他们的流行文化,除了老版四大名著电视剧之外还有许多,在音乐方面,仅国外摇滚乐就有披头士、老鹰、滚石、皇后等,国内如罗大佑、崔健、BEYOND、魔岩四杰、歌坛西北风等歌手或流派,都给几代人的青春留下了鲜明的痕迹;金庸、古龙的武侠,琼瑶、三毛的言情,流行文学的力量有目共睹;《英雄本色》《甜蜜蜜》《大话西游》等电影,亦是流行文化的中流砥柱。
2018年去世了很多文化名人,据不完全统计有四十位之多,金庸、二月河、单田芳等都在名单当中,在这一年“一个时代谢幕了”这句话才显得不再矫情、如此真切。这些人名对应着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伴随这些“流行文化大师”的谢幕,他们的读者、粉丝们也到了与自己最好年龄告别的时候。2018确实像一道槛,跨过来之后,属于流行文化的黄金时代只剩下一个日渐遥远而落寞的背影。
现在还有流行文化吗?当然是有的,从互联网普及初期的无厘头文化,到《超级女声》等电视选秀造就的草根文化,从芙蓉姐姐、小胖等网红,到“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引发的网民自造流行语潮流……近二十年的流行文化,大都是在互联网的土壤中滋生壮大的,天然带着股野蛮生长的味道,这种新的流行文化范式,一样在改写着人们的思考与语言表达,忍受不了这种网感文化的人,喊出了四个字的批判口号:“粗鄙时代!”
上世纪的流行文化也曾被批评“浅薄”,但与“粗鄙”相比,显然还是后者更锋利、尖锐。基于算法进行精准推送的信息流平台,缺乏求真精神追逐流量的自媒体,几十秒的短视频以及过度PS与美妆的主播……虽然在保守者看来,很难将之当成传统意义上的流行文化,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新的流行文化裹挟着强大的商业诉求滚滚而来,无可阻挡。
追星作为流行文化的一个表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异,过去的追星行为,多停留于买画片、买磁带、看电影、写信,而现在的追星,则是举牌、接机、参加握手会,流行于日韩的应援文化被完整地复制过来甚至“发扬光大”,而由“饭圈文化”所衍生的“私生饭现象”,不仅让明星感到头疼,也让旁观者感到不解。如果了解一些商业片选择流量演员的标准,以及视频平台的购剧原则,便会知道“应援文化”“饭圈文化”俨然已成当下流行文化的核心驱动,成为娱乐产业的基本运转逻辑。
流行文化是否要分高低好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在得到答案之前,要弄清楚一个状况:谁才是流行文化的制造者?在过去,一首歌、一本小说、一部电影的走红,是很容易追溯源头的,要么是作者或表演者,要么是他们背后的公司或机构,再大的潮流,也能对应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确切地说,是一位位拥有时代精神、前瞻思想、独特审美的创作者引领了时代,创造了影响。
而反观现在,流行文化的制造者开始变得面孔模糊。你不知道一句流行语的作者是谁,绝大多数流行语都是集体创作;你可能知道一位明星名气很大,但却记不清他长什么样子以及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庞大的粉丝群体在社交媒体上旋风一样来去,制造出一个个热搜,但这些热搜来得快去得也快,常留下一地鸡毛……
如果说流行文化的创造是种“权力”的话,那么这种“权力”正在实现它的转移与扩散,并且时时展示它的力量,在这股漩涡般神秘又强大的力量面前,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包括此前的流行文化,开始被边缘化,甚至被污名化……缺乏了经典的底色,失去了创作的底线,精神与审美都变得空洞,这样的流行算是“文化”吗?
至于本文开头提到的,部分年轻人开始喜欢老经典,是因为他们重新发现经典的魅力而被吸引,还是经典重新成为他们解构、狂欢的载体?这个疑问,也还有待进一步破解。
(作者系作家)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