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多年的汉墓古井,竟然见钱眼开,谜底至今未能揭开

时下,正是青甘大环线一年中最为旺季的旅游时刻,在这条人气居高不下的自驾游热门线路上,有一处非常著名的景点,却总是被人们有意无意的漏掉。

这就是位于甘肃武威的雷台汉墓,因曾在上世纪六十年出土了国宝文物马踏飞燕,雷台汉墓的名气就一直吸引着众多旅游和古墓文化爱好者前来打卡。不过,相比青甘大环线上的其它地区,武威的旅游资源相对匮乏,雷台汉墓也被更多游客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

其实,除了在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马踏飞燕,在雷台汉墓,还有一个至今仍未破解的千古之谜。

这就是位于雷台汉墓一号墓墓道处的一口东汉古井,距今已经1800多年历史,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干涸,而且根据专家的考证,在古墓中发现的古井中,能够历经千年还能保持原貌的,全国仅此一处。

很多人感到疑惑,为何在古墓中会存在一口深达12米,直径1米,井壁呈腹鼓式,没有任何粘合材料,仅用人字形砌筑的古井?对此,专家猜测,古时候西北地区干旱缺水,而有水则意味着拥有一切,拥有财富,可能墓主人在死后,也希望拥有生前的一切,刻意在墓道中修筑了水井。

当然,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墓水井,还并不是这口汉井被游客念念不忘的唯一原因。在这之外,围绕着这口古井“见钱眼开”的说法,给它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而且这些年来围绕古井扔进钱币变大的说法越来越神,则更加扑朔迷离。

不少游客来到雷台汉墓,都喜欢拿出钱币扔进井底,亲眼看一看钱瞬间变大的效果,因此,这口古井井底时常被钱币覆盖。为了清理井中钱币,工作人员需要经常下去把钱捞出来,拿出来的钱币实则同普通钱币无异,根本没有变大,而只是一种视觉效果。

那么,为何钱币在这口汉井中会呈现出这样的奇观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人从古井的构造进行分析,有人从光程角度解读,但都无法给出合理解答。

至今,更为让人可信的结论有两个,一是空气透镜的缘故,二是视觉误差。不过,再进一步分析确认到底是哪种因素起了作用,却也没人给出一个权威解答。

除此之外,有人还主张是游客的心理暗示在起作用。由于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事先都听说过钱会变大的说法,这就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人云亦云越传越广。

值得一提的是,这口汉井的构造也确实有独到之处,并非直上直下,而是类似腰鼓的结构,可以有效增强抗震性,能够在1800多年的岁月里历经地震等灾害仍岿然不动,保持原貌。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构造只是让古井更加牢固,并不涉及井底物体放大的合理解读。

虽然至今还不能针对钱币变大给出唯一答案,但雷台汉墓如今又给这一传说赋予了新的寓意。在古井旁边设置的简介中写道,“落在此井底部的东西会比原物放大一倍,因而常有人抛入钱币,遂前(钱)程(沉)远大之愿。”

不管怎么说,在登上过小学语文课本的马踏飞燕之外,雷台汉墓也因此拥有了另一个吸引游客的噱头,而且拥有“前程远大”这个美好寓意的加持,也让前来雷台汉墓观光旅游的游客多了一份期待。

自驾青甘大环线的游客们,途径武威,千万不要忽略雷台汉墓这个打卡地。