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之前,《1917》是最好的战争片

本文作者:埃德蒙
图片
随着流媒体的大肆侵入,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那些候选热门电影的资源网上已满天飞,让你对颁奖典礼的神秘感期待感弱化了很多。
甚至,你都开始挑剔这些候选电影和评委的口味,为什么候选电影的质量一届不如一届,为什么自己喜欢的《乔乔兔》颗粒无收,为什么《寄生虫》这样的韩国普通电影拿了最佳外语片和最佳电影?
在漫威电影的强大阴影下,非漫改电影的大众关注度确实大不如前,即使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监制的电影。
漫威电影票房动不动就10亿美元起步,普通电影票房过亿美元都很难。
电影的受众情绪反馈到制片公司那里,投资也自然少了很多,尤其是耗费巨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争片。
图片
于是乎,就有了这部非典型意义的战争片《1917》。
电影由著名导演门德斯执导,请来了科林·费斯和卷福这样的大牌客串,一镜到底的炫技摄影,美轮美奂的废墟夜景。
所有的这一切,都值得你去大银幕亲吻这位“姑娘”,而不只是在电脑面前感叹摄影的牛X。
众望所归,该片成了奥斯卡获奖大热门。
《1917》保持了英语片的最后尊严,虽然在最佳影片输给了韩国电影《寄生虫》,只是拿了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但还是质量上乘的战争片。
图片
既然投资不高,就少拍点经典大战场面,不用一线明星当主演,回到优秀战争片的终极主题:人性和反战。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战争是要牺牲流血的。
战争是残酷的。
今天你离开家离开队伍去执行任务,下次你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
你以为捡到德国的优质狗肉罐头,下一秒就会碰到地雷引线,走慢一步就会被深埋。
荒野中一点点路程,你随时要保持冷静和警惕,不然你会这一轮冲锋上去,停止开火撤下来之后,不知道伤员还有没有你。
图片
图片
一个转头打水的功夫,你的战友已被受伤的德国兵捅伤了。
还没等到救援,你的战友已失血过多离开你了。
陌生的长官送你价值千金的两句话。
一是消沉是没有用的。
无论你受了多大的苦难,无论你多悲伤战友的离去。
任务紧迫,你还是得继续前行,和时间赛跑,直至完成使命。
你会遇到友军,你会遇到女人,你会遇到德国兵。无论你有多留恋,多害怕,你都不能停下来。
二是任务送到了,读信时必须有人在场。
长官早就明白那些带兵的军官们的心理。
有些人,只喜欢战争,战至一兵一卒。
图片
他们这些军官只喜欢攻城略地的快感,只喜欢加官进爵的虚荣,对于手下士兵的生命他们并不是太在乎。
而布莱克和斯科菲尔德这些普通士兵的想法呢?
他们为了拿到完成任务救战友的勋章,为了救隔壁军团哥哥的命,为了战争结束后平安回来拥抱家人。
小人物的私心和使命感并存,人性的主题凸显,反战意味明显。
这部战争电影其实是一部公路片,把重点放在两个士兵送信的旅途上,对反战的主题都是在两个士兵闲言碎语的聊天里流露出来,味道就淡了一些。
战争片也是世界电影的经典题材。但战争片往往需要耗费巨资,需要广阔的市场回报作为支撑,也就中美苏能拍的起。
图片
作为商业电影的重心美国,自好莱坞壮大以来,战争片就持续推出。
从《卡萨布兰卡》这种慰军的战争爱情电影,到库布里克的《巴里林登》的鸿篇史诗巨制,有对乱世爱情的向往,也有对战争中小人物的关注。
对越战这种莫名其妙的战争基本是否定的,从《现代启示录》里的重回故地到《全金属外壳》里战争里对人性的极端异化,再到越战创伤后遗症《第一滴血》,好莱坞的编剧们一直在反思。
到了《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单》,反战和人性的双主题就成为主旋律了,领袖们的声音成为背景声,从收音机里传出来,从客串的模糊中景里,主角永远成为中下阶层的士兵们。
他们的喜怒哀乐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关注他们也达到了战争片的观影目的,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到了欧洲,经历战争的那些国家,电影都会关注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后遗症。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灵感,基本来自于战争后的社会现实。
失业、破产、黑市、妓女、无家可归。
图片
这一切都反映在电影里。
从《罗马,不设防》到《大地在波动》到《风烛泪》,非职业的主角演员们告诉你,电影就是生活。
德国电影似乎永远也脱离不了纳粹的二战和东西德对立的《冷战》。
从《窃听风暴》到《无主之作》,德国导演的反思到达了更高更远的维度。
到了苏联,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伊万的童年》直接阐明,战争,只是大人的残酷游戏,不属于你们这些小孩子。
波兰、罗马里亚这些小国家的电影,主人公和国家一样,随波逐流,满目疮痍。命运掌握不在自己手里,个人只能想着逃离,但国家怎么办呢?
反观国内,战争永远是请客吃饭,《大决战》、《建国大业》里领袖们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里,直接把战争变成了喜剧,敌人成了被嘲讽的对象,直接忘记了那十四年的水深火热。
姜文的《鬼子来了》、陆川的《南京,南京!》、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里虽然有所改观,但很少有把目光对准基层士兵的,只是对准了战争里那些随波逐流的普通平民们,影响也不是太大,成了少部分影迷的自嗨自乐。
图片
诺兰的《敦刻尔克》把战争里下层士兵和平民结合在一起,多线叙事,有机结合,让观众有更大的参与感,我们都不是旁观者。
这一次,管虎的《八佰》同样也把下层士兵和城市平民的命运相连,从开始的“商女不知亡国恨”到后来的“反战游行”、人人参与,人性的弧光用电影有力展现,确实值得期待。
我们不希望用“禁片”的眼光看《八佰》,而是要回归电影质量本身,去大银幕检验这部战争片的成色吧。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