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体检人群过半存在眼底异常

国内首个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蓝皮书发布,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实现精准健康管理

8月6日,爱康集团联合权威机构发布国内第一个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蓝皮书显示,整体异常检出率为74.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指出,通过人工智能在眼健康管理过程中把高危人群筛选出来,针对高危人群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措施,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健康体检是国民健康的守门人

爱康集团联合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眼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及Airdoc共同发布的蓝皮书,是国内首个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此次蓝皮书也同步于人民网、新华网等多个直播平台在线发布,直播观看量超70万。蓝皮书的发布,也是爱康自2019年以来再次携手合作伙伴,对中国体检人群眼底健康更进一步的科学性分析。

作为我国健康管理行业的领军人物,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曾强指出,定期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在保障健康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医疗开支,“可以说,在健康管理道路上,健康体检是国民健康的守门人,而人工智能必将助力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

人工智能、大数据助力精准健康管理

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眼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主任胡红亮在演讲中表示,现在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健康服务,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健康管理。

目前,眼健康已经成为较为严峻的健康问题,魏文斌介绍,眼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都与眼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眼病、慢病的年轻化趋势,眼健康越来越重要,通过眼睛可以看全身的健康、心脑血管的危险程度。“有了人工智能和信息学的应用,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和长期监管才能真正落实,才能针对不同人群做到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健康管理。”

蓝皮书解读

20岁及以上异常检出率超七成

蓝皮书共对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期间参与人工智能眼底照相疾病风险评估的体检者进行了分析,涵盖23个省级行政区1003585人。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发布会现场对蓝皮书进行了解读,统计结果显示,人群整体异常检出率为74.8%。其中,男性异常检出率达到76.1%,高于女性的73.6%。

眼底健康状况也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其中,视网膜血管异常检出率在40岁-49岁人群中出现了跳跃式升高,40岁以下人群的检出率为6.2%,而40岁及以上人群检出率达75.9%,40岁及以上人群检出率是40岁以下人群的12.2倍。40岁-49岁人群视网膜动脉硬化检出率为61.2%,是30岁-39岁人群检出率(8.3%)的7.4倍;黄斑部异常在40岁-49岁人群的检出率为38.6%,是30岁-39岁人群黄斑部异常检出率(25.7%)的1.5倍。

内蒙古眼底异常检出率最高

眼底异常检出率的地区分布方面,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眼底状况普遍不佳。从地域分布来看,除河北、福建、四川、山西外,其余地区标化检出率均超过70%,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广东、陕西、上海为眼底异常检出率最高的5个地区,检出率分别为80.0%、79.4%、77.9%、77.2%、76.3%。

从职业分布来看,专业技术人员(互联网、IT从业者、科研等)、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重工业、电子技术、加工制造、零售批发等)、商业服务业人员(广告、媒体、医疗服务等)为眼底异常标化检出率最高的3个行业大类,眼底异常检出率分别达到76.2%、75.3%、75.0%。

“三高”人群需要引起关注

蓝皮书中的数据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体重指数(BMI)超标人群眼底异常检出率均高于总样本人群。其中,高血压人群眼底标化检出率为89.5%、糖尿病人群与糖尿病前期人群眼底异常标化检出率分别为93.6%、89.4%,均高于总样本人群74.8%的眼底异常检出率。

在血脂异常组中,眼底异常检出率、视网膜血管异常检出率、视网膜动脉硬化检出率、糖网检出率也均高于血脂正常组人群,分别为血脂正常人群的1.1倍、1.5倍、1.5倍、1.6倍。

从蓝皮书公布的数据来看,体重指数(BMI)超标人群各种眼部健康问题发生的几率也更高,眼底异常检出率、视网膜血管异常检出率、黄斑部异常检出率、视盘视神经异常检出率均高于体重指数正常组,尤其是视网膜血管异常方面,是正常人群的1.5倍。

声音

人工智能助力健康管理

借助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视网膜图像评估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用人工智能驱动传统体检模式变革,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百万体检人群的健康状况评估。Airdoc首席医学官陈羽中介绍,视网膜是全身唯一一个能够直接观测血管和神经的组织,不仅能够观测眼底疾病,还能直接观测全身性的血管疾病、全身性神经疾病以及其他疾病。并且,AI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模型不断地学习迭代,发挥更大的价值。目前最多能够展现55个疾病病种和8个重大疾病风险。

魏文斌也强调,通过人工智能在眼健康管理过程中把高危人群筛选出来,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人工智能在眼科领域的价值,第一是筛查,第二是辅助诊断系统,第三是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管理。”

在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眼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主任胡红亮看来,人工智能应用的大众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很好地作为决策参考,但也离不开权威专家的指导,更离不开权威机构和行业领先大咖们对于应用标准和评判基础的制定,相信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愈发成熟和广泛。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